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主创人员早已知道《卧虎藏龙》的目标是奥斯卡,对于他们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只要影片能在奥斯卡上有所收获,身价立即提升一大截。
罗南进入影院,见到了大卫·比利亚,问道:“宣传方面顺利吗?”
大卫·比利亚低声说道:“我已经跟《好莱坞报道者》和《综艺》达成了协议,从圣诞节过后,连续三周都有超过四个版面报道《卧虎藏龙》。”
《综艺》和《好莱坞报道者》是业内影响力最大的娱乐杂志,颁奖季宣传效果极好。
罗南提醒道:“该花钱的时候不要省。”
奥斯卡不仅仅拼影片,拼人际关系,而且要拼投入,拼财力。
毫不夸张的说,奥斯卡竞争也是场金钱大战。
套用足球圈的一句话,砸钱的不一定能获奖,但获奖的一定是砸了钱的。
大卫·比利亚有点担心:“安·李那边不会有问题吧?”
“放心。”罗南最不担心的就是李安这一环,相比于其他华人导演,在美国定居的李安非常了解好莱坞的规则。他对大卫·比利亚说道:“李安是个聪明人,会全力配合我们的工作。”
李安是在美国学的电影,学的是娱乐片,而且从头到尾,他没有给自己一个“艺术大师”的定位。
他很早就明白,拍的电影看起来是亚洲的内容,实际上是西方的思想。
罗南跟李安聊过几次,李安不止一次说过,在美国卖片,卖的是纯粹的东方片的话,九成只有死路一条。
毫无疑问,李安在这一点上早就看透了。
而且李安的电影也有个好处,不是很艺术,更不晦涩,普通观众就能解读,一点也不难懂。
这点难能可贵。
其实美国电影的那套东西,李安也可以算是炉火纯青了。
否则,也不会有这样一部《卧虎藏龙》。
《卧虎藏龙》虽然有武侠的外壳,有名剑有大侠,有山水风景,有武功有恩怨有儿女之情,甚至引入了禅宗道学,但这不是一部真正的武侠电影。
罗南记得前世看过关于《卧虎藏龙》的一篇短评:多少人梦想着做肆意的玉娇龙,结果一不小心做了忍了一辈子的俞秀莲。到死的时候像李慕白一样叹一句“这一辈子都浪费了”。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像罗小虎,即使拿掉,也不影响别人的故事。
第226章 用力吹
“飞来飞去。”丽娜低声说道:“动作设计的挺美,挺好看。”
她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跟跳舞一样。”
李子却压低声音,说道:“动作设计很有特点。”
说起来,他也是个铁杆影迷,看的片子多了,也能有点分析能力。
玉娇龙第一次偷剑后与俞秀莲在屋檐上的追打戏,在三分钟长的动作段落里,充分突出了两个人物各自的武功性格特点。
玉娇龙的轻功比俞秀莲更胜一筹,而地面动作则不是俞秀莲的对手。
所以俞秀莲努力要把玉娇龙拖到地上,她的策略就是:“给我下来!”
玉娇龙优雅的不停向上飞,俞秀莲略显笨拙的追赶却又有力的对抗,恰恰表现了玉娇龙的轻灵飘逸,好高骛远,俞秀莲的朴实敦厚,脚踏实地。
“这片是哪个公司发行的?”李子有点好奇:“眼光很好啊。”
这场打戏结束,李子发现旁边一个金发白人激动不已,嘴中念念有词:“这科幻片太牛了!”
科幻片?什么鬼?李子瞬间满头黑线。
李子仔细看了看,发现附近的鬼老们都在认真的看片子,不是说鬼老不喜欢看字幕片吗?难道能听懂台词?他们能看懂这片子吗?
罗南从没有担心美国观众看不懂。
这片子是大保健……不对,是大宝剑引起的悲剧。
话说有一柄绝世神兵叫青冥剑,武当派大侠李慕白欲退隐江湖,将这把跟随自己纵横江湖多年,拿过无数一血的宝剑,托故友雄远镖局的掌门人俞秀莲,送给位高权重且德高望重的贝勒爷,以表退隐决心。
但沾过无数一血的大宝剑太吸引人,玉娇龙饥渴难耐,决定盗剑自用,结果一把大宝剑引动江湖风云,或许宝剑上沾染过自己的血,碧眼狐狸和俞秀莲等人对宝剑念念不忘,由此引出一段爱恨情仇。
这片子充分反映了大宝剑的危害,也为后来全面禁止大宝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案例。
片中玩过大宝剑的人,李慕白死了,玉娇龙也死了。
这说明什么?大宝剑危害无穷,动辄要人小命。
放映中,每段较长的武打场面结束后都获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激动的情绪直维持到片尾字幕打起,聚光灯这时落在李安身上,他还是一贯腼腆温和的笑容。
当字幕亮起武术指导袁和平的名字时,罗南站了起来,张开手上举,示意观众为李安鼓掌,全场观众起立鼓掌,长达数分钟之久。
相比于较为含蓄的李安,罗南的风格更加张扬。
这也是宣传的需要。
首映过后是新闻发布会,这是剧组主创人员发挥的时刻,罗南让大卫·比利亚陪同参与,公司其他人员全都撤退。
虽然一直忙于寻找项目、拉投资和谈版权等极其重要的工作,但罗南也关注过使馆影业这边,为了《卧虎藏龙》的发行,整个公司投入了远超《人类清除计划2》的时间和精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