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份上映的《生化危机》为相对论娱乐今年发行的新片开了一个好头,该片超过1亿5000万美元的全球票房极大提升了相对论娱乐在业界的地位,《黑夜传说》作为相对论娱乐今年推出的第二部影片,继续延续着公司良好的发展势头。”
“《黑夜传说》于上周五开始大范围在北美上映,2950家影院的开画规模,也保证影片能面对大部分北美观众,影片首日劲揽1022万美元票房,在这个相对冷淡的四月份,给平淡的电影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看到这里,克里斯托弗·诺兰渐渐放下心来,《黑夜传说》应该是取得了成功。
他接着继续往下看这篇报道。
“影片在周六的表现略有提升,斩获票房1061万美元,仅用两日时间,北美票房已然看齐制片成本。”
“到了周日,《黑夜传说》再收829万美元,其北美开画三天票房高达2909万美元,空降北美票房榜冠军!”
克里斯托弗·诺兰端起咖啡杯,喝掉里面的咖啡,想起上次跟罗南聊天时曾经隐晦的探听过,《黑夜传说》连制片带宣发的总投入,也不过3000万美元左右。
这样的票房成绩,意味着又一次商业上的成功。
也就是说,这种类型风格的电影,是拥有一定受众的。
甚至拍摄的足够有特点,黑暗风也极有可能带来巨大的成功。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想法越发坚定起来,思绪又回到题材上面,想了好一会完全没有头绪,再次去看手中的报纸。
看到后面关于《黑夜传说》的一些数据统计,克里斯托弗·诺兰却摇了摇头,《黑夜传说》固然赢了市场,却输了口碑啊。
“《黑夜传说》在院线调查CinemaScore中得到了B+;烂番茄标记为腐烂,新鲜度只有百分之三十二;IMDB观众平均打分6.6分……”
克里斯托弗·诺兰放下了这份《好莱坞报道者》,《黑夜传说》商业上的成功固然可喜,但对于一个导演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还要有漫天的好评和称赞。
否则,像他所喜欢的迈克尔·贝那样,就算赢得了商业上的所有成就,还是会被无数人说成烂片导演。
那不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想要的。
克里斯托弗·诺兰考虑的更多,商业上的成功他要,好口碑和高名望的建立,他同样也要。
“嗨,克里斯。”
熟悉的打招呼声响起,克里斯托弗·诺兰赶紧回过神来,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发现来人是罗南。
“嗨,罗南。”他招呼罗南:“随便坐。你怎么有时间过来。”
罗南拉开椅子坐在克里斯托弗·诺兰对面,说道:“首映式那天晚上,你离开剧院时跟我说过,关于新片得到了些启发,我很好奇,正好今天有时间,过来问问。”
他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可是个制片人和电影公司老板,不能放过每个机会。”
克里斯托弗·诺兰笑了笑,说道:“只是些初步的想法,还不成熟。”
罗南好奇问道:“能说说吗?方便吗?”
克里斯托弗·诺兰略作沉吟,想到题材根本没有着落,缠绕在脑袋中的不过是影片的风格,根本不用担心创意泄露,而且黑暗风格的影片,对方已经拍摄上映了一部。
“我在拍摄《白夜追凶》时,就在考虑下一部电影怎么拍。”克里斯托弗·诺兰缓缓说道:“当时在阿拉斯加的拍摄,极昼给我带来很多困扰,让我非常想念黑暗,那时就想拍摄一部黑色题材或者黑暗风格的电影。”
罗南轻轻点头,却没有插话,只是听克里斯托弗·诺兰继续说下去。
克里斯托弗·诺兰又说道:“《黑夜传说》的首映式上,我看过影片之后,这个念头越发强烈,影片那浓墨重彩般的黑色背景,让我确定下一部影片要拍摄一部纯粹黑暗风格的电影。”
“原来是这样。”罗南也没有想到,《黑夜传说》竟然坚定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想法:“黑暗风格的片子,其实拍好了也有市场生存空间……”
作为制片人,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电影的商品属性。
克里斯托弗·诺兰见多了这种情况,制片人跟他们这些导演完全不同,第一考虑的从来不是电影的艺术性或者思想性之类的东西,毕竟制片人要对投资方负责,而投资方之所以投资电影,追求的都是商业利润。
“《黑夜传说》票房大卖,也证明了这一点。”克里斯托弗·诺兰很有信心:“只要选好了题材,黑暗风格的电影……”
他没有往下说,再说就是自卖自夸了。
罗南明白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意思,直接问道:“克里斯,你选好题材了吗?黑暗风格本身属于小众类型,如果题材选的也偏向于小众,市场前景就不太妙了。”
“我知道。”克里斯托弗·诺兰显得很慎重:“所以,我一直没有想道合适的题材,很多大众题材也不适合拍摄成为黑暗风格,如果将不适合的题材拍摄成为黑暗风格,影片极有可能会失败。”
罗南一手抱胸,一手捏着下巴,说道:“适合黑暗风格的题材,这个确实不太好找啊。”
克里斯托弗·诺兰点头附和:“我考虑过很多,最后又否决了。”
“黑暗风格!像《黑夜传说》一样发生在黑夜的故事。”罗南自言自语,声音不高,却能让克里斯托弗·诺兰听到:“像赛琳娜一样全身黑?甚至连内心和情绪都是黑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