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液速度加快,要血浆,新鲜的。”
“麻醉师,剑突下IVC切面。”
听到吴冕嘴里不时蹦出来的英文缩写单词,徐主任快哭了。
他是麻醉科主任,本身还算是敬业,经常盯着各种期刊、论文。国内的学术会,只要有时间,徐主任都会去参加。
徐主任可不想自己那么早被时代淘汰,抱着十几年前的技术,成为麻醉科前进的绊脚石。
可目睹吴冕老师的抢救,听着各种自己不了解的词汇蹦出来,徐主任有一种自己是实习生的感觉。
他也有过奢望,自己能挺立潮头,带着医大二院麻醉科越过省级层面,最起码在技术上成为国内一流。
但严酷的事实无声告诉他,他只是沙滩上被拍扁的前浪,后浪正在他面前……浪啊浪。
“吴老师,IVC切面我不熟。”那名麻醉师说道。
“探头,剑突下,标志点朝向患者头侧。”
麻醉师立即按照清冷声音的说法调整B超探头的位置、角度。
“摇一下……麻醉师,注意听我说。你先把右心房摇至屏幕正中;显示下腔静脉汇入右心房,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点。”
“手腕,注意力度。差一点,不对,再来。”
“我们要做的是显示下腔静脉全长,要求静脉前后壁回声清晰锐利。锐利,记住是锐利。”吴冕一边很耐心地说道,一边四处掌控全局。
抢救需要很多人,要一个像是机器一般的集体共同努力,要是把吴冕自己扔到这里,哪怕他知道所有抢救步骤,手眼如电,抢救依旧不会成功。
第81章 见好就收?那不存在
各种管道在医护人员麻利的动作下已经更换新的,最大程度上杜绝了管道有问题的偶发性。
抢救药物已经进入患者体内,抢救正在有序展开。时间还够,吴冕有自己的判断。
然而,耐心的话语让麻醉师承担了更大的压力。
背景“音乐”是各种仪器在报警,桡动脉穿刺有创监测血压,显示在屏幕上的数值不断波动,在大剂量抢救用药的作用下虽然停止断崖式下跌,却也只能维系在一个很低的数值上。
麻醉师全身已经被汗水打湿,不断用怪异的姿势向侧后微微倾斜一个角度,有护士给他擦汗。但他的眼睛却一秒都不敢离开B超屏幕,身后那位不知名的老师的每一句话他都一丝不苟的执行。
虽然不知道身后那位是谁,但各种专业词汇以及抢救的顺序,尤其是最开始并没有着急,而是先做鉴别诊断,找到一条正确的路,让麻醉师任海涛心里更加有底。
绝对是大牛,要不然谁敢这么做。虽然有大牛在指挥抢救,但任海涛也不能肯定抢救能成。
全力以赴就是了,他是真的用尽全力。麻醉师的职业敏感,在听到监护仪、呼吸机以及其他仪器报警的时候下意识的就要去看一下。
可他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
“索诺声相控阵探头P21,M模式下采样线置于离右心房-下腔静脉交接点约2cm处,测量最大和最小直径。”
“IVC明显纤细,直径<1 cm,提示容量不足,有容量反应性。”
麻醉师很紧张,一般做到这里,会有一个相当复杂的计算公式。
机械通气呼吸变异性——IVC吸气扩张率=(IVC max-IVCmin)/IVC min。平时让自己算,拿着笔和纸至少都要2、3分钟时间。
现在,2、3分钟可能决定了患者的生死。
相当复杂的计算公式,相当繁琐的计算流程,相当……总之一想起这个公式,任海涛就头疼。
这不是高考,这却要比高考最后一道大题还难,难了无数倍。
可是背后大牛的声音并没有说任何数值,只是调整了输液量后继续。
麻醉师微微一怔,他不认为身后那位镇定自若指挥抢救的大牛连这个公式都不会,之前各种远程操控证明了他在e-FAST研究的极深。
一定是那位大牛心算出结果,而这个结果指导的输液就在……麻醉师只是一愣神的时间,背后吴冕的声音严厉起来,像是刀子一样戳在任海涛的后背上。
“麻醉师,集中注意力!”
他没有骂人,但麻醉师感觉比骂自己两句还要让自己害怕。
技术层面的碾压下,麻醉师心里已经产生了一种叫做畏惧的情绪。
“探头置于心尖处,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1~2cm,稍向上倾斜,方向标志指向患者左肩。”
“滑一下……探头先置于胸骨旁左室长轴位置,向心尖滑动探头。嗯,做得很好。”
“注意室间隔,注意!”
“当室间隔刚刚消失时,顺时针90度旋转探头……转!”
“将探头的尾端稍向下压,倾斜探头,使超声波束指向右肩。对,就这样。”
B超探头不断在心脏和下腔静脉之间来回游走,输液顺序每每按照B超提供的影像做出细微的调整。
心脏B超指导下大量快速扩容,胶体液改用琥珀酰明胶,中间穿插晶体。下肢抬高15°,以体位增加回心血量。
有时候是全速给晶体,有时候是把后面的胶体提前,有时候还要减低输液速度。
最开始还有人琢磨一下、思考一下,比如说正在抢救的麻醉师。
很快,所有人的思维都已经跟不上吴冕的速度,全力以赴的去做况且来不及,就更别说要思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xiandai/h5EJ.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