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对栾和平和宁晓东可就太重要了,要知道国内能承接中高端电子类代工厂家也没几个,他们却是其中之一,先不说走出的牌面儿有多风光了,单就地位而言也同以往不同。
尤其是宁晓东,本来就是野路子出身,这么多年承销过腾飞厂的早期产品,往特区倒卖过粮食,在雷州倒卖过汽车,还在闽省倒卖过家电,虽然钱赚了不少,可跟官方的主流群体总是隔了一层,反倒是和马仔、小弟各地的帮派大哥越混越熟。
以至于说宁晓东都没人认识,叫一句晓东哥,大家伙儿才恍然,原来是兄弟们的大哥。
刚开始宁晓东还觉得挺风光,可随着年龄一天天增大,再加上这么多年经历过的人和事,总觉得这么干下去不是啥长久之计。
现在好了,合伙做电子类的代工工厂,宁晓东一下子就从昔日的带头大哥变成了颇有作为的青年商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算是半只脚踏进了官方主流圈儿。
至于栾和平就更不用说了,靠着中高端的电子类代工工厂,好好在他家那位老爷子面前刷了波存在感,据说还被他家老爷子拍着肩膀好一通夸,给栾和平高兴坏了,从小到大被军令管到大的老栾还是第一次享受这样的待遇,激动的差点儿没哭出来。
如此名利双收,两人对有事出主意,又是给贷款的庄建业不说感恩戴德吧,但心里头却是记着这份情。
所以别说处理几个不长眼的公知了,就是提着刀从浣城行政机关大院西头一路砍到东头两人都不会皱下眉头。
不是开玩笑,是真的很有这个冲动,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浣城在腾飞航空重组的问题上太不地道。
听说美国麦道公司将要在浣城成立和资厂,生产飞机重要配件,浣城的几位主要领导都快疯了,合资企业,还是全球知名的麦道公司,只要一落地那就是妥妥的政绩,于是他们那积极劲儿比自己娶老婆还要利索。
李斯特就是过来调研考察一下,还没说落不落下来,这群当地领导就开始疯了一般的跑到省里和京城帮着麦道跑关系。
李斯特能以那么优厚的条件落户浣城,一多半儿都是这些当地领导的功劳。
至于那个让他们又爱又恨的庄建业,虽然没明说赶紧滚蛋,给美国老大人腾地方,但一系列的政策和或明或暗的态度却是把这个姿态做的十足十。
栾和平和宁晓东那个气呀,恨不得把对付公知的办法全都拿过来加上个十倍二十倍,扣到那几位当地领导脑袋上。
老庄再怎么不是,这么多年为浣城的经济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当地领导这么迫不及待的卸磨杀驴,实在是太过分。
不过两人的冲动却被庄建业给压下来了,倒不是庄建业多么圣母,而是这事儿李斯特会帮着慢慢收拾。
合资企业,美方统筹,一切规章按照顶塔国的尿性来,浣城这些年挂靠到腾飞航空总公司的那些个离退休老干部,返城知青,部分领导家属等等非在编人员,李斯特估计想都不想就能把这部分人的奶嘴全都堵死不说,还得封上一层水泥。
光这一个点,就能把当地领导层炸得灰头土脸。
第五百一十六章 F-14同款
事实证明李斯特不但把寄生在腾飞航空身上的无关人员一扫而空,还把原本的正式工也清退了大半,搞得这批人无奈之下只能找当地的领导。
当地领导也没想到外商这么狠,人说不要就不要了,去找李斯特商量,希望能通融一下,结果李斯特的回答很直接:“你们想通融没问题,我还不想留在浣城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呢,你们地方领导慢慢通融,我去沪市重新设厂。”
浣城的地方领导们那可能让外商就这么走了,真要这么干了,指望着腾飞航空的浣城经济就彻底垮了,要知道那可是涉及将近一万人的饭碗,要是真有些意外,浣城不乱套才怪呢。
如果要是国内的企业,浣城的地方领导还有回旋的余地,可人家是外商,还是全球知名企业,一堆的地方领导半点儿招都没有,在局部折腾与全方位动荡之间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以大无畏的精神咬着牙把腾飞航空断奶辞退的大黑锅扣在自己的脑袋上。
结果可想而知,这些领导们非但没有获得半点招商引资的政绩不说,还在众多浣城民众的谩骂、检举中一个接一个的下台,直到数十年后,类似的指责还在继续,以至于不少这一届的退休干部连踏入浣城的勇气都没有。
至此,省内的各级领导干部对浣城的态度就变得非常复杂,因为除了腾飞厂最初的两界领导外,有一算一个其他继任者很少有善始善终的。
尤其是那些想一展抱负,捞取政绩的领导干部,好点儿的是碰一鼻子灰,被各种教做人后灰溜溜的滚蛋;差点儿的就是撞的头破血流,黯然下台;最最倒霉的便是那些进监狱吃牢饭的,七、八年那是起步,十五、六年才是正常价位。
能当领导干部的都是会总结历史经验的,这么一看,这浣城经济再好,再有发展,如此吃人不吐骨头,实在太邪性,算了,爱谁去谁去,头顶的官帽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别人不在乎自己可要小心点儿。
一个人这么想,两人这么想还好,可要是大部分人这么想就有问题了,结果就是浣城的领导干部老龄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