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三点了。”
辛然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并说:
“我注意着时间的,你不用叫我,专心改你的论文吧。”
严晏却是把手搭在了辛然的肩膀上,又赖皮道:
“不想改了。”
赶在辛老师二度发火之前,他补充道:
“宝贝儿待在我旁边,我‘身在曹营心在汉’。”
辛然咬着后槽牙,一字一顿道:“不会用就别乱用,不嫌丢人?”
趁着严晏还没开始跟他嬉皮笑脸,他又接上话音抢先说:
“嫌我影响你干正事?行啊,那我去办公室了。以后要么我给你腾地方,要么,你自己去待图书馆。”
“不影响我干正事。”严晏一把拉住想要站起身来的辛然,贼兮兮地凑到人家耳朵边上说,“就是让我想干点别的。”
等辛然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人已经在床上了。
辛然一手糊在严晏脸上,崩溃道:“少侠,你能不能不要这么不务正业?”
严晏亲亲他的手指:“没有啊,挺正的。”
其实本来严少侠只想抱着他的辛老师在床上滚一滚玩,但滚着滚着就没能忍住。
最后只给四点上课的辛老师留了十分钟时间穿裤子。
后果是——
辛然揉着腰,在恶狠狠地摔上门之前,留下了一句无情的话:
“要是我晚上上完课回来你还没改完的话,你以后就在图书馆打地铺睡吧,严、少、侠。”
严晏冲过去把门打开,冲着辛然的背影喊道:
“一会儿上课辛苦一下,下课来接你吃饭,晚上回来我再给你揉腰啊!”
第56章 第五十六章
“我的答辩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辛然正在翻看手上的开题报告,闻言掀起眼皮看了看讲台上的学生,勾起嘴角轻声道:
“你的‘答辩’都到此结束了,我们还指正什么?”
台上的学生脸红了一下,小小地哦了一声。
C市的春天不长,风和日丽不了一个月,就得朝着“炎炎烈日”的标准升起温来,到了四月底,稍微厚点的长袖,已经穿不住了。
辛然坐在一间容纳了三十名学生的小教室里,左边坐着简明,右边坐着燕婉,一人面前一沓编好号的白花花的开题报告。
今天的上午和下午,是文院汉语言文学大系“汉语”和“文学”两个专业的大三生同时进行开题答辩的时间。
辛然他们三个,都是参评老师,同样进行“文学”专业答辩的还有隔壁的两间教室,都各自分配了三位老师,三间教室同时进行,争取今天下午结束后能够全部完成。
不然就得加班。
答辩的时间仍然是统一规定的陈述七分钟、提问八分钟。
“好了,下一位。”
这位妄图提前“结束答辩”的学生,被问得晕头转向,一脸懵地下了台,填他的答辩记录表去了。
每位学生的记录表上,都要求记录老师指正的问题。
这个学生是第一个上台答辩的,几位老师尚且有耐心,态度也很温和,并没有一来就给人家一个下马威。
但越是进行到后面,越是“什么人都有”,态度端不端正、准备充不充分,其实一眼就看得出来。
所以辛然他们逮住了好几个滥竽充数的刺儿头学生。
“我的陈述到此结束,请、请老师批评。”
后面的学生都吸取了第一个的经验教训,默默地改了口。
辛然点点头,专注地看着手上的报告,说:
“好,那我不客气了。”
学生:“……”
辛然推了推眼镜,语气平缓地开口:“你的题目是《求证比兴手法的起源》。”
学生僵硬地点点头。
辛然看着他,继续说:“我仔细看了你的立题部分,你想表达的是,比兴手法的起源是《诗经》,对吗?”
学生磕磕巴巴地说:“是、是的。”
辛然一手撑着下巴:“怎么‘求证’的?”
学生迅速地在脑内寻到了一套说辞:“我、我查阅了文献,可、可以这样认定。”
辛然微微点头,却不是认同他的意思:“什么文献?”
学生艰难地组织语言:“就是一些……一些别人的论文。”
辛然把他的报告整理齐,放到一边,并说:
“唔,在查阅文献、断章取义地借用别人的学术观点之前,我建议你先好好阅读一下中国文学史的本科教材,至少加深一下对《周易》卦辞和爻辞的理解。”
辛然话毕,看向旁边两位老师:
“我的问题问完了,简老师和燕老师有什么其他的问题要问吗?”
燕婉笑着摆摆手,而简明点点头,接过话音:
“我赞同辛老师的看法。这位同学,你的立论和立题依据都不太严谨,‘起源’这个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学术难题,你对此的界定是什么?指第一次出现‘比兴’的用法,还是指它在文学作品中大量运用的时候?”
学生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简明也没想他回答,只说:“你的界定有些笼统,希望下来好好思考一下,不然后面写论文的时候会有困难。”
简明依旧板着一张脸,音量不大却很沉稳,整个人就是一个大写的“严肃”,虽然他只是在就事论事而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好雨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