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一过程还非常讲究,毕竟不同材料铆接时所用的力道是不一样的,不然铆钉是捶下去了,周围板材被捶裂开不就白干了?
所以不同材料用什么铆钉,使用什么力道,发力点在哪里,如何控制……都是学问,不是在这一工种上混迹十几年的资深技术工人,根本玩不转这一行。
既然是吃经验的工序,想搞自动化何其之难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就好比顶尖的大厨,同样的材料,大厨的菜怎么做都好吃,因为他的经验摆在那儿呢,油盐酱醋放多少,怎么放,什么时机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菜换了一个人做就是做不出大厨的味道,至于普及量产更是难上加难。
直升机的钻孔与铆接也是同样的道理,而且在某些方面比大厨烧菜还要难上数倍。
如果这要是其他地方,以舒曼纯种日耳曼人的尿性,早就大嘴巴一张,直接点出其中的不可操作性,问题是此时此刻他身在腾飞集团旗下的相州厂,他想巴结的庄建业就站在不远的地方静静的看着他们各种的吃惊与诧异,似乎还NM很享受。
舒曼在耿直,在忠贞不渝,在庄建业这里也得把这一切丢进垃圾堆,所以舒曼很明智的没开口,而是眯着眼睛仔细的观察其中的细节。
那态度很明显,我可以什么都不说,但必须要做到心思通透,不然以后腾飞集团拿这一套诓他们莱比锡公司,自己也清楚里面的底细不是?
有了这个心思,舒曼看得可就认真多了,几个负责自动钻孔的机械臂没啥大不了的,他们莱比锡公司的维修厂里也有,甚至有两条跟眼前的还是同款,都是德国公司生产的。
柔性工装设备到是不错,这方面德国要弱一些,美国的又贵,到时说不得要从腾飞集团这边进口一些。
就这样一边看着,一边评价,很快舒曼就来到了铆接加工区,引入眼帘的两条机械臂依旧是他们维修厂里的同款,见状舒曼就有些兴致缺缺,核心的机械臂都是引进德国的,看来所谓的自动铆接不过如此。
心里想着,舒曼就准备绕过去,看看后面两台铆接机是个什么情况,就在这时,被他打上不过如此标签的两条机械臂迅速转动,在刚刚从吊运车上放下并固定好的板材两侧对直,随即“突~突~突~”响了起来。
听到这个声音,准备离去的舒曼忽然止住了脚步,然后“突~~突~~突~~”的声音更加清晰,舒曼眉头骤然一跳,立刻偏过头瞧向那两条正在运行的机械臂,这才发现两条正在做铆接工艺的机械臂顶端似乎与自己所认知的铆接工具并不一样。
声音很小,速度很快,成型率很高,特别是那独特的线缆与电容构造,只看了几眼,舒曼双眼便如同见到天生下凡一般,不受控制的开始睁大,然后伸出手指着正在运行的机械臂,嘴巴抖动着叫道:“这……这……这……这是战斗机和轰炸机才用到的……用到的……应力波铆接!”
第六百四十八章 赚大钱的机会来了
舒曼如此失态的举动,立刻引起其他人的注意,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
见状,舒曼立刻就后悔了,自己发现就发现了,激动个什么劲儿呀,维恩和莫斯顿在管理上的造诣多过技术,一起过来的幕僚同样是航空技术造诣强过生产制造能力。
不像他,除了航空设计专业的硕士外,还读过机械类的硕士,正因为如此,舒曼不但通晓航空器的各项基础原理,更清楚其加工制造的过程。
这算是舒曼相较于其他两人做大的优势所在。
要是心平气和的在这座直升机总装车间里遇些意想不到的好东西,悄默声的记下,转过头找庄建业买下来,算是捡个大漏。
结果舒曼的心态还是高傲了,觉得庄建业宣称的有些言过其实,再加上之前见到的那些老式机床,配合固有的经验更是让这个想法加深了不少。
正因为如此,当他发现进口德国的机械臂上,安装的是应力波铆接设备,巨大反差下,难以置信的惊呼出声也就在正常不过了。
问题是其他地方都没问题,在此时此刻的这座车间……
“应力波铆接?我好像在哪儿听过!”没等舒曼万千思绪平复下来,敏锐的维恩立刻抓住了重点,莫斯顿也不甘示弱,点点头回应道:“貌似美国的格鲁曼和波音有应用这个技术。”
说着,莫斯顿的眼睛就立刻睁大,不可置信的看了看舒曼身前的机械臂,然后偏头对庄建业问道:“庄先生,难不成你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技术?”
“是呀,庄先生,据我所知,美国人可是将这一技术应用到他们最先进的战斗机、轰炸机和大型客机上,也因此美国人对他们最亲密的欧洲盟友都没有开放,你们是怎么得到的?”
同样疑惑的还有维恩,尽管沃尔夫航空维修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但近一半儿的股份是欧洲资本,而维恩本人也不是正统的美国人,而是爱尔兰人。
正因为如此,当他从幕僚哪里得知应力波铆接的基本情况后,其兴趣并不比舒曼要少多少,于是维恩干脆就把话直接挑明了,应力波铆接这东西真的很高端。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舒曼和维恩说的确实没错,应力波铆接作为铆接工艺颠覆般的存在,真的不是一般的高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