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跳水,还是想要当冠军_一滩湖【完结】(10)

  今天跳水队恢复训练,早上集合完毕之后,余庆丰教练就告诉了大家今天要体能测试的消息。

  虽说跳水比的不是速度这种需要爆发力极强的项目,但跳水需要人的身体素质非常好,能够支撑做好每一个动作。

  体能测试第一项就是3000米长跑,其实也是定期的训练项目,姜广他们没参加过,理所当然也成为了余庆丰重点的关注对象。

  余庆丰给了大家热身准备的时间,随即便所有人都一起跑。乌泱乌泱的一大群人全都围着跳水队中间的那个长方形大厅跑,因为不是标准的田径跑道,所以算下来也得多跑好几圈。

  姜广的跑步一直都不是强项,他能坚持下来,但速度会比其他人慢挺多。所以,很自然的就落到了队伍末尾的位置。

  因为是三千米长跑,大家其实都还攥着劲儿,没敢太往前冲,不然跑到最后肯定没力气坚持下去。

  姜广跑的直喘,最后也“不负众望”跑了个男生里的倒数第一。最后被余庆丰说以后得给他多加体能训练,不然每天气喘吁吁都没劲儿锻炼。

  紧接着也就是跳远之类的常规项目,赵渐鸿倒是在这次的测试里拔得头筹,每一个项目都名列前茅,成为了重点表扬对象。

  测试结束,姜广就瘫在地上,靠着旁边的柱子,一动都不动。

  “怎么,跑个步跑趴下了啊。”赵渐鸿半蹲着一个劲揉他的头发。

  姜广一口气都快没了半口,抬头看了一眼人也没说出来一句话。

  “好了,一起缓缓吧。”于冈从不远处走过来,顺势也坐在了地上。

  赵渐鸿凑热闹也跟着一块做,笑呵呵地问他,“怎么,何教练和你说了什么?”

  “没什么,就问了问我的情况而已。还给我定了目标,说是明年全运会一定会带我上场的,说让我奔着全运会上领奖台的目标去训练。”

  赵渐鸿竖了俩大拇指,“牛。”

  “厉害啊,不过鸿你应该也要去参加吧,你六个动作不都抠的差不多了,多练练也能拿出手。”

  “谁知道呢,你也赶紧练呗,什么时候我们能一块比赛才好呢。”

  “你们先加油,我会赶上去的。”

  体能训练过后,下午就开始正常训练。余庆丰本来也还是继续陆上的模拟训练,发现其实姜广有体操的底子,做的都轻松的很。

  但根据体能测试的成绩,姜广基本上每天都得被留下来多做一小时体能训练。赵渐鸿和于冈每次都回家了,他还被守着跳绳。

  体能训练的差不多后,姜广才可以从陆上训练,转移到网上拉着保护绳开始训练学动作,他聪明,吸收消化的也快。没过多长时间,就基本过渡到了三米台上了。

  在台上也是从屈体半周开始练空中的感觉,动作姿态都不错,基本挑不出毛病,也就是入水差,每次都找不准定位,角度要差就差很多。

  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几乎斜插着入水的,所以就导致水花效果和观感上都不怎么好。

  余庆丰教的头疼,姜广学的也纳闷,明明感觉都掌握的都挺好,怎么就差那么一点。

  跳水的入水几乎就是靠垂直往下时打开的那一个小口,身子绷直顺着小口进去,从而水花就压住了。如果角度有偏差,水花就会顺着偏差的脚给带出去。

  短时间没办法解决,余庆丰甚至都怀疑自己的眼光是不是看错人了。

  直到半年后,舟阳市都入了冬,姜广才又从网上(蹦床网)训练转到跳台,之前都跳的三米或者五米台,余庆丰也是突发奇想,想着让姜广感受感受十米台的感觉。

  说不定跳一次就能找到正确的打开时机来,之前学了也非常久的105C(向前翻腾两周半抱膝)就这时候拿出来练练。

  “注意啊,我教过你好多次的两次打开,这样你才容易找入水的时间点,知道了吗?”余庆丰拿着喇叭喊,十米台上的姜广腿直发抖,但还是点了点头。

  两次打开的意思大概就是需要运动员在最后翻腾的半周里先把抱膝的动作转为屈体进而打开入水。

  实际上两次打开入水和一次打开入水在打分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但二次打开实际上对运动员的要求要高不少,也方便运动员找到正确的入水时机。

