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几场戏开拍之前,戎安康是特别担心舒明状态的。
毕竟从祝真进宫开始,舒明就被角色带着走向了情绪的漩涡,说是一直在调整,可戎安康总觉得他没有真正地调整过来。
问乔敏学,也是这个看法。
乔敏学说:“小舒的上一部剧我看了……虽然角色也牺牲了,但他没有真正去演死亡的戏。”
舒明的表演,停止在了山林救火那里。
最后真正需要面对死亡、面对悲痛情绪的演员,本质上并不是他。
说白了,一直到《草原情》杀青为止,舒明在上一部剧里大多仍是些欢快轻松的镜头。
可这部电影不一样,舒明头一次演这么沉重的剧情线,就要面对这么高难度的挑战……
更何况,舒明还是特别典型的代入式演法!
乔敏学捏着剧本,重重地叹了一口,愁啊。
真怕这孩子演完以后,把自己给整出个什么心理阴影——那就是大罪过了。
“老戎,不瞒你说,小舒的资质真挺好的。我不担心他演不好,但我就怕他心理方面调整不过来,影响自己日后的发展。”
抛开“片场父子”的调侃不谈,乔敏学也不得不承认,舒明是真有天赋。
他只是表面钝感而已,实际上心思非常细腻,共情能力也很强——
能和电影中角色的命运同频共振,才能塑造出具有弧光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出来,才能让观众们坐在影院的座位上,真心实意地为这个角色一大哭!
顺利跨过这道坎,祝真就能成为舒明更上一个台阶的跳板,变成他气质与阅历的一部分!
跨不过这道坎……
唉,这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
与敌军谈判这种必死的任务,只有祝真能去。
祝真背后毕竟没有真正的靠山。
这五年来,他仿佛是走在摇摇晃晃的细绳之上,都是些表面繁华的功夫而已!
太后早因为他撺掇皇帝而心生不满,太子也在琢磨着要如何将他除掉,以免登基后厂卫势力继续一家独大,动摇国之根本……
现如今跳出迷雾一回望,风光无限的祝大人这些年来当真是树敌无数,上上下下都盼着他死呢!
反正朝堂也没指望这一次谈判就能把皇帝换回来,能拖延出一点休养生息的时间就不错了。
在各方压力下,初冬时节,祝真单枪匹马地踏上了去往同庄的路。
而不出所料的是,所谓的谈判——就是一场鸿门宴!
敌军压根就没想过真的交还皇帝,只是想拖延时间重整军队而已。
两边不欢而散,于是祝真冷下脸来,拂袖而去。
回到临时的住处,面上镇定自若的祝真这才察觉到,自己早已出了一身冷汗——
他刚想进敌军将领房间,探听一下相关的消息。
此时莫名召人来谈判,着实过分可疑,谁也不知道敌军真实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可未曾想,这一探听,竟听到了一个惊天秘密!
皇帝死了!
也是,随便一个中低层的将领就能在房内肆意谈论这个事情,说明“皇帝驾崩”一事在同庄并不是个秘密。
祝真摸着自己的马,心中微沉。
太多不祥的征兆了,就连马也焦躁不安,不住地打着响鼻。
他在心中盘算过后,决定乘着天色渐暗,潜夜离开。
只是祝真也没料到。
在他下定决心的不久以后,同庄气温骤降,下起了大雪。
……
所有人都在等大雪。
等一场可以载入电影史册的大雪。
舒明在临时休息室里披着衣服,垂着眼睛,反复揣摩台词。
为了维持住情绪状态,他这几天在戏外,几乎都不怎么开口说话,
橙子刚倒了杯热水递给他,就听见外面有人喊:“戎导,雪——”
似乎连话都快说不完整了,“雪”了好几遍才说清楚:“下大雪了!”
舒明也听见了,倏地抬起眼看向窗外。
是真的下雪了,飘飘扬扬的雪花落在地上,不一会儿就积起了薄薄的一小层。
……
这一场雪,竟然尽如人意地飘到了半夜!
戎安康穿着羽绒马甲,在跟舒明争分夺秒地讲戏。
天时难得。
更何况,雪如果踩的脏了景就不够好看了,还要额外花费人力物力将雪一点点抹平——
可这些话戎安康不会对舒明说,一来怕加重舒明心理负担,导致他情绪顶不上去,二来……他是谁?
