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电影就要对让所面对的平凡大众,圆个英雄美人梦。
终归,美式超级英雄电影,并不是太适合充满文艺范的导演。
罗南看着这部主体情节与曾经相差无几的电影,知道这部影片不可能创造奇迹,因为它完全不对目前商业电影市场的路子。
电影放映结束,罗南也过去跟李安客套了几句,送上例行的祝贺,但李安的兴致不算高,毕竟这部片子多次试映,环球影业看衰的态度,早已传到了耳朵里面。
同样的,观众也不怎么买账。
罗南离开剧组时,直接给罗伯特·李打了个电话,让罗伯特·李的找人专门关注环球影业和《绿巨人》的相关动态。
只有这部影片失败,相对论娱乐才有可能拿到《绿巨人》的版权。
最差也要像曾经的漫威影业那样,拿到《绿巨人》在复仇者联盟中的拍摄版权。
这可以说是最好的机会。
首映过后,Cinema Score公司很快公布了《绿巨人》的现场观众口碑,只有“B-”。
即便是暑期档商业片,这样的口碑也堪称糟糕透顶,而且这是观众口碑!
祸不单行,《绿巨人》的不太好的反响,引爆了很多矛盾。
男主角艾瑞克·巴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竟然公开声称与李安合作“像一场噩梦”。
这就是好莱坞,顺风顺水时人见人捧,倒霉的时候,什么烂事都会出现。
第475章 海盗的召唤
虽然观众口碑不佳,市场反响也不好,但绿巨人浩克本身具有的号召力不容小觑,绿巨人本就是漫威漫画人气仅次于蜘蛛侠的超级英雄之一,加上《蜘蛛侠》已经点爆了漫威超级英雄电影市场,《绿巨人》首周的票房数据看起来并不差。
开画周末5210万美元,这一票房成绩不说大爆,但相对于《绿巨人》的制片预算,绝对能说得过去。
但到了第二个周末,这部影片周末票房暴跌百分之七十五,仅仅有1302万美元进账。
市场上一片唱衰的声音,而且极差的观众口碑已经传遍了全世界。
《绿巨人》也画出了失败热门IP大制作的典型票房走势。
凭借本身具备的人气和庞大的宣传投入,影片在首周能吸引不少观众进入影院,但开画周末票房会占据总票房的一半甚至更多。
口碑不佳、剧组内乱、制片方控诉导演等等,随着《绿巨人》票房不给力,太多乱七八糟的烂事发生在了这部影片身上。
但一片唱衰的声音当中,职业影评人这个群体却在为影片叫好。
大名鼎鼎的罗杰·艾伯特甚至在专栏中盛赞了李安的这部《绿巨人》。
“李安的《绿巨人浩克》是21世纪初由漫画改编的电影中最具思想性的。与其说它是一个关于绿色巨兽的故事,不如说是关于两个受到伤害的极端自我中心的大孩子。”
“影片涉及的问题包括基因实验,对科学研究的错误利用以及我们对不合适之物的本能喜爱,不仅是涉及,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李安关注的是绿巨人的故事中涉及的种种问题,而非仅仅是一些无脑的特效。”
“影片在视觉上非常优雅。在无数导演的失败之后,李安仍然成功地运用了分割银幕的技法。通常分割银幕只会增加观众的烦恼,但在该片中,他使用移动帧线以及画中画来模拟漫画书常用的叙事手法。在一些镜头里,前景和背景互相提示,令人惊叹。”
罗杰·艾伯特不但给了满分五颗星的四星半评分,还为影片竖起了标志性的大拇指。
类似的影评人有很多,他们的观点与普通观众完全相反。
只能说影评人的口味与市场口味天差地别。
如果按照影评人的想法去拍摄商业电影,估计好莱坞六大公司加在一起也不够赔的。
可惜,有些导演看不明白这件事,影评人一片好评就找不到北,以为影评人的口碑就是市场的口碑,然后再拍摄大制作商业片时,被影评人带到了沟里。
“《绿巨人》是李安最糟糕的一部电影。”
或许《娱乐周刊》上的媒体评论,算是较为中肯的评价了。
到独立日假期结束时,《绿巨人》的北美票房迈过了一亿美元大关,然后票房就涨不动了,似乎所有市场潜力全都耗尽,单日票房只能以几十万美元的缓慢速度叠加。
从环球影业到漫威漫画再到李安本人,没有任何一方面对这部电影满意,《绿巨人》甚至可以说是三输的局面。
从《蜘蛛侠》上映后无比高调的漫威漫画突然沉寂了下来。
阿维·阿拉德也不催着罗南和沙海娱乐赶紧拍摄制作那些超级英雄电影了。
“我这次在纽约又见到了阿维·阿拉德。”
相对论娱乐的办公室里,刚刚返回洛杉矶的罗伯特·李对罗南说道:“他一再叮嘱我,沙海娱乐的漫威超级英雄改编一定要谨慎,没有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完备的计划,千万不要着急拍摄制作。”
罗南明白这种心态:“漫威的心理很脆弱,他们很难承受比较大的打击。”
罗伯特·李叹了口气,说道:“只是李安有点可惜了。”他对李安的印象很好,谦虚、低调而又温和,不跟那些美国导演似的,取得点成就咋咋呼呼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像李安这样的华人导演很难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