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志林这个金山卫千户,打仗不行,种田倒是很内行了。好吧,大明卫所的主业就是种田。
“这是我们陆家的家传绝技。”
陆离一脸莫测高深的样子,“亩产千斤的粮种,膘肥体壮的禽畜,都是我们家培育出来的。”
家传绝技?你们家培育出来的?
不愧是名门望族啊!果然底蕴深厚。
童志林心头暗暗感叹。
“童大人……”
“别大人了,如果不嫌弃,就叫我一个老哥。”
童志林摆了摆手,“以咱们的交情,不用那么生分。再说,我这个丘八,还能在你这个读书人面前摆谱?”
“童大哥。”
陆离从善如流,直接兄弟相称了。
“陆老弟!”
童志林也笑着称了陆离一声老弟,算是进一步拉近了关系。
“童大哥,你那边既然缺种子,我这里还有不少粮种。下来,我派几个种田的专家,到你那边指导兵丁耕种吧!”
陆离手里的种子种完自家的地,还剩下了很多。这种高产作物,早些扩大种植面积,就能获得更多的粮食。
至于是不是便宜金山卫了,呵呵……陆离已经把金山卫当成他自己的了。以陆离的手段,金山卫姓陆只是时间问题。
“此言当真?”
童志林又惊又喜,“你的家传绝技,愿意传授给我的属下兵丁?”
“咱们什么关系,你的就是我的,还分那么清楚干什么?”
陆离心头嘀咕着,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哈哈哈哈!好!好!陆老弟果然豪爽!”
童志林哈哈大笑,满脸欢喜。
接下来,陆离带着童志林在陆家庄转了一圈,又见识了体形大得吓人的猪和牛,更见识了陆家工坊高深莫测的各种机器,对陆离的钦佩越来越深了。
不但是敬佩,而且还有敬畏。
当初那二十三具倭寇的尸体,总不至于是他们集体自杀的。童志林心头早有猜测,这些倭寇的死,绝对跟陆离脱不了关系。
这样能文能武的人物,必然前程远大,远远不是他一个破落户千户能比的。
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就是在关键的时刻跟对了人!
一旦陆公子辉煌腾达,我也能虾子攀附在龙尾上,伴风得雨,一飞冲天了!
第384章 嘉靖四零式步枪
童志林参观过后,陆离马上派出了农业专家。
这些农业专家,带着陆家庄的佃户,耕牛,还有各种农作物种子,来到童志林的朱泾千户所,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春耕大生产。
除了种田之外,陆离的“工业区”建设同样需要人手,也从童志林的千户所里请了不少人来做工,给钱给粮,算是缓解了朱泾千户所缺粮的问题。
金山卫刘指挥使得知此事,马上找到陆离,表示:都是兄弟,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陆离马上答应,金山卫的春耕生产,全由这些农业专家带着队伍来干,种子同样由陆离提供,并且还从金山卫大肆招工,只要愿意来的,能干活的,全都要,全都给钱给粮。
这样一来,金山卫上上下下喜不自禁,对陆离感恩戴德。
渗透金山卫的进度,比预想中的快得多了。
陆离一开始还以为,要等童志林这边合作一段时间之后,别人看到好处才会加入,却没想到金山卫已经穷到这个地步了,看到一点点好处就迫不及待的靠了上来。
那真是……兽人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
这样一来,陆离的那一箱子珍珠,又源源不断的花了出去。
花钱如流水,工作进度却大幅增长。
除了进行农业生产的人手之外,陆离的工业区里,砖窑、炼焦、选矿,炼铁高炉,甚至是各处作坊,都得到了大量的人手,各种基础建设不断加快。
农业生产陆离没有去管,点化之后的农业专家,带着家中佃户和金山卫的人手,干得热火朝天,根本不用陆离插手。
陆离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工坊区。
基础建设不能少,为了方便原材料的进出,陆离修缮了陆家庄通往华亭县的官道,还在靠近工坊区的泾河岸边,修建了一个港口码头。
这里面不得不说一下水泥这种建材。
明朝其实已经有水泥的雏形了,叫做三合土,成分配比跟水泥差不多,只需要混合起来烧一下就行。
陆离看到明朝的工匠修路筑三合土的时候,这才想起……水泥也是个大杀器啊!
水泥的原理其实很简单,高中化学就能搞定。考过无数次高考状元,甚至还学过工程学的陆离,弄一个水泥窑出来也不是什么问题。
于是,陆家庄的一处山头,除了砖窑、煤窑之外,又建了一座水泥窑。
虽然还没有足够的钢铁来弄钢筋混泥土,但是……用竹竿代替钢筋,一样能用,而且效果还不错。
水泥的出现,让陆家庄的基础建设进度大幅加快,甚至还更省钱。
把这些基础建设工程安排下去之后,陆离一头扎进了工坊,开始造枪了。
高炉炼出了第一炉钢铁。
取样测试之后,陆离确认,这些钢铁都是合格的中碳钢,强度硬度高于低碳钢,却又没有高碳钢那么脆,用来造枪管是很合适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