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里雪地下多冰川,而冰川又刚刚坍塌,谁知道那名伤者又会被埋到哪里?
京都时间七点多的功夫,陈旭几人终于回到了营地。
半路上,在中转站,女伤者跟张锋已经被米-16接走,直接送往了西藏军区医院。
一下飞机。
郑源跟李庆快步地跑了过来,一把抱住了几人,激动道:“太好了!你们没事儿太好了!”
“行了,郑组长,李组长,我的能力你还信不过么,几个人跟我出去,我就一定会把这几个人安全带回来!”
陈旭受不了两人如此煽情,直接笑着搪塞了过去。
郑源晃着手指,“你小子,这能跟水龙卷一样么,在深市那次,你离水龙卷有多远?而这次,你离雪崩有多远?这么危险,我能不担心么!”
而就在他刚说完话,一旁,央视的女记者便凑了上来,想要采访陈旭遇到雪崩的感想,以及自救手段。
当了这么久主播,这些问题都是轻车熟路。
于是,他便简单讲了几句有关遇到雪崩的心态处理,以及自救方法。
采访过后,抢险的24小时“黄金时间”已过。
郑源跟李庆在营帐内,简单地跟众人开了个总结会。
这次雪灾,初步估计受灾人员5000余人,其中失踪人员有两千人,印度跟尼泊尔是重灾区,华夏大约有300人受灾,主要地区便是珠峰、洛子峰,以及马卡鲁峰。
可以说,这是自21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世界性自然灾害之一。
尽管,这跟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的那场秘鲁大雪崩相比不了,当时秘鲁发生雪崩,瓦斯卡兰山峰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毁,造成两万居民死亡,受灾面积达23平方公里。
可是,20世纪年代什么科技,现今是什么科技?
无论是监测设备,直升机、抢险工具,还是救援理论,两者几乎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所以,在如今这么发达的地震监测,卫星定位的科技下,仍旧有5000多人受灾,可以说是非常严重了!
最重要的是,这里面有很多都是各国的重要科研人员,影响很大。
而这其中,华夏的动作最快,加上郑源听了陈旭的计划,采用定点分区搜寻,然后中转运送医院,一共抢救出来213名,其中有三名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治身亡。
可以说,这个成果已经相当不错了。
24小时的时间,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抢险率,远远高过其他国家。
而陈旭所在的队伍,更是以抢救了48人,高居所有抢险队中的第一名。
一时之间,其他抢险队成员,纷纷用带着惊讶、崇敬的目光,看着这个叫陈旭的男人。
太年轻了。
这是众人的第一感觉,以至于很多人根本不敢相信,这会是郑源请过来的顶尖危机处理专家。
但不得不说,这一天的雪灾行动计划,的确非常有效率。
会上,陈旭免不了地又被郑源抬出来,说说“获奖感言”,鼓舞一下解放军战士。
而接下来,李庆提议等雪灾稳定后,继续抢险,争取把所有失踪目标都找回来。
但陈旭却不赞成这个方法。
原因是板块活动,三次雪灾刚发生,受灾人员的位置又会有所移动,估计早就偏离了雪灾爆发初的卫星信号定位。
而且,现在是黑天,视线受阻,高海拔地区飞行难度大,很容易发生意外。
解放军士兵的性命也是命,不能拿他们来赌。
郑源两人想了想,便决定明天一早,从5点开始继续搜寻。
由于剩余的失踪人员不多,接下来的任务,也就用不到陈旭亲自出场了。
再者,他们这一队,今天来来回回,在高低海拔之间,飞了不下六七十次,就算是铁打的超人,也该休息几天了,否则血压会受不了的。
于是,郑源跟李庆最后郑重感谢了陈旭一番后,便派直升机,准备把他送回西藏军区休息。
第七百五十八章 你这么激动干嘛?
临上飞机之前,严斌三人特意来跟陈旭道别。
虽然几人才仅仅相处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但情谊这东西,不光需要时间,还需要一起经历一些事情。
而经历了这次救援,四人可以说是结下了“患难之交”。
更别说,在抢险的途中,陈旭身为队长,每次都是第一个以身犯险,而且有几次飞行,也是幸亏得他及时出手,否则,几人早就死在这雪山之中。
严斌几人表示,等这次抢险事故完成,一定会跟李庆请假,亲自去京都找他好好拜谢。
陈旭也是也谦虚了几句。
倒不是他脸皮薄,而是因为他也身处在危险之中,所做的一切,很大部分,都是出于本能的自救。
当时如果他不出手,严斌三人会死,他也会死。
不过,对于几人要来京都做客,他还是举双手欢迎的。
尤其是,经过这一次抢险,让陈旭越发地想掌握直升飞机的驾驶技巧,所以,能跟严斌三人这些精英空军接触,何乐而不为。
进入机舱内后,飞行员便启动飞机,开始从珠峰营帐,飞往西藏军区空军基地。
途中,陈旭最后用无人机拍摄了一下喜马拉雅山脉的高空俯视镜头。
仍旧是那般的宏伟与壮观,带着冰雪世界的瑰丽,吸引着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家、探险家,科学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xiandai/h5Dl.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