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一早,洛杉矶市区阳光照亮了街道,也驱散了老城区隐藏在黑暗中的罪恶。
查尔斯·艾瑞克出门买了早餐,边吃着热狗边急匆匆的朝自己的老公寓走去,来到公寓楼门口时,掏出零钱要了一份报纸,抓着油漆斑驳的老式楼梯扶手,朝着三楼走去。
二楼传来一对夫妇的争吵声,楼房实在太老,隔音效果太差,住在这里太糟心了。
查尔斯·艾瑞克摸了摸脸上还有点发青的伤,这顿胖揍没白挨,先后拿到手近十万美元,等下周工作日就去看房,一定要搬出市中心,最好去周边的城市买新房子。
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跟马迪亚斯这个雇主合作的机会了。
这么讲究信誉,付出就能拿到相应回报的好雇主,在洛杉矶不多了。
自己全力配合,短短半个月时间,拿到的手的收入顶过去三年的收入总和。
职业影评人要有操守,但影评人也要吃饭,也要改善生活啊。
回到公寓,楼下的争吵声仍旧不断传来,查尔斯·艾瑞克吃完热狗,干脆戴上耳机播放音乐,屏蔽掉这烦人的噪音,反正接下来要看报纸,听不见外界的声音根本没有任何影响。
打开报纸,先去翻娱乐版面,找到了最为关心的《地牢围攻》的消息。
最显眼的无疑是《地牢围攻》的首映票房,数据统计就摆在面前。
查尔斯·艾瑞克叹了口气:1234万美元!
影评人果然是落后于这个时代,对商业电影的影响力不断降低吗?那么多影评人漫天的差评和攻击,竟然丝毫不能阻止《地牢围攻》这片子获得票房上面的成功。
烂片拿到高票房,这都什么事?对那些认真拍片的导演来说,真的是太不公平了!
想到乌维·鲍尔可能会趾高气昂的模样,查尔斯·艾瑞克心中一片苦涩。
但想到自己拿到的报酬以及签署的协议,还有整件事背后可能存在的强大的集团势力,这片苦涩又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自己也是这件事的受益者之一啊。
《地牢围攻》肯定要获得成功,说明乌维·鲍尔的导演生涯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这个德国人以后肯定会再拍新片子,等他新片子上映,是不是又有大挣一笔的机会呢?
严格说起来,《地牢围攻》成功,对自己也是好事。
第529章 人人生而平等
影片首日票房大卖,无疑为使馆影业推动的一系列宣传营销推广,给出了肯定的结果,但与此同时,相对论娱乐也中止了在《地牢围攻》宣传营销上面的投入,尽管媒体和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相关信息依然在传播,却是自发性的反应。
《地牢围攻》的热度已经起来了,没必要继续投入资金。
而且随着首日放映结束,超级大烂片的口碑也彻底传播开来,口碑确实可以营销操作,之前的一系列活动也尽可能吸引影迷在首周末进入影院,但再有力度的宣传营销,也无法拯救《地牢围攻》那烂到天崩地裂的口碑。
烂片经常能卖出高票房,却无持久力。
到了周六,《地牢围攻》的IMDB评分降到了3.3分。
烂番茄指数持续下滑,跌到了百分之二。
与此同时,Cinema Score公布了影院观众现场打分,上千名影迷平均打分为“E”。
一部能进入影院大规模放映的电影,Cinema Score为“E”,实属罕见。
但更让人吃惊地是,Cinema Score公布的预测认为,《地牢围攻》将会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预期北美首周票房将接近3000万美元,最终票房落点极有可能在7000万美元以上。
《地牢围攻》的首日票房数据,也证明了Cinema Score的预测不是空穴来风。
到了周六,《地牢围攻》的排片率和上座率依然遥遥领先同期其他影片,但受到超烂负面口碑的拖累,票房走势如同罗南预计的那样开始下滑,而且下滑幅度有点大。
周六当天,这部影片只拿到了981万美元,比上映首日下降了近300万美元。
即便烂片大卖,高开低走也是永远无法避免的命运。
随着时间推移,单日票房收入只会超级大跳水。
周一到来时,最新的票房统计数据第一时间送到了罗南手中,《地牢围攻》不出所料的压过第二周上映的《惊声尖笑3》,登上了北美票房排行榜冠军的宝座。
上映三天,在2920家影院豪取2955万美元,实现了单馆票房破万的成就。
《地牢围攻》的票房成功,让整个相对论娱乐欢欣鼓舞,毕竟这不是电影的胜利,而是相对论娱乐商业运作的结果。
职业影评圈则一片哀嚎。
《纽约客》的专职影评人理查德·布罗迪打破一种无言的默契,通过自己的官方博客和新注册的奈飞分享同时对外宣称:因为有很多垃圾观众,才有了这么多垃圾电影,好莱坞电影垃圾遍地,一定是与大批垃圾观众有关系,现在的观众真的不行了,还是怀念黄金时代的高素质观众。
这些话一出,疯狂的影迷用各种疯狂的谩骂几乎挤爆了理查德·布罗迪的博客与奈飞帐号。
理查德·布罗迪在《纽约客》上的评论风格,一向以尖酸刻薄著称,根本不在乎影迷的反应,反而继续盛赞好莱坞黄金时代,怒斥如今浮躁的商业电影时代和垃圾观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