……
庄建业下去刚上班,就接到来自市委的电话,说一个叫郭晓波的人要来厂里考察工作,没有说职务,也没说单位,只是让他好好接待。
庄建业也没当回事儿,自从二十三分厂因为出口创汇闯出名声,类似来厂里学习考察的人很多,如果每次庄建业都亲自接待的话,那他一天就不用作别的了,当个吉祥物就行了。
庄建业到是很想当吉祥物,问题是真的要这么干的话,万一哪天二十三分厂完蛋的话,那他这个吉祥物也就成了大废物。
没看东南沿海某厂厂长就是太注重荣誉和名声,天天忙接待,忙开会,忙着做吉祥物,结果后面怎么样?很快就被历史的大潮拍在沙滩上。
庄建业不想被拍在沙滩上,所以那位姓郭的也就没必要自己去接待,交给接待办即可,要是觉得白转一圈没学到什么,临走时再给发一份《腾飞厂经验杂谈》里面各种积极向上的口号,足够唬住各种人。
所以庄建业根本没放在心上,继续忙着怎么扩大产能的问题,甚至在想是不是应该把无人机单独成立个厂。
当然刚刚从李斯特哪里弄来的飞机翼面伺服控制器也应该好好盘算盘算。
飞机翼面伺服控制器这个翻译有些拗口,但正式的文本就是这么写的,庄建业也就这么说了,其实里面的东西根本不止这些,而是一整套电传飞控的软硬件。
没办法,虽然H公司竞标成功,但司法部却对无人机提出不少要求,于是二十三分厂原本装载无人机里的半机械式的控制系统显然不足以完成后续的改进要求。
于是H公司聘请的航空技术顾问便提议,利用美军无人机内的电传飞控系统做样本,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电子控制系统。
如果是其他航空公司,估计没啥问题,把无人机的基础参数,风洞试验数据以及一系列测试结果拿出来,再用开放式飞控软件把这些数据编程软件输入控制计算机即可。
问题是H公司本质就是个皮包公司,除了整合了一套航电系统外,飞机的皮都不知道怎么造,哪来儿弄什么数据。
于是李斯特来二十三分厂除了签署采购合同外,还希望庄建业能开放无人机的各项参数数据,他们好回去编写程序。
庄建业虽然看着童叟无欺,可骨子里却是个不吃亏的主儿,怎么可能让李斯特占这个便宜。
刚到手的专利书往桌子上一拍,一句话,老子就是不给,你能拿我怎么办?
李斯特很想咬庄建业,问题是就是咬死这货也没用,二十三分厂一旦把无人机平台给停了,H公司吹起来的庞氏骗局就彻底破灭了,无论是他还是背后的林德曼谁都承受不起。
好在李斯特在出发前就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既然A方案不行,就上B方案。
那就是由H公司提供所有飞控系统的伺服控制装置、核心计算机以及开放式的飞控软件编写程序和语言模式,由二十三分厂负责制定程序和遥控方案。
只不过这样做的话,二十三分厂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所有的编程工作,为此H公司会格外支付一百万美元的研发费用,所得出的成果,由两家公司共享专利。
对于这个方案,庄建业大体满意,不过最后的专利却很不赞同,为此两人从中午一直争到了深夜,最后才决定硬件儿配置方案专利给H公司,软件的数据编程依归二十三分厂的马甲腾飞航空制造公司。
不过交货时间由原来的三个月压缩到两个月。
都没让对方占到便宜,于是皆大欢喜,签署协议。
李斯特郁不郁闷不知道,庄建业却觉得有点儿吃亏到是真的,怎么说H公司都是个皮包公司,他没有根本不负担任何创新责任,自己这边看似拿到该拿到的,可劳心劳力的不说,还得加班加点儿的干活,这要是不吃亏什么叫吃亏。
当然更让庄建业头疼的是电传操纵系统的该怎么办,他两辈子加一起也没搞过这东西,两个月,时间是不是有点儿短,更关键的是他手上没这方面的人才,这也是为什么他会找林光华,因为这货是西航的研究生,能跟学校联系上,有找到相关人才的可能,结果……这货去找老婆就找没影了。
想着是不是再给这货老丈人家打个电话,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接起来一听是林光华,就准备开口让他赶紧回来,结果自己还没开口,就听林光华气喘吁吁的说:“老庄,这次咱们踩到狗屎运啦……飞行机械研究所准备……准备……准备跟咱们合作!”
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这东西哪儿来的?
庄建业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嘴里还嘟囔着飞行机械研究所是什么,但下一刻便意识到,那不就是搞飞机控制和传动的机构嘛,连忙便说:“可以呀,你……喂……喂……喂……”
喂了半天,听筒内再也没反应,这才发现林光华那货早就把电话给挂断了。
放下手里的听筒,庄建业靠在椅子上,想起下午上班儿时市委打过来的电话,以及刚才林光华的匆忙通知。
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等睁开眼睛便冲着隔壁喊了句:“小秦~~”
……
郭晓波坐在前往二十三分厂的吉普车上,微闭着双眼,看不出喜乐。
与之相比,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林光华显得很兴奋,对此郭晓波有些见怪不怪了,每一次他们到某个厂考察或者参观,对方的厂干部都是这样,原因也可以理解,无非是想得到他们研究所的技术支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