  之前半周的屈体都做的不太好,其实余庆丰也没想着姜广能做多完美,但还是想让他先感受感受十米台的差别。

  姜广站在十米台时,双腿抖的厉害,之前上五米台都要做很久的心理负担,但上了十米才发现之前的比起来就是小儿科。

  “赶紧跳,别磨蹭,这什么天啊,你再磨磨蹭蹭一下,待会儿你身子都僵了,你还怎么做动作?”余庆丰拿着喇叭大声喊。

  刚在五米台做完诱导训练的赵渐鸿听见了,往十米台上看,就大声喊了声加油。

  姜广确实也没办法,只能从脑海里重新过了几遍动作要领,硬着头皮上。

  一组的动作是往前跳,对于运动员来说还是相对好跳的,毕竟能看得见水面,心里有底儿。

  但是一组的动作需要助跑,姜广想要做好起跳就处理好助跑的动作。

  往前跑台的时候,姜广脑子里全是动作要领。起跳的力度把控的很不错,高度非常可观,紧接着翻腾对他来说从在体操队到现在都不是难事。

  整个两周翻的都很轻松,最后半周也是记着二次打开的动作要领,眼睛观察着下落的高度,直到认为时机成熟才两只手掌重叠做出向下压的动作。

  压水花主要依靠手掌打开水面后,施加一个往内的力,从而水花就往里涌,而不是往外冒出来。

  入水的那一刻才紧紧的闭上眼睛。

  余庆丰从旁边看动作,和他最初的想法一个样。姜广在空中的翻腾动作做的太轻松了,问题就在入水上。

  两周半的动作,从起跳到往下坠落的过程中,能在十米台上方就做完几乎一周半。

  从完成高度上看,余庆丰非常笃定的认为姜广在一组的难度上有极大的提高空间。

  从水里出来的姜广,摇了摇脑袋,他能感受到刚才入水的过程中,脚尖偏了,应该溅起了很大的一层浪花。

  余庆丰走到他身边,第一句开口就是问他为什么?

  明明空中的动作做的都很不错,怎么打开入水就不行了。

  “你是怎么并手的,你再做一次我看看。”

  姜广乖乖的做了一遍,余庆丰叹了口气,“没什么问题,目前来说就是入水时机的问题,一般来说就是你往下做动作,你和水面接近三米台的位置,就差不多可以准备入水了。但是并手的时机,你要在差不多一米左右开始,让后紧接着就可以往下顶水。而且,从你的高度和动作翻腾的情况来说,留给你入水的时间都是很充分的,你应该能够把这个环节做好的。”

  “不过没事啊,这个环节目前来说就是靠多练,练的多了也就熟悉了入水的感觉,最后就能找到适合的时机了。”

  姜广点点头。

  紧接着也没让他上十米台了,在五米台扣入水动作。105本身难度系数就不高,在五米台上也基本上能完成的大差不差。

  五米台上练好了105到十米台做107也会容易的多,这也是一般训练中的常规手段。会先在矮一些的台子上练比平台上少一周的动作作为一个诱导动作来训练。

  练了差不多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姜广的手臂青一片紫一片的都是淤青。

  跳水是这样,入水角度偏差太多,手臂受到的力就会比预期要大很多,最后也难免产生身体上的不适反应。

  余庆丰带着人穿好衣服就去医务室揉一揉擦个药,毕竟身体训练中磕了碰了没事,事后还是得解决问题的。

  “跳水累还是体操累啊。”余庆丰在路上问他。

  他摇摇脑袋,“其实应该都差不多,每项运动想出成绩,就没有不苦不累的。”

  “你这么大的孩子我见的多,很多都是在某个环节处理不好,有瓶颈了,就放弃不练了,你能坚持早晚都会出成绩的。”

  姜广点点头,“其实我觉得我们跳台实力也不差,这次奥运在我们家门口发挥的不是挺好的吗,虽然就差一点点,但努努力也能赶上国际水准。”

  “确实啊,但是现在也是差在难度上,能参加奥运的选手没有很弱的。但是想要上领奖台,那肯定得难度和稳定性都不差啊。我觉得你难度以后肯定没问题,主要就是稳定性的问题。”

  “这个方面怎么提高啊,也只能靠练啊。”

  姜广点点头。

  其实,现在的处境和当时体操一个样子,就都差一点点,都得靠意志力咬着牙一点一点扣,也完全急不来。

  刚到医务室坐下来一分钟不到,就看着有人慌慌张张的往医务室里跑。

  “张医生,我们队里有人把腿摔了,看起来挺严重的,你看看能不能先急救看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