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他掏出手机发了个微博:“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我不喜欢,我觉得很烂,如果我评中国烂片史,《摆渡人》有机会争前五……另外,我说一句:这个世界上,不管烂成什么样都有人喜欢的,只有钱。”
顺便晒了自己的影票……
然后一堆人跑过来留言点赞……
大家都很生气,因为半个娱乐圈都去捧王佳卫的臭脚了——我也喜欢……
现在沈林出来怼了,立刻找到了主心骨……
文娱界一向没有社会地位,阿里系作为商界首屈一指的领袖,稍放一点小能量,文娱界的大众心中的男神女神们便统统被秒杀,纷纷跪舔,颇有种白色恐怖和政治正确的味道,看得人心寒。
满脸堆笑,戴起面具,甚至夸这部影片是“大成若缺”……
但大家不是傻子啊!
尤其是看了电影的,憋了一肚子话想骂……
沈林带头了,一个小时时间,接近三十万的回复,大都是‘总算有人说真话了!’……
柳茜茜洗完澡,回到卧室,打开手机看到了沈林的这篇微博,摇头轻叹:“你这话一说,我们跟王佳卫、周星星不可能合作了?”
“本来也没准备合作……”
……
广木木海风,勤奋更新UP主。
第一时间‘院线观影’出炉,狠踩《摆渡人》、《铁道飞虎》,各种吹《哪吒》,这是正常情况,这个时间段,影视区UP主团建,基本都是这种套路……
不过他在新一篇院线观影总结时候加了一句:“学过营销的都知道,一部号称四亿投资的大制作,几乎全网推广的营销,上映后必须要拿出相对应的质量,否则,观众心理出现落差,报复性打差评是很正常的情况!”
“指望观众客观?那你们当初卯着劲宣传,恨不得把电影宣传成影史第一,你们客观了嘛?”
“另外,某些营销号晒《哪吒》和《摆渡人》的评分,想证明《摆渡人》被黑了……这种逻辑简直可笑,你有没有想过,可能给出评价的这个人只是脑子正常!并不是谁的粉丝?”
“世界不是只有粉丝的,有大量的正常人!”
“时光网为什么一直被观众信赖,成为观众心目中评价电影好坏的根据?最重要一点,时光网坚持独立运营,算法先进!是,不是每一个看了电影电视剧、听了歌的人都会上时光网打分。时光评分只能代表时光用户的想法,而时光用户仅仅包括用户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一部这么大制作的电影,我相信评分绝对能体现水平的!”
“王佳卫喜欢,周星星喜欢,我想问问你们喜欢的到底是《摆渡人》这部电影,还是喜欢阿狸,喜欢马芸?”
然后被沈林转发了……
顺便补充一句:一针见血!
然后,木木海风火了……
再然后,一篇‘揭秘《摆渡人》被黑内幕:好评‘被’消失’的文章出现在了微博上……
然后,时光网涌进了超过八万人打分,直接把《摆渡人》从4.4分做成了3.6分……
沈林转了《摆渡人》的最新评分,然后写了一句:“这是黑幕吗?”
又转了《哪吒》首周末票房7.2亿,配文:‘这是刷的?’
第十章 做不做偶像选秀?
“你这是针对二流报纸?”
“没有,我哪敢针对……”
公司,赵姗质问了一下沈林,沈林赶紧否认……
他确实没有针对的意思。
“我知道你憋屈,但是在国内做传媒,做电影,做生意,最重要一点,你得听话!”
大林子点头:“我知道……”
从年初开始,电影市场出了一堆破事,《叶问3》涉嫌票房造假,之后查出有快鹿这样的资本进入,用上让人眼花潦乱的金融工具,和放大杠杆来挣快钱。
然后政策收紧,一地鸡毛。
政策一收紧,电影就难了,网剧早就统一标准了——电视台能播,网络才能播!
甚至还提议时光视频的出海剧得跟国内一样,接受审查……
如果跟国内一样,怎么跟人家抢市场?
亚马逊、奈飞进军日苯,时光视频还要绑上双脚?
怎么跟他们打?
这个事后来不了了之,因为时光传媒的出海剧基本都是海外剧,要么直接卖版权,要么拿钱给当地的制作团队,让他们负责制作。
压根就不是华语剧……
为什么被找茬?
很正常,时光视频去年首度出现盈利,而且一举超过18亿。
市值暴涨到了6000亿,大家眼红了!
首先是电视台方面的压力。
制播分离改革后,我国影视行业进入了黄金期,一方面经营中引入了市场化机制,民营企业成为影视剧制作的主力力量,并以市场化规律运营,涌现出一大批优质内容;
但另一方面,由于电视台仍然是影视剧的主要采买者,大量民营影视机构在销售端所做最大工作即为与电视台搞好关系,而电视台又是非完全市场化的行政单位,于是在这一时期,影视行业其实是“双轨制”:在制作端,引入民营资本和市场化管理手段,但在宣发层面,仍然仰仗“行政关系”。
电视台是剧集播出的最主要渠道!
时光视频另起炉灶,它就搞自制剧,而且出海发行,硬生生砸了一个更大的平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