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珍珍介绍了一家胡同里的小店,味道特别好。老板还会把鸭架子剁开用油炸的香酥,洒上孜然、辣椒粉,精盐,味道特别棒。
梁爽知道了全国大赛的事,梁坤当然也不会瞒着父母,给他们发短信说了情况,到时候有直播的话肯定会通知他们观看。
王秀英回复:“到时候你不用通知我们,邻居也会通知我们的,我们被采访好几次了,泉城也已经得到消息了。你在燕京好好吃饭,别省钱。”
梁坤嘱咐:“你俩在泉城才别省钱,多吃好的,有多少钱最好全花了,花完我打你们卡上一些,咱家马上就要发财了。把工作辞掉出去玩也行,买新衣服出去潇洒。”
“你别管了,我们吃的挺好,早上油条豆腐脑、白吉馍,还经常做红烧排骨。”
他们节俭惯了,有肉吃自己在家做饭就挺满意。至于买新衣服?除非过年时,否则一年也不会买一件的……
第135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周日,梁坤早上带着笛子到了中央音乐学院,按照约定要跟姜悦然学习笛子的新技巧。
四人进了练习室,梁坤先吹奏了一首名曲展现自己扎实的基本功,三个老师听了都觉得不错。但是他想要在全国大赛中大放异彩,必需更近一步,得会炫技才行。
姜悦然欣慰的表示:“我的技术你肯定能学会,就是不知道用多长时间。在比赛开始前你就算达不到我的程度,至少也要差不多,否则你在合奏时会成为弱点。我希望你平时能多花些时间练习,没空就请假,你辅导员肯定会答应。”
在姜悦然看来,全国大赛比梁坤大一的文化课重要得多,能决定他们的未来前途。他们都怕梁坤不够重视,年轻人输得起,他们仨不行啊。
“我会考虑的,我想先看看这些技巧是否难学。”梁坤微笑道。
如果比较简单,他就不请假了,出勤率也是算学分的。一切顺利的话,他能两不耽误。
为了让梁坤更直观的看到技巧,姜悦然吹奏了一曲《无羁》。曲子是梁坤带来的,她看了一会儿就吹出来了,只是有点生疏。
她在演奏时用上了一些技巧,别有一番风味。曲子依旧抒情,但音质刚劲有力,棱角分明,干净利索。
梁坤顿时觉得这种吹法更适合自己,他在校园比赛中吹的还不够阳刚,更多是展现出了抒情的一面。要是女人吹无所谓,他吹会显得有一点娘。
姜悦然给他讲解起了技巧,笛子主要有两大流派,一为南派,一为北派。
北派的笛子高亢豪放,刚劲有力,技巧多用吐(单百、双吐)滑(滑音)剁(剁音)花(花舌);南派的笛子婉转清亮,细腻华丽,技巧多用叠(叠音)颤(颤音)赠(赠音)打(打音)。
梁坤之前练的是南派,适合抒情的曲子,在校园比赛中发挥出色。
“其实还有第三种流派,但国内只有极少数人能做到,那就是现代派。这是南北两派的综合,刚柔相济,形成了新的现代派。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在往这方面研究,所以南派技巧我也懂。”姜悦然介绍说。
梁坤猜测如果成功融合了两种风格,会在技术上更上一层楼,吹出更多花样,那时就有可能一朝顿悟,突破到S级了。
“那要怎么做才能练成现代派呢?然姐有什么窍门吗?”
“没有,我也在摸索,你成功了就能超越我,成为国际大师。”姜悦然笑道:“能走到哪一步要看你的本事了,谁不希望成为一个领域里的顶尖?我们在这个时代学乐器很幸运,旧社会很多东西想学都学不到。”
梁坤理解她的意思,古代许多师傅敝帚自珍,不会轻易把技艺传授给外人。现在人们上学看书就可以学到知识,时代变了。
笛子是华国古老的传统乐器,距今已有八千年的历史,是发现最早的器乐门类。技巧方面,前人已经摸索的很透彻,后人可以比着葫芦画瓢,易学难精。
姜悦然给梁坤讲了一会儿要领,怕他听不懂,做了个比喻。
“新闻说你很能打,如果你练过功夫,应该很容易把握北派演奏时的感觉。厚重、沉穆、气沉丹田。”
“听起来就像练硬气功。”梁坤笑道。
“对,就是硬气功,吹的时候是以平直、无波动的声音为主。北派笛子脱胎于二人转、河北梆子等地方戏曲,所以模拟唱腔。”姜悦然顿了一下,叹道:“你不拿本子记一下吗?只这么听以后忘了怎么办?”
“我听了一般就不会忘,不信我复述一遍。”梁坤信心十足。
“那你说吧。”
梁坤立即让三个老师见识到了什么叫“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轻松的把刚听的要点都说了一遍。
平时表情总是很淡定的王芳都张大了嘴巴。“天才”这个词所有人都听过,但在现实里近距离接触过天才的人是少数。
姜悦然愣了一会儿,苦笑道:“好吧。就凭你这记性,只要用心,我想没有学不会的东西。甚至很多东西你都不用人教,比如写小说。”
艾尼瓦尔扬了扬笔记本,笑道:“我开始期待你带来的这首新曲子了,质量肯定很高。”
姜悦然继续给梁坤讲技巧,速度加快了很多,说完后她又吹了一首《喜相逢》做示范,然后让他去一边自己练,和三人互不干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