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汤姆·克鲁斯觉得自己还是比较了解罗南的,他会有这么高的节操?
罗南非常郑重地说道:“当然是真的。”
反正罗伯特·陆德伦的家属不但同意了,还积极参与,是不是真的已经不重要了。
汤姆·克鲁斯问道:“那部《死亡之屋》下映了吗?”
罗南回答道:“五月下旬就在北美下档了,北美3410万美元,全球4480万美元。海外估计还会增长。”
“在电影运作方面……”汤姆·克鲁斯只能说道:“我除了说佩服,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罗南笑了笑,说道:“我就不谦虚了。”
其实《死亡之屋》北美票房只用了三周就超过3000万美元,后面涨幅聊胜于无,等到帕丽斯·希尔顿人设崩掉,上涨的那点额度寥寥无几。
海外方面的表现就差的多了,好在受到北美市场的影响,票房方面也有千万美元入账。
但受到影片观众口碑极差的影响,《死亡之屋》的线下收入有限,目前连500万美元都没有。
不过相对于投资来说,这部影片依然让使馆影业和沙海娱乐大赚特赚。
当然,赢家不止是罗南一个,其中涉及到了科赫影业那边的投资,双方会按照协议,在使馆影业和沙海娱乐扣除各种成本税费之后,再进行纯利润交割。
罗南自然不会去坑托尼·科赫,但也不会超脱好莱坞的利润计算模式,一切都按照规则办,这样才能长期合作下去。
虽然还没有详细计算,但总的来说,科赫影业100万美元的投资大概能有300万美元左右的总利润。
进入贵宾室,罗南主动跟人打着招呼,CAA旗下的几个二线明星客户,也过来帮忙撑场子,作为主人理所应当的要去客套一番。
然后,罗南看到了两个人,脸色有点精彩,但迅速恢复了正常。
“嗨,本。”罗南过去打招呼:“欢迎你来参加首映式。”
主人肯定要有待客的礼貌。
本·阿弗莱克跟罗南握手:“你好,罗南。”
罗南转头看向本·阿弗莱克身边的詹妮弗·加纳,说道:“简,你怎么进来了?”
按照常理来说,她要在外面参与合影之类的。
詹妮弗·加纳大大方方的挽着本·阿弗莱克的胳膊,说道:“我生理期,身体不太舒服,跟乔治说过了。”
罗南点了点头,关心地说道:“多注意。”他接着看向本·阿弗莱克:“你们……”
本·阿弗莱克没有半点不好意思:“简接受了我的追求,我们现在是男女朋友。”
“恭喜。”罗南笑着说道。
这剧本,谁写的?真特么狗血。
罗南心中嘀咕了一句,跟两人闲聊了会,又去了别的地方。
剧组成员们这时陆续来到贵宾厅,罗南找到保罗·格林格拉斯,交流了下续集创作的事,期间抽眼看了看本·阿弗莱克和詹妮弗·加纳那边,发现马特·达蒙正在跟两人有说有笑的聊天。
这好莱坞式的爱情,真让人搞不懂呢。
罗南摇摇头,不再关注那边的情况,貌似好莱坞情侣分手后像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基德曼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属于少部分,大部分都类似刚刚看到的那种,分手之后还是朋友。
比如西恩·潘和查理兹·塞隆,两人正式交往了两年,分手后西恩·潘又把查理兹·塞隆介绍给了布拉德·皮特。
有些分手之后偶尔来个友谊炮之类的貌似也不算罕见。
罗南在好莱坞打拼这几年,对于明星演员最大的看法之一,就是千万不要用幕前的形象,去看待明星真实的面貌。
大众面前是天使,扭头就有可能是魔鬼。
很多宣传什么的,看看就可以,当个消遣娱乐,毕竟好莱坞连死人都能造成神。
时间差不多的时候,罗南带领剧组走进影院放映大厅,迎接他们的是异常热烈的掌声。
大厅中人山人海,哪怕电影还没有放映,已然掌声如雷,仿佛所有人都在等待这一刻,都在想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一位逝去的伟大作家。
全场宾客满座,没有哪怕一个空座位!
这场首映的上座率高达百分之百!
第266章 经典特工片
“开始了!”
费尔南多少年时期就看过《伯恩三部曲》小说,可以说是铁杆的书迷,看到大银幕上先后出现使馆影业与沙海娱乐的片头,连忙集中精力。
书迷们最近这一个月都在期盼《谍影重重》上映,这是纪念作者最好的方式之一。
“谨以此片纪念现代政治惊悚小说之父罗伯特·陆德伦。”
预告片中曾经出现的话,再次在大银幕上用单独画面标出,让书迷们非常满意。
普通影迷也觉得这种方式不错。
拉尔是个小警察,为了看今晚的首映,特地跟同事换了个班。
影院前两排位置,几个年龄较大的影评人,比如《洛杉矶时报》的肯尼斯·图兰和《好莱坞报道者》的托德·麦卡锡,也在不断点头,罗南·安德森这个年轻人很会做事,懂得尊重前辈。
影片开头就致敬。
现在那些年轻人,一个个眼睛都长在额头上,也不想想,如果不是有他们这些老一辈人的奋斗和努力,好莱坞能有现在的局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