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沉默了几秒钟,唐绍峰直接愣住了。术式?介入微创手术,还能有什么术式?
“唐老板,介入手术的话适应症很窄,临床前景一般。”吴冕说道,“我记得当时我说了这事儿。”
“呃……是,您说兰科的研究已经误入歧途。不过他们是单夹子,我们做的是双夹……”
“一样,都要面临同样的问题。”吴冕说道,“您那面忙不忙?有时间来八井子么?”
“有!”唐绍峰没有丝毫犹豫,几乎是用吼地说道,“吴老师,我这就买票过去。”
“记得带养和医院医生的手术录像和各种型号的夹子。对了,其他资料也都带着,我这几年模拟了百十来次的手术,有一些想法。”
“好!”唐绍峰的声音有些颤抖,隔着电话都能感觉出来他情绪激动。
挂断电话,吴冕的右手放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打着,似乎在琢磨什么事情。
“吴老师,哪家公司啊。”任海涛很感兴趣的问道。
一听就是有新术式,他对这种崭新的玩意最感兴趣。
“华夏微创。”吴冕说道,“要做二尖瓣夹合术,技术上的难题攻克了不少,但似乎研究已经走进死胡同了,不管是华夏微创还是兰科,都是这样。”
第311章 我的意思是——我只是普通人
“吴老师,刚听您说模拟了百十来次的手术?是用里面的模型么?”李春实问道。
“不是。”吴冕说着,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头。
李春实和任海涛都愣了一下,吴老师的意思是用大脑模拟?模拟一个崭新的术式?那玩意能行么?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太高端,两人连做梦都想不到。
沉默了几秒钟,任海涛问道,“吴老师,您说的是用大脑模拟手术?”
“嗯?是啊,怎么了?”吴冕抬头看任海涛。
“……”任海涛苦笑,“您的确是天才,我从来没听说过这种模拟方式。”
“哦,你肯定知道,只不过从来没注意而已。”吴冕笑了笑。
“啊?”任海涛怔了一下。
“给你举个例子吧。”吴冕说道,“10年前……我老师是保健组的组长,你们都知道。有一次带着我去给于老先生体检,有机会和于老先生聊了几句。”
“于老先生?哪位?”
“于敏老师。”
“……”
任海涛和李春实大眼瞪小眼,没想到吴老师还和于敏老先生见过面。
“老人家当时坐在沙发上,就像是这样。”吴冕手指敲打沙发扶手,眼睛微微闭着,似乎在追忆当年的情形。
“于老先生身体……”李春实想问,但马上想到老先生已经去世了,后面的话直接咽了回去。
“当时我和老先生聊过几句,有关于大脑模拟工作的事情。”吴冕淡淡说道,“只是一台手术而已,条件很充分,没什么难的。老先生年轻的时候在轻核理论组,直接从量子力学、狭义相对论、核理论、量子电动力学这些基本原理出发,硬生生模拟出了氢弹从原理到构型再到材料方案。”
“当时只是打孔计算机,分给老先生的时间也不多。”吴冕的声音忽然变的很飘忽,仿佛不在这个空间,只是一个投影在和任海涛、李春实说话似的。
“牛……”任海涛虽然知道这事儿,但吴老师此时说起来,他回想当年,觉得这种天才的世界根本不是自己能想象的。
“嗯,的确是。泰勒构型和于敏构型,氢弹只有这两种构型。泰勒是依托美帝的实力,做了无数次试验、模拟试验后才一点点筛选出来的构型。而于老先生,只是用想的。”
只是用想……这话说出来,凭生一股凌厉。
“我比老先生差得远呢。”吴冕笑了笑,整个人都生动了许多,“后来做小型化的设计,美帝做了1078次核爆试验,最后才完成的。于老先生手头只有几十次实验数据,一样完成了小型化设计。”
“这个,大多数也都是用脑子计算。老先生的大脑替代计算机,并且加入直觉的选项,主动筛除。”
“吴老师,您见到老先生的时候他在做什么?那时候身体好么?”李春实问道。
“还行。”吴冕微微摇了摇头,“当时老先生在琢磨可控核聚变。”
这种划时代的东西,也能用想的?李春实和任海涛差点哭出来。
“要是有可控核聚变,我们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样喽。老先生后20年的时间都在琢磨这件事情,可惜……”吴冕又一次的摇了摇头,似乎有些惋惜。
“不说这个,有些事情不能说,有些是老先生去世了,才能说一点。”吴冕笑了笑,“我的意思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法和于老先生比。”
“……”
普通人个锤子哦,您要是普通人,我们是什么?任海涛和李春实心里同时浮现出这样一个念头。
“辛苦二位,回去休息吧。这几天还要麻烦二位每天来这里做手术训练,这台手术难度很大,尽量配合默契一些。”吴冕微笑说道。
李春实知道,自己要做的只是把手臂的移植物切下来,然后做美容缝合。
而吴老师独立完成移植,吻合神经、血管、还要往里面放置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一想起来这么麻烦的手术,李主任的头都大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xiandai/h5EJ.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