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娱乐内部对于影视项目有自我划分,划分机制有点类似于Cinema Score的影院观众评分,以A/B/C/D/E划分,E类是那种直接购买自海外的、在北美商业价值一般的项目,比如港版《无间道》和斯蒂芬·周的《少林足球》。
D类属于有一定价值的中低投入项目,风险相对较大,需要项目人提供试看片段等资料。
风险较小的中低投入项目属于C类。
像《加勒比海盗》和《钢铁侠》都归为B类,大投入未经市场检验过的一线项目。
至于A类的标准,非常简单和明确,《加勒比海盗》两部续集,《谍影重重》的续集等等,全部属于A类。
简单点来说,就是一句话,热门大卖电影的续集。
这类电影风险最小,有大批粉丝群体,投资回报超高。
康妮先找了一名助理,带领拿着文件袋的玛丽安·德里奥前往沙海娱乐制作部门,接着回到工位,给沙海娱乐制作部、乔治·克林特和罗南发了一式三份的内部工作邮件。
这件工作在她这边的前期流程,就算是走完了。
罗南看到邮件,又想起一件事,让康妮将邮件再转给马克·伦道夫一份。
奈飞的流媒体业务几个月后就要上线,沙海娱乐制作的电视剧集,暂时不会再与其他播放平台合作,就像已经完成所有制作的《越狱》和《荒野求生》一样,奈飞是最为主要的播放平台。
这个关于切尔诺贝利事件的电视剧集同样如此。
玛丽安·德里奥的剧本,其实存在争议的地方很多,这可能不是主观故意添加的内容,而是来自于常年的认知和个人世界观的形成等等因素。
成长于冷战大环境,并且接受美利坚所谓“自由民主”教育的人,抹黑老毛子意外吗?
罗南一点都不感觉意外,也没有去纠正的想法,这部剧集拍摄出来后所面对的观众,估计绝大部分的想法和看法,与玛丽安·德里奥不会有太大区别。
这不是纪录片,也不是反应社会现实的影像资料,而是电视剧集。
其反应的事件的真实性重要,还要商业前景更重要,这还要做选择吗?
好莱坞这几十年来都是选的后者,罗南也不会例外。
沙海娱乐肯定要为奈飞准备更多的剧集和电影,正在筹备《飓风营救2》的杰瑞弗·艾布拉姆斯前段时间跟罗南聊起过一个电视剧项目,好像有点意思。
罗南干脆下楼,来到剧组临时办公楼层,在《飓风营救2》的筹备办公室里,见到了杰瑞弗·艾布拉姆斯。
“怎么样?”罗南问道:“杰瑞弗,筹备的还顺利吗?”
看到罗南,听到这个问题,杰瑞弗·艾布拉姆斯忍不住抱怨道:“罗南,你把我的男主角拉去拍摄《蝙蝠侠》,又把我的女主角带走拍摄青春偶像电影,我能顺利吗?要不是这样,《飓风营救2》早已经开始拍摄了。”
罗南只能安慰道:“他们很快就会回到剧组,我保证这片子两个月后一定能够开机拍摄,明年准时上映。”
女主角确实怪他,阿曼达·塞弗里德在《飓风营救》上映后,先是去拍了《贱女孩》,现在又在拍摄《妈妈咪呀》,这都是他亲自发起的电影项目。
想起阿曼达·塞弗里德,罗南忽然意识到,好像阿曼达好几次打电话过来,手机都在康妮那边,导致没有接到,估计又要被抱怨了。
至于连姆·尼森的档期,倒是与罗南关系不大,《蝙蝠侠:开战时刻》去年就拍完了,这个月会上映,连姆·尼森最近也拍了两部片子,分别是《金赛性学教授》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史诗巨作《天国王朝》。
档期这么紧,几方面肯定要进行协调。
《飓风营救2》暂时只能推后,好在接下来时间足够,2005年肯定能准时上映。
罗南也有交待沙海娱乐制作部门,根据《飓风营救》的模式,为连姆·尼森量身打造“营救”类型片子,他没有直接给剧本和故事提纲,而是让编剧们以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作为背景,进行营救类故事的创作。
总之,一定要让尼森大叔救天救地救空气。
罗南跟杰瑞弗·艾布拉姆斯聊了会关于《飓风营救2》的筹备紧张情况,转而问道:“上一次我听你提到过,你有一个关于电视剧集的想法?”
杰瑞弗·艾布拉姆斯点头说道:“拍摄《飓风营救》前就有了,不过拍摄《飓风营救》期间,这个想法更加清楚,续集筹备之前,我专门整理了思路,故事背景和主线剧情已经写好了,连角色都设计了几个出来。”
他看向罗南:“你有兴趣?”
“上次听你提起,没来得及细听。”罗南直接说道:“能仔细说说吗?”
杰瑞弗·艾布拉姆斯的人生道路,因为罗南的关系,已经与曾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更早的成为了一名电影导演,享受到了功成名就的红利,有些想法却只能延后。
就合作来说,他与相对论娱乐属于合作非常愉快的类型。
导演与电影公司只要合作成功,总是会产生惯性,就像好莱坞电影模式化发展一样,会沿着成功的模式继续发展。
所以,杰瑞弗·艾布拉姆斯对于跟相对论娱乐继续合作,没有半点排斥,而且罗南良好的信誉,也让基本没有顾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