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有些小失望:“哦,好吧!”
鸽子们在草地上悠然踱步着!
作为驯化的家禽,鸽子们并不太怕人。
有一只麻雀从树梢上飞了下来,在草坪上跳跃寻找着食物!
鸽子们已经把这片草坪看做是自己的地盘,见到有麻雀飞过来,几只离得近的顿时气势汹汹地朝着麻雀飞奔过去,扑扇着翅膀,驱赶麻雀。
这是我们的地盘!去去去!
一开始快步跑着,追逐了几米就低空飞行了起来。
后面的鸽子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看有同伴飞了起来,也连忙跟上了大部队的脚步,顿时,三十多只鸽子全都飞了起来!
一起飞行,“啪嗒啪哒”的振翅声也变得清晰可闻,几十只鸽子摆开阵势从游客们眼前飞过,看上去还是很壮观的!
游客们的视线随着鸽子一齐移动,发出一片惊呼声。
“哇!”
“好漂亮!”
“飞得好整齐啊!它们是不是训练过?”
有人“咔咔”拍着照片。
被鸽子们追着的小麻雀,如果能说话的话,一定会吐槽道:“我靠,我干了什么天怨人怒的事情,让你们出动一个师的兵力追我!”
鸽子们把小麻雀驱离了这片区域,前面领头的拐了一个弯,潇洒地飞了回来!
在草坪上低空盘旋着,宣誓着自己的主权。
飞了一圈转回来的时候,吴建聪还伸出手,试着和鸽子击个掌!
鸽子当然不鸟他了,队伍分开成为两半,从他举起的胳膊两侧飞了过去。
一半盘旋了两圈,回到了草地上!
另一半飞到了旁边的大树上,或是落在了广场的地面上。
杨月身边就落了一只下来,迈着自己的爪子,脑袋一探一探,左右张望着往前走,似乎有些紧张。
杨月蹲在地上,有些兴奋地和身边的姜岚道:“哇,这鸽子走路好好玩!”
姜岚也是饶有兴致,朝鸽子勾勾手指头:“过来过来!”
鸽子瞅她一眼,又飞快地从围栏宽阔的间隙里钻进去了!
和大部队汇合到了一处,来到草坪上,看起来心安了不少,脚步慢了下来。
广场的草坪旁边,又新立起来一块展牌,还有一只鸽子的铜像摆在前面。
刘伟经过的时候,好奇看了一眼,展牌上有两幅图,第一幅图上,一大片鸟集群飞行着,铺天盖地,天上像是飘过一大片黑云,第二幅图则是一只孤零零站在树枝上的鸽子。
对比非常明显。
“曾经有一种奇迹般的鸟类。
如果回到19世纪初,可能在美国会看到这样的景色,一片宽1.6公里,长500多公里的鸟类飞行圈,遮天蔽日,要好几天才能穿越一片农场,这种成群飞翔的鸟儿就是北美旅鸽。
著名的鸟类学家奥杜邦曾做出预言,这种鸟永远不会被人类灭绝。
不过旅鸽作为一种数量庞大,肉质鲜美的鸟类,在18-19世纪迎来大规模的商业捕杀。
19世纪40年代,旅鸽的数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19世纪70年代,野外很难发现成群的旅鸽。
1900年,一个男孩用气枪射杀了最后一只野生旅鸽,此后再也没有旅鸽在野外被发现。
人工繁殖旅鸽的尝试也以失败告终,1914年9月1日,最后一只人工养殖的旅鸽‘玛莎’也离开了这个世界。
曾经拥有50亿只数量的庞大族群,在短短一个半世纪就彻底灭绝了。
人类为旅鸽立起了纪念碑,写着‘该物种因人类的贪婪和自私而绝灭。’”
第425章 想闻一下吗?
旅鸽的故事当然还有很多可说的。
原本印第安人是用烟熏捕猎,殖民者学会了以后,觉得还不够效率,升级了这种方式,直接用硫磺烧。
旅鸽喜欢抱团应对威胁,一片森林可能有几千万只旅鸽栖息,硫磺熏一次就能掉下来几十万只。
奥杜邦的一次记载中,猎人们对一片300平方公里的旅鸽栖息地进行围捕,中毒的旅鸽像是雪花一样纷纷落地,甚至把用来搬运旅鸽尸体的马车都压坏了。
有两个农场主干脆把自己的猪群从100多公里外赶过来,让猪群饱餐一顿。
还有猎人根据旅鸽的习性,想出来一种方法,把一只旅鸽的眼睛缝上,用绳子绑在树枝上,在周围架起网。
旅鸽的同伴闻讯赶来后,以为附近有食物,于是纷纷落入罗网,一网就能抓到成千上万只。这种用来做诱饵的旅鸽被称为“媒鸽”。
不过户外的展示牌上,内容太多游客可能就懒得看了。
所以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旅鸽灭绝的过程。
旅鸽灭绝的故事,影响非常巨大,刘伟也听说过!
不过只是知道个大概,好像原来数量很多,因为人类的捕杀灭绝。
第一次了解到这些细节,震惊地瞪大眼睛:“50亿只?一个半世纪灭绝?”
展牌的两幅配图,天上乌泱泱黑云一样的旅鸽,和孤零零仅剩一只的旅鸽,也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50亿是个什么概念,人类好像才70多亿吧。
这么一想有点细思极恐,平时过得高枕无忧,从小就知道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环境恶化,阅读题上经常能做到,写作文也是经典素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