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飞的出现,恰恰创造了机会。
其实奈飞对于电影制作、发行的便利不仅于此,比如它可以轻松连接国内外制作、发行资源,拉长一部电影的生命周期;以前发行一部电影要做拷贝,拷贝要雇人送到各地影院,影院要花钱维持运营,一系列成本都很高,数字化只降低了一部分环节的成本。
而通过网络平台发行一部电影,不需要做拷贝,不需要铺太多硬广,不需要中间商,连电影院都省了。
那么有些电影院是不是要倒闭?显而易见。
所以,曾经奈飞参加戛纳电影节,让法国人仿佛见到了德军入侵一般恐慌。
因为受到奈飞冲击最大的,恰恰是最喜欢保持所谓传统而不讲究与时俱进的艺术影院。
艺术影片不需要多好的放映设备,甚至大银幕与宽屏显示器播放也不是天差地别。
相反的是,商业影院受到的冲击反而会小一些,中等规模以上的特效商业片,在影院看与在小屏幕上看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于是,好莱坞与奈飞态度暧昧,甚至合作密切,反观欧洲的艺术电影圈子,简直视奈飞为虎狼。
非要列举艺术片影院放映的优势,恐怕也只剩“仪式感”这一条了。
在罗南的协调下,奈飞与沙海娱乐和使馆影业的交流一直非常顺畅,前者能为后者提供一系列市场数据。
截止到去年年底,每天奈飞的用户产生2000多万个行为,包括点击、注册、选片、租赁等,以及300多万次的搜索请求,数据库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精确分析出用户最关心什么题材,最喜欢哪个演员,对哪个镜头对念念不忘等等,可谓对每名用户的口味都了如指掌。
这些数据转到相对论娱乐这边,很可能就出现这种情况,比如一个热门IP要拍成电影,大多数粉丝心里都希望某对男女明星搭档,就有可能成真。
其实在罗南看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相对论娱乐的互联网视频业务和实体影院放映的业务会共同存在,这可以让不同类型的电影找到各自最合适的平台,同时也对院线电影的视听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观众来说,全家人周末一起去电影院看爆米花大片,以及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安静的在平板电脑上看流媒体视频,两者并不冲突。
而且随着网络视频平台制作的电影分类更加明确,北美也会诞生出新的行业规律和相关管理条例,比如视频网站可以圈出一部分大导演、大制作的电影,使之达到4K电影院放映水准,并且和实体院线在逐渐磨合的过程中形成相对平衡的关系。
在这个时代,各行各业都在互联网化,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作为传统行业只能学会主动适应,在融合中寻找下一个风口。
以现在的发展形势,用不了多长时间,好莱坞的“老家伙们”也会嗅到危机,感受到机遇,意识到流媒体将不可阻挡的成为互联网时代娱乐化的未来。
曾经罗南的最后几年,以迪士尼、华纳、环球为代表的各大传统电影公司竞相发布建设自家流媒体平台的计划。就连亚马逊、苹果等科技公司也希望借助资源优势开拓流媒体市场,分享新时代的影视内容红利。
现在相对论娱乐和奈飞能够快一步,未来就有可能占据行业能更大的优势。
罗南曾经仔细分析过,那时真正能与奈飞在流媒体上抗衡的,无疑是华特迪士尼。
原因无他,曾经的迪士尼除去迪士尼本身的优势,后面又手握皮克斯,收购漫威漫画,吞并卢卡斯影业,拥有好莱坞最热门和优质的内容。
内容则是流媒体展开业务的基础。
但现在,除了皮克斯工作室,其他公司和内容距离迪士尼还非常遥远。
罗南也一直在做规划,将这些重要的内容制造商们,与迪士尼彻底隔绝开。
既然已经挖了华特迪士尼一次墙角,请来了罗伯特·艾格这只微笑的米老鼠,罗南不介意再多挖几次。
与此同时,罗南也让沙海娱乐专门向奈飞介绍了为奈飞在线视频业务量身定制的两个节目。
按照计划,这两个节目正好能与奈飞的网络在线视频业务同时启动。
《荒野求生》剧组已经组建,招聘到了多位专业人士,正在满世界寻找合适的外景地以及设计剧本。
不过关键的人物贝尔·格里尔斯目前还在大西洋飘着,需要过段时间才能抵达北美。
另外一个电视剧项目正式确定叫做《越狱》,剧本年前刚刚完成定稿,沙海娱乐已经开始了演员和导演的招聘等工作。
预期最快也要三个月之后才能进入拍摄阶段。
这部剧的男主角叫什么名气,罗南完全不记得,毕竟前世那位也就是因为《越狱》小火了一阵,随后就泯然众人。
他干脆让沙海娱乐通过大范围试镜确定演员人选。
由于2002年已经过去,这段时间以来,还有大量统计送到了罗南手中,特别是与电影相关的。
去年共有八部电影的北美DVD销售额突破1亿美元,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蜘蛛侠》的1220万张和2亿1530万美元、《指环王:护戒小队》1200万张和2亿573万美元、《怪兽电力公司》的1180万张和2亿251万美元。
《谍影重重》因为DVD最早是在2001年年底发售,虽然没有能跻身前面几名,但整个2002年度,依然卖出了650万张和1亿2054万美元,位于去年北美DVD销售榜的第八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