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强了,现在市面上三元电池的平均能量密度还处于200wh/kg的地步,哪怕特斯拉电池的能量密度,也才300wh/kg,可我们的锂空电池却做到了720wh/kg!”
“但是,贺教授定的标准却是1200wh/kg的能量密度啊,并且在充放电达两千次以后,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不能低于原本的97%……”
“要是我们真能把锂空电池做到贺教授定的标准,那市面上的锂离子电池,就统统都要被淘汰了!”
“你说啥呢,就现在720wh/kg的能量密度,他们就已经比不了了好吧?”
“贺教授太厉害了,两个月前,我来这里的时候,都没想过锂空电池能做成功的。”
“谁说不是呢,我那会儿还想着混日子来的,但现在早就没那种想法了。”
“……”
听了一会儿,江博嘴角泛起笑弧,心里暗道:“锂空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做到720wh/kg了么,进展不小呀。”
穿过实验室,江博进入里间找到了正在看资料的贺天强。
“江总,您怎么来了?快请坐请坐。”贺天强见到江博,连忙招呼他坐下。
“我过来看看你这边的研究进展,刚才在外面听那些研究员说,锂空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做到720wh/kg?”江博道。
贺天强笑道:“没错,和市面上的三元电池比起来,我们的能量与材料比已经做到了他们的三倍以上,哪怕目前动力电池做得最好的特斯拉,我们的电池能量密度也依旧是他们的两倍还多。
不过,锂空电池我把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标准是1200wh/kg,所以,虽然我这边有突破了,但距离真正的突破,还差着一些。”
“这个1200wh/kg的突破,大概要多久?”
“今天是3月5号,不出意外的话,4月初就能基本完成了。”
“这么快吗?”
“没错,这还要多亏公司提供的那份资料了。”贺天强感慨地说:“锂空电池这块的原理,实际上是非常清晰的,只要解决了锂枝晶和靶向搬运氧气分子的问题,电池爆炸、使用寿命和电池内的副反应等难题,便基本上都能得到解决了。
至于富集氧这块,资料里也提到了一种制造内外氧浓度差来进行快速富集的技术,非常好用。
而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实验研究,其实是在尽量地优化电池的组件,提升能量密度,这点只要按部就班地推进下去,很容易就能找到突破口。”
江博又问:“照这么说,锂空电池技术到这里,已经基本实现突破了,是吧?”
贺天强颔首:“没错,技术是没问题了,但还存在非常大的改进空间,您也知道,锂空电池的比能量非常高,理论上可以达到11kwh/kg。
虽然理论上的高度我们达不到,但我觉得继续研究下去的话,2kwh/kg是有可能的,甚至3kwh/kg。
不过,那份资料上只给出了实现锂空电池的技术,并没有给出提高锂空电池比能量的解决方案,需要我们自行去研究改进。”
……
第709章 第二次研讨会
江博微微点头:“研究改进这块,你尽管放手去做,公司里和我这边,还有研究院里都是大力支持的。
等电池研究所的新址建好后,你们直接把实验室搬过去,电池研究所所长的位置,我给你留着。”
“谢谢江总!”贺天强也没矫情,直接就应了下来。
“对了,关于锂空电池,还有个事儿,等专利申请完了以后,记得往《科学》或者《自然》投稿论文,这点很重要。”江博叮嘱道。
现目前,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依旧是全球最权威的两大学术期刊。
除了一些绝密的技术资料,像锂空电池和秒充技术这种要用以商用的技术,最好还是往这些顶级的学术期刊投下稿,以确立技术的真实性和权威地位。
并且还能在国际社会上快速为锂空电池打响名声,对未来的商业销售有极大的增益作用。
“明白,不过江总,论文作者署名……”
“当然是贺教授你了。”
“呃,我实际上还没评教授职称啊……”贺天强苦笑道。
“有了锂空电池研发者的名头,你还怕担不起教授这个称号吗?自信点贺教授。”江博鼓励道。
“好吧,那谢谢江总您了。”贺天强感激道。
虽然和江博签署了【秘密契约】,但是在逻辑思维上,贺天强依旧还是自由不受限制的。
他不是傻子,很清楚这是江博给他机会,让他成名。
毫不夸张地说,研发出锂空电池,这可是诺奖级的科研成果啊。
这份提拔和看重,简直厚重如山,他也只能默默接受,然后努力给黑骨头打工还债了。
江博:“另外,我想知道锂空电池的产能如何,不会影响商用吧?”
贺天强回道:“电池的原材料都是很便宜,而且很丰富的,外壳、端子和分离器这些东西,都不难制造。
唯一的难点是靶向筛选和搬运氧分子的薄膜材料不好制取。
但是,我已经和郑副院长商量讨论过了,这种纳米级材料的合成问题,他有办法解决。”
“很好!”江博道:“既然锂空电池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得七七八八了,那接下来,你这边是该把新的技术,也倒腾倒腾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