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豹就更不用说了,天天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趴在树杈上面,登高望远,观察游客。
在空中通道上面行走,可以满足它们巡视领地的需求。
顺便也能让游客一饱眼福,运气比较好的说不定还能接到“天降甘霖”。
不过这种空中通道,需要饲养员和动物进行长时间的配合训练。虽然平时就有跟随训练,不过在空中走廊行走,需要更深的默契的才行。
再有一个缺点,就是动物换了展馆,原来的科普展牌就不配套了,游客过来看里面是老虎,结果可能配的是美洲豹的展牌。
所以也不会一次性全换,可能今天狮子和老虎换个展馆,明天美洲豹和狼换个展馆。
先设计着,等假期过了,游客数量少了再进行改造。
第625章 天行长臂猿
方野正沉浸设计呢,手机突然“叮咚”一声。
看了一下,是有人微信加自己好友,用了个白眉长臂猿做头像。
备注名叫范朋,长臂猿研究者。
方野加上好友:“范老师您好!”
“方园长您好!是这样的,这事说起来可能比较复杂……”
“没事,您慢慢讲。”
对面解释了半天!
范朋是做长臂猿研究的,他们主要研究的是天行长臂猿。
白眉长臂猿原来认为有两种,西白眉长臂猿和东白眉长臂猿,而天行长臂猿是中国特有的白眉长臂猿,以前经常跟东白眉长臂猿混在一起。
前几年ICUN将白眉长臂猿又多划了一个种,这个就是范朋他们做的工作。
方野肃然起敬:“失敬失敬!咦,您找我的话,我们动物园的就是天行长臂猿?”
范朋道:“是的,天行长臂猿虽然也有着标志性的白色眉毛,但没有东白眉长臂猿那么厚重。
雄性天行长臂猿的下巴上没有和眉色配套的白胡子,而雌性天行长臂猿的白眼圈也不像东白眉长臂猿的那么浓密。”
继续说起来。
长臂猿生活在森林中,森林中的人们为了生计小规模开垦山林,种植粮食或经济作物,虽然看上去森林没什么变化,但是对于长臂猿这种依靠高大乔木活动的动物,树林之间因为种植形成的空隙,对它们来说就像是悬崖一样的存在。
不能依靠双臂到达的树林,对长臂猿来说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孤岛。
人们总是能找到办法开垦山林,从活下去为了到活得更好,而单纯的长臂猿还停留在记住哪一棵树结的果实刚好成熟这种阶段。
出于躲避,它们只好一次次地随人们的扩张进行迁移。
经过他们这几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天行长臂猿的数量已经非常少了,大概只有40个家庭,野外的种群数量不超过150只。
森林被分隔开,栖息地破碎化,天行长臂猿的繁衍就成了一个问题。
发现一个长臂猿家庭附近,有一只雌性长臂猿,似乎是这个家庭的男猿的表妹。
附近没有单身的雄性长臂猿,范朋他们就帮她寻找更远地方的潜在配偶。
之前做调查的时候,记得一对老猿夫妇有两个儿子来着,又过去寻找了一番,发现一只已经组建了家庭,另一只还单着。
两只单身长臂猿相距甚远,怎么能让它们凑一块呢?
麻醉给它们换地方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天行长臂猿平时呆在树上,寻觅追踪都难,而且在树上风驰电掣,行动非常迅捷,更别说麻醉了。
就算能射中,从几十米高的树上掉下来,万一摔死了咋办。
如果成功麻醉,长臂猿是领地性很强的动物,如果附近的家庭突然发现一只陌生的长臂猿闯入了自己的领地,很有可能冲突打架,被麻醉的长臂猿行动迟缓,被打死了咋办。
反正麻醉风险是很大的。
所以范朋他们就想了个曲线救国的方案,长臂猿不方便移动,但是它们的歌声方便移动。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发现,长臂猿的歌声并不是无意义的瞎唱,不同的旋律可能有着不同的歌词含义。
如果录制单身长臂猿求偶的歌声进行播放,是不是可以吸引它们朝歌声传来的方向移动呢?
当然,这样的操作也是有科学伦理的风险的!
一般情况下,对野外的种群只应该进行观察,不能进行人为的影响,不然可能会改变它们的习性,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
但是现在天行长臂猿已经非常濒危了,就剩下150多只,如果干等着不做点什么,两只单身长臂猿距离太远了,相隔好多家庭领地,可能一辈子都碰不到一起去。
所以范朋他们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影响一下。
单身情歌不一定要从准备拉郎配的公猿开始,在茂密的雨林间追踪长臂猿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长臂猿在树上荡两下就飞到另一棵树上去了,在地上的人却要翻山头下沟渠,树枝挽人的胳膊,藤条绊人的脚。
在动物园里找一只单身长臂猿作为备选,录制求偶的情歌,这样操作起来方便很多。
反正都是求偶的歌声嘛。
之前在研究天行长臂猿的时候去过飞猿动物园几次,记得他们那有两只小公猿,想着是不是到了求偶的年龄,结果一打听,两只公猿都转让给临海动物园了。
这就是事情的来龙去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