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_安溪柚【完结】(636)

  一路讲着当年的往事,诉说着电子束焊接机的好处,一行人来到了一座大型厂房之中,刚进入赵教授略微一扫,并没有看到他熟悉的电子束焊接机。

  庄建业则指了指面前的一座长约十米,高约4米的庞大设备,带着几分谦虚口吻说:“教授,这就是我们集团使用的电子束焊接机,型号是EJ9,您说的那款GDH-15电子束焊接机我们跟上级申请了,可惜没批给我们。”

  “啊~~没批给你们,那你们就……搞了个大……EJ9?”

  刚开始赵教授还没反应过来,十分沉稳的颔首微笑,花白的头发纹丝不乱,但下一刻便意识到了什么,抬眼看向眼前的EJ9电子束焊机,眯缝的老眼就如同裂开一样猛然睁大,语调立刻就便了节奏。

  想说你们没弄到小的到就搞个大的,电转间觉得不妥改口成了EJ9,可绕是如此,语调都快抽抽了,显然是被眼见的电子束焊接机给惊到了。

  不止是赵教授,吴平和佟霞同样吃惊的看着眼前的电子束焊机,满眼的不可思议,要知道两人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跟着赵教授这位权威,啥好东西没见过,但眼前的EJ9还是将他们震撼到了。

  GDH-15电子束焊接机的确不错,核心技术采用的是西德技术,整体并不差,可跟眼前的真空室的长度为7.5米,宽2.8米,高2.5米,空间面积为53.2平方米,采用45KW和110KW两款电子束焊接枪并具备自动焊接能力的EJ9相比。

  2.1米长,1.3米高,1.1米宽的GDH-15电子束焊接机只能算是个弟弟,哦不,弟弟前面还得加一个小字。

  要知道GDH-15电子束焊接机就已经能在发动机,航空器生产方面做很多以往想都没法想的事情了。

  7.5米,宽2.8米,高2.5米,空间面积为53.2平方米的EJ9几乎是GDH-15电子束焊接机的十多倍,能做的事情自然更加无法想象。

  “EJ9?F-14中央翼盒的核心焊接设备?”

  也不知过了多久,站在EJ9电子束焊接机面前的赵教授终于回过神来,开口问了一句,可还没等人回话有自言自语地答道:“是了,是了,就是EJ9。”

  说着转过头两眼放光的看着庄建业,指着里面正在加工的东西问:“这里面加工的是什么?”

  庄建业点点头:“是我们正在研制的先进轻型运输飞机的中央翼盒。”

  “恩~~”赵教授点点头,然后站在安全线外仔细看着里面的加工过程,一脸满足的感慨着:“空间真大,效率真高,只可惜……数量……”

  “额……赵教授,我们集团同类型的设备一共有四套,您眼前的只是其中一套,还有一套在零度厂,另外两套在腾飞航空动力厂。”

  感慨的赵教授刚想有些惋惜的表述EJ9虽好,单数太少,就听庄建业连忙介绍的话,老眼再次不受控制的睁大,顾不得已经有些飘零散乱的白发,猛然回头声音瞬时变调:“你们手上有……四套?”

  庄建业谦虚的笑了笑:“本来想搞十套的,不过您老也清楚,这东西西方国家看得紧,很难弄到,最后只搞到四套,不然……额……教授,您怎么了?别翻白眼儿呀,哎……教授,您可别吓我……”

  第五百五十章 越看越激动

  庄建业没想到自己的话还没说,赵教授这老爷子身子抖了抖就要一头栽倒,当即下了一跳,好在一旁的佟霞眼疾手快,一把扶住赵教授。

  然后从斜挎的军绿色背包里拿出速效救心丸,倒出一把就塞进赵教授的嘴里,然后招呼庄建业和吴平两人帮着把老爷子扶到车间外的通风处,又帮着捋了一会儿前胸后背,赵教授这才慢慢缓过来。

  结果张嘴的第一句话就是:“赚到啦,这次真的赚到啦。”

  说着便抬起头看向身边的佟霞:“小佟,你记下,之前的选题我们可以适当的调整一下,就比如说改进后的直6,主体结构上的一些铆接结构件儿完全可以用焊接代替,之前我们掌握的信息不完全,GDH-15电子束焊接机真空室只有不到4个平方,最多就能完成尾桨的焊接,机身没办法做。

  现在有了腾飞集团的EJ9就好多了,7米多长,3米多高,几个大的分段完全不成问题,这样一来至少能减少20%左右的铆钉用量,变相降低直6的结构重量,这点你要好好计算一下,到时候把准确的数字给我……”

  赵教授就那么坐在电子束焊接车间对面的花坛旁,语气阴阳顿挫的指导着自己承担的研究课题,一旁的佟霞拿着小本本,手握钢笔在上面飞快的记录着,不时就着直6机体结构由铆钉工艺改为电子束焊接工艺的问题询问赵教授该怎么做。

  赵教授不但一一解答,临了还会评价下佟霞的思维是进步还是保守。

  这一幕看得庄建业是目瞪口呆,心说吃了速效救心丸的赵教授不应该是回招待所休息,怎么就在这里上起课了。

  刚准备上前劝说一下,却被吴平伸手拦住,然后冲着庄建业微微摇了摇头,小声说道:“庄总,老师他老人家就这脾气,见到能帮助改进直升机设计的工艺或设备,就会抓紧时间融入到自己的课题中。”

  “为什么?”庄建业小声反问。

  吴平神色复杂的看了一眼不远处带着微笑侃侃而谈的赵教授,有些怅然地说道:“老师说他年岁大了,怕活不了几年,就算见不到自己设计的直升机生产下线,也要给后来人留下宝贵的种子,毕竟国外的技术再好,那也是外人的,用多了总会有依赖,终究不如自己一步步走过来让人安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