他是戎安康!
他凭自己名气拉来了那么多的资方,就是他戎安康的底气!
他有钱给舒明烧。
拍,一遍拍不好就两遍三遍,总归有能拍好的时候。
因此他不会和舒明说什么“争取一遍过”,他只是拍了拍舒明的肩膀:“尽力而为。”
舒明没有说话,沉默地点点头。
尽管戎安康不明讲,但他仍旧知道,这一场景是全组上上下下大几十号人的心血,如果拍不好,就要拖着所有人再熬几个大夜。
舒明深吸一口气,脱下了披在自己身上的外套。
“戎导,我准备好了。”
**
马蹄踩在松软的雪层上,声音并不是很大。
寒冷刺骨的风从耳旁刮过,祝真只希望马可以快一点,再快一点。
然而,一片漆黑,连月色都几近没有的夜色里,自己的背后却传来了光亮。
祝真勒马——
猛地回头,城墙之上,烽火映天。
无数弓箭手密密列队于墙上,领头之人扬声说道:“祝大人留步。”
他们的意图很明确,暂且还没有要杀祝真的意思。
毕竟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两次攻城不下,他们也缺少补给,暂时还没有硬打的把握。
时间过长,祝真一来久不现身,二无亲笔书信传回,除了身陨同庄,就再不会有第二个解释了!
他们只是想短暂将人扣住,以免他打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东西,再悄悄将皇帝老儿驾崩的消息传回去——
祝真也明白。
事已至这个地步,却仍旧没有放箭,就是不想要他的命。
这正是敌军空虚的证明!
不然按这帮蛮夷之辈的性格,早就应该打过来了。
可他们没有……
实际上,同庄说是毫无补给也并非正确,他们还有其余的周遭城市可以掠夺。
但京城,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补给了。
如果给了敌军修生养息的恢复时间,恐怕……真的是要亡国了。
只有他今天死在这里,才能给京城内递去开战的消息。
亦或者,逼双方开战。
祝真心想,听到皇帝驾崩,听到亡国换代,自己不应该高兴吗?
跃动的火把,在他的眼里变成了一个个模糊的光点。
也许人在危亡之际,真的会想起从前的事情来。
祝真骑在马上,身上还是繁复的官服,雪落在朱红色的衣裳上,像红梅落了雪。
他想起自己尚是孩童之时,从拿得起弓箭的那一日,就开始日日苦练枪法和弓箭。
每天仰着下巴,像一只骄傲的小公鸡,跟阿娘说:“我以后要当大将军,保家卫国的那种!”
他想起十五岁那年,为了保住边关,他们打了很多很多场艰苦的仗,死了无数人……最信任的副官倒在自己怀里,喉咙流着血,连遗言都说不出,就那么睁着眼睛断了气。
可没有时间给他悲伤。
他只能抹了一把眼泪,忍着悲痛大喊:“杀啊——”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其实他也可以苟活的。
朝中派他前来,无非就是希望他能死在同庄。
现如今,想活也很简单。
束手就擒,乖乖配合敌军拖延时间罢了。
祝真沉思了很久,久到敌军几乎再无耐心等待,要派小兵前来察看情况的时候。
这段戏既无台词,也无特殊的动作,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力。
镜头推了一个特写,来细细刻画祝真的情绪变化。
戎安康那些十分抽象的描述词——什么层次感、变化感……舒明竟然全都神奇地做到了!
不仅做到了,他还超常发挥了。
只要看过这个镜头,便没有人会怀疑祝真为什么最后选择了背水一战。
祝真的种种思绪和挣扎,在舒明的细微表情中一一复现。
他微微阖眼,熟练地从马鞍的侧面取出一把弓箭。
像五年前的祝小将军一样,稳稳地拉开,箭尖直对敌首——
……
雪,还在下。
甚至越下越大!
在同庄的这一场大雪里,当年那个立誓“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的祝小将军。
最终仍旧达成了当年的心愿,为了国家和百姓,流干了身体中的最后一滴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娱乐圈 钓系 美强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