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旦医学院,也就是沪海医科大学,同样是全国排名前十的顶级医科学院。
何教授在细菌学上的造诣,也是国内顶尖的学术大佬了。
复制了何教授的一生所学,陆离在短短的一个星期时间里,细菌学上的造诣已经达到了国内顶尖水平。
所以说,挂逼就是这么变态。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要攻克癌症,要攻克基因编辑技术,仅仅只是何教授一生所学的知识,还远远不够。
接下来,还需要补充临床医学的各种知识,以及遗传学,基因学,病毒学,细胞学,生物学……
陆离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先沉淀一下,把何教授一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吧!”
陆离念头一动,打开了“虚拟实验室”。
“欢迎使用虚拟实验室。”
一道光幕在陆离眼前徐徐展开。
“开启细菌实验室。”
要吸收消化何教授的知识,掌握这些知识,还有什么比自己亲手来一遍更加直观,更加清楚,更加容易掌握的吗?
在这间虚拟实验室里,陆离所需的任何设备,任何器材,任何菌种标本,全都可以虚拟出来,应有尽有,而且还不用花一分钱。
为什么很多“科研狗”哭着喊着,到处找“金主爸爸”求包养?
还不就是因为实验太烧钱,根本玩不起么?
然而,有了这间虚拟实验室,陆离可以做任何想做的实验,想多多少次,就做多少次,根本不花一分钱!
于是,陆离躺在沙发上闭目养神,脑子里却开启了一间虚拟实验室,意识进入虚拟实验室里,不停的做实验。
任何一个能做实验的知识点,陆离全都来了一次实验。
一个个实验做下来,陆离不但熟练掌握了各种实验设备的操作使用,而且对各种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沉浸在实验中的陆离,已经心无旁骛,只管着一个个实验做下来,甚至连时间的流逝都完全抛在脑后。
等到陆离在虚拟实验室里做完了细菌学上数以万计的各种实验之后,陆离睁开眼睛看到……天亮了。
呃?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掏出手机一看,现在是第二天早上八点。
也就是说,我在虚拟实验室里做了数以万计的无数个实验,花了漫长的时间,现实中的时间流逝却只过去了一晚上?
虚拟实验室自然不可能具备扭曲时间的能力,唯一的解释就是……思维运转的速度,远远快于真实事物的运动速度。
思想有多远,就能飞多远!
思维有多快,就能跑多快!
这个虚拟实验室,果然很不错,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
第353章 谁说学医很难的?复制一下就够了
一夜的虚拟实验做下来,竟然也没有出现精神疲惫。
这个虚拟实验室,也不枉我花了五百枚D级徽章,还真是一分钱一分货,很值。
起床洗漱,换了身衣服出门,陆离又回到了覆旦医学院。
今天,陆离把目标放在了临床医学上。
理论研究很重要,但是临床医学更重要。理论研究的成果,要投入实际应用中,还需要临床医学技术来配合。
于是,陆离查询了课程表,找到了一堂人体解剖学课程。
给临床医学生主讲人体解剖学的教授,同样是一位老教授。
这位赵成林教授,曾经是神经外科的主刀医师。现在,赵教授年纪大了,手不稳了,切不了别人的脑子了,就退居二线,从事教学工作。
陆离根据课程表上的时间,来到阶梯教室,又开始蹭课偷知识。
这一堂人体解剖学的课堂,比起何教授的基础医学课程“细菌学”,学生们就认真多了。
学这门课的,都是临床医学生。
有句话叫做“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说的就是临床医学生的学习任务之艰辛。
学临床医学的,都是未来的医生,都是要治病救人的。任何一点差错,就是医疗事故,就是一条人命。
所以,学习临床医学的学生,压力真的很大。
除了极个别的不打算从事医生职业的学生,其他人全都是拼命的学。
陆离可就轻松多了。
思维连接器打开,陆离又连上了赵成林教授的WIFI。
“人体解剖学”,“影像学”、“病理学”、“外科手术学”……
界面上有看到了满满一屏幕的各种知识和外科技能。
这一次,陆离可没有全面复制了,而是一个一个的复制。
先复制‘人体解剖学’。
思维连接器微微闪烁,赵成林教授几十年临床经验中,对人体解剖学的理解,全都源源不断的涌入陆离的脑海。
一堂课下来,陆离刚好把“人体解剖学”的各种知识复制了过来。
随后,陆离也没有逮着赵成林教授薅羊毛了,又赶场一般来到下一堂课,又从另一位讲授“影像学”的教授那里,复制了“影像学”的各种知识。
影像学,就是X光拍片,超声波检测,核磁共振检测,等现代检测设备拍出来的影像的医学解读。
接下来,陆离又继续赶场,一堂课一堂课的赶场,不断的复制各种临床医学课程。
“药理学”、“病理学”、“临床诊断学”、“内科学”、“外科手术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xiandai/h5E6.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