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2512万美元的票房,也足以保证《女巫布莱尔》压下《鬼入侵》的1525万美元,占据票房榜的第二位。
《女巫布莱尔》的北美票房累积已经过了8000万美元,达到8472万美元之多。
毫无疑问,在媒体和好莱坞业内,这是个奇迹。
但凡对电影放映有些了解的人,此时都能看明白,《女巫布莱尔》北美票房必然过亿,而且一亿美元绝对不是终点。
高额的票房自然引发了更多媒体的关注,而媒体随着报道,也渐渐将目光放在解读影片的本质上面。
像《女巫布莱尔》这样的伪纪录片,宣传阶段制造噱头还行,长时间放映起来,资深影迷都很难骗过,何况是媒体记者。
“这是一部好莱坞过往历史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电影,《女巫布莱尔》开创了历史先河,以新颖的DV纪录手法来拍摄,给每一个观看的观众以相当真实的感受,让观众相当自然的把自己带入到这个女巫布莱尔的世界中,主人公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引着观众们的心弦,第一人称拍摄手法可谓是相当成功。”
这是相对比较客气的说法。
“《女巫布莱尔》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他们利用宣传营销欺骗观众的新任,然后肆意收割票房……”
媒体一向都是各有立场,这样说当然也没有错。
《女巫布莱尔》实质上就是一个骗局。
也有报刊相对比较公允:“《女巫布莱尔》利用‘遗失的录影带’的伎俩,把有剧本的电影拍摄得像是纪录片,迷惑观众对于影片真实性的判断,开创了行业中的新类别。”
这部影片因为新颖的叙事方法与宣传营销,让人一度以为该片乃真实的纪录片而非虚构的艺术作品,引起了好莱坞很多公司的重视,其中不乏一些公司作为经典案例来分析。
不管媒体怎么报道,罗南都让使馆影业待在后面,即便有媒体记者上门采访,也都统统拒绝。
不承认,不否认,不回应,这是使馆影业的策略。
但随着认识到《女巫布莱尔》不是遗失录像的观众越来越多,骂声也逐渐成为主流。
很多关注过事件却还没看影片的观众,听到有人骂这部片子,反而好奇的购票去看,然后边骂边看。
罗南一直在关注具体的形势,知道观众的不满情绪需要一个发泄的渠道,否则可能会烧到使馆影业。
第108章 应得的荣誉
舆论汹涌而来,其中不乏受骗上当之后愤怒的声音,罗南需要人来背锅,最好的人选莫过于被他送到非洲大草原旅游的剧组主创人员。
罗南也把以丹尼尔·麦力克为首的主创人员从非洲请回了洛杉矶。
这些人刚到洛杉矶,罗南就准备去见见他们。
“他们在非洲过的怎么样?”
去酒店的车上,罗南问亲自跑了一趟非洲的罗伯特:“为什么不愿意回来?”
打电话联系的时候,丹尼尔·麦力克拒绝立即回洛杉矶,说是有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让罗南差点以为他要娶个黑妹子,扎根在那片大草原上。
这事拖了一周,最后罗伯特亲自跑了趟非洲。
“丹尼尔·麦力克在拍摄一部关于非洲草原的纪录片。”罗伯特实地了解过情况:“前几天刚拍完。”
罗南点点头:“他们对这边的情况了解的多吗?”
罗伯特笑着说道:“非洲草原消息闭塞,也就是回来之后了解了一些,快被电影成功的兴奋冲垮了,我觉得要尽快让他们出现在媒体和观众面前,否则想明白之后,我们会有麻烦。”
罗南早有安排:“加西亚已经联系好了明天的脱口秀节目,在他曾经工作的NBC,消息也散播到了影迷群体中,只要他们抗下第一波,剩余的对我们来说就很轻松了。”
他看罗伯特有些疑惑,简单的解释道:“新闻和观众的怒火都是有时效性的,但也要有倾泻的渠道,率先出来的人,肯定要承载最多,当外界发泄的差不多了,即便我们曝光,其实影响也很小。”
最先露面的往往是最倒霉的。
至于这会不会影响到例如导演丹尼尔·麦力克等人的前途,那就不在罗南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罗南也不会跟他们有第二次合作。
隐约记得,这些人前世没有一个能混出头的,反而是发行影片的艺匠影业,后面发展的非常顺利,以至于狮门影业花费巨资才收购到手。
这部《女巫布莱尔》就像是在刷信用卡,还是透支不还的那种,刷剧组主创人员的信用卡,罗南拿好处,何乐而不为。
酒店的一个会客室内,罗南见到了刚从非洲归来的导演丹尼尔·麦力克等人。
这些人身上散发着酒气,看神态似乎有点兴奋过度。
罗南跟他们一一握手问好,就像是送别敢死队的军官一样,说着些鼓励和赞美的话,然后看到了丹尼尔·麦力克,他只认识丹尼尔·麦力克,丹尼尔·麦力克也是领头的人。
“影片成功,大家很高兴。”丹尼尔·麦力克也带着酒气,解释道:“所以喝酒庆祝了下。”
罗南摆摆手:“没关系,你们才是这部电影最大的功臣。”
丹尼尔·麦力克连好莱坞的边缘人物都算不上,听到这赞扬的话,不自觉的笑了起来,压抑着兴奋说道:“我也没想到,这部影片竟然能拿到几千万美元的票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