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旁边是随辛格一同过来的是军事记者戈多帕伊中校,此刻戈多帕伊正拿着刚刚购买的日本尼康牌的单反相机,将镜头对准辛格准将,嘴上提醒道:“将军,看镜头!”
新德里人是非常喜欢拍照的,身为部队高官的辛格准将也不能免俗,闻言立刻转头,蓄满胡子的嘴热情上扬,露出一个宝莱坞男星特有的迷人微笑。
戈多帕伊立刻按下快门,将辛格最饱满的微笑,连带着浩瀚的高原戈壁背景一同刻印在胶卷上,旋即满意的点点头,放下相机对着辛格恭维地说道:“这一次《今日新德里》日报的约稿,我就会把这张照片给他们,标题我都想好了,就叫《我国将军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某国的高原演习》。”
“虽然有些含蓄,不过却准确的表达了我真实的态度。”辛格笑得更开心,嘴上说的含蓄,可说出的话却没有半点含蓄的意思。
听的旁边的中方翻译人员直皱眉,这话什么意思?觉得部队这次战略投送演习不行是不是?
结果翻译人员这个念头刚生出来,戈多帕伊接下来的话就彻底实锤了:“我是不看好这次战略投送演习的,什么是战略投送?我在英国桑切斯特皇家陆军学院进修时是做过这方面的研究的。
结论不言而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美国和苏联,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做战略投送,因为那是包括海陆空全方位的机动和投送能力,很显然中国人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我觉得他们似乎是把战略投送这个概念给搞错了。”
“我亲爱的戈多帕伊中校,你西方式的军校进修让你脑子里充满了西方式的现实主义……”辛格听了戈多帕伊不假思索的摇了摇头,戈多帕伊闻言心里咯噔一下,难不成自己的想法让准将不满意?
可就在戈多帕伊有些忐忑时,就听辛格继续说道:“不过,你却忘了在亚洲,尤其是迂腐的东亚地区,是充满了魔幻主义,他们的虚荣心比我们印度人还要强烈。
战略投送,多么带劲儿的一个词,说真的,如果给我一个月的准备时间,组织两三个车队提前从加尔各答或孟买出发,然后一个月后邀请世界各国的军事观察员到克什米尔的高原地区参加所谓战略投送演习,我想我们新德里的军队会比这里的部队做的更好!”
此话一出,一旁的中方翻译员,一张本就有些高原红的脸顿时便的红中法紫,如果不是顾忌场合不对,估计早就扑上去跟着两位新德里鬼佬拼命了。
可当他面前压下火气之后,又有些无奈的叹口气,辛格的话虽然带着讽刺,可事实真就如其所说。
为了更好的完成此次战略投送演习,部队组织了六支车队,提前一个月,分别从新藏、青藏这两条路况稍微好些的进藏公路向演习地域挺进。
这么长的准备时间,如此多的备选车队,哪怕路况再差,总会有一两支车队按照规定的时间抵达阿里演习场的。
虽说这么做可以做到所谓的万无一失,但对时常需要应对突发情况的部队来说似乎有些……
或许是察觉到身边翻译员的异样,准备在插上一刀,又或许是根本就不在乎,辛格说完刚才的话,又捋了捋唇上的胡须,自信满满的评价道:“所以呀,这次是你见证东亚军事魔幻主义的最佳契机,用尼康相机好好的记录吧,我相信你的照片比所有的语言都要有力。”
“好的,辛格将军。”戈多帕伊点点头,便重新拿起相机准备给带着哲人般睿智神情的辛格再拍上一张。
就在这时,远处的天空之上忽然传来一阵“嗡嗡~~”的轰响,正准备拍照的戈多帕伊怔了一下,转头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看了一眼,欢乐的神情便凝固在脸上,难以置信的叫了一声:“飞机?这怎么可能?中国人居然动用了飞机!”
第六百五十四章 空中运输力量
此话一出,还在惬意的摆着Poss等着拍照的辛格也是脸色一僵,赶紧拿起桌上的望远镜朝着轰鸣传来的方向忘了过去。
与此同时其他南亚诸国的军事观察员与辛格的反应一样,或拿着望远镜,或手搭凉棚,都在朝着毫无云彩的高原天空遥望。
片刻之后,单发、下单翼、T型垂尾的小型飞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内,在场的军事观察员在看到飞机身影的那一刻,便不由自主的望向空旷的军事训练场。
荒凉的高原戈壁虽然平坦,但上面布满了细小的石子,并不是飞机起降的优良环境,尤其是对公务机性质的飞机来说,这样的地面环境完全不友好。
是的,当飞机的身影出现在人们视线的那一刻,这些南亚诸国的军事观察员便认出了其型号。
TM-9型小型公务机。
由于是与泰国“合作”生产的关系,尽管在申请欧美适航证方面坎坷颇多,但不妨碍这款机型在东南亚,南亚的知名度。
在场的这些军事观察员们别说是听说过,不少人甚至在近些年的航展上还亲自体验过。
如果这要是在其他地方见到这款飞机,这些军事观察员们到是不觉得什么,毕竟公务机参军在世界各国都是很普遍的事,问题是此时此地可是高原,还把四千六百米的绝对高原,且只有茫茫戈壁,连起码的野战跑到都没有。
娇贵的公务机跑到这里来想干什么?难道想客串一下康巴汉子,玩儿点不一样的心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