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墙头马上_陀飞轮【完结】(19)

  刘启发自认为找的场面可是名声顶响亮的好玩意儿,他倒是也听出来确实没合上。但柏青没经验,大可以先跟着场面,怎可先指摘别人!

  就算是这顾二在场,也不好如此仗势。

  “这场面就是要跟角儿走的!他们自顾自地又吹又拉,我嗓子憋得厉害!”

  听见刘启发开口,柏青声音有点抖,是怕,也是委屈。

  “角儿?!屁大点名头都没有,还敢称角儿!”

  杨保如冷哼一声,脸半明半暗笼在烛火里,他也最恨这硬捧,嗓子没个准谱,倒先摆起谱来了。

  “你憋?憋不死就给我咽回去!火候到了,自然托得住!”刘启发恼得一啐,几声呵斥兜头砸下。

  柏青可是个倔,怕了也要顶,他又亮了一嗓,“你们听,调儿门明明就是亮的。”

  “消受不了我这场面,就换人!”

  杨保如手指在琴筒上不耐烦地敲着,蟒皮筒子“咚咚”作响。

  “你的场面?”柏青又顶了一句,“听我的听你的!我给了你们银钱,怎的做不了主!”

  到底是个孩子,吼了几句,声音就又微微发颤了,“我还没倒仓,嗓门自是脆亮,你陪我多试几次正是你的营生!”

  柏青硬撑着,回身冲着这人,豁出去了,“高半个调门,再来一次西皮导板!”

  不知道是顾焕章的影子像座罗刹似的叫人惶恐,还是这柏青辩得确实有道理,众人也没再吱声。

  “你坐下!”柏青又轻呵了一声,也没看人,“你影子晃得厉害,晃得人头晕!”

  顾焕章闻声愣了一下,随即便依言坐下,一屋子人哑然对视。

  杨保如放下胡琴,又抄起笛子,当下便又起了几串儿亮音,重起了一句过门儿。

  顾焕章坐下后又挪着小凳儿调了调位置,收了收手脚,让自己的影子在烛火下缩到最小。

  柏青那边唱着,不大一会儿又冲着杨保如嚷,这杨大爷也不让他,急得直喊弓子反着呐,可没嚷几下就又吹拉弹唱上了。

  顾焕章便不再管这争执,而是在一片烛光下打量着这小人儿。

  水袖褪到肘弯,露出细细白白一截手臂,侧脸应着烛光,眉毛微蹙,一副分外认真的样子。

  “谁似我命薄?恨只恨僧俗说谎多,说什么西天极乐?哪有什么树木能成佛?哪有什么枝叶放光明?哪有什么江河淌流沙?哪有什么八万四千念弥陀?”

  柏青嗓子细亮娇润,正衬这一种天真的苦闷。

  顾焕章琢磨了下这唱词,又看看那咿咿呀呀的小人儿,觉得这人竟能不知其含义,囫囵个地背下,又这么唱出来,不由轻笑了一下。

  又这么耗来耗去好一会儿,滞涩感少了不少,场面几人也瞬间活泛开来,旁边的鼓也心领神会地补了几声清脆的板点,衬着木鱼咚咚。

  杨保如摇头晃脑也正是酣畅,几句下来一收弓子,朗声道,“歇一刻钟,换嗓子烟!”说着又把弓子往琴筒上一拍,“都别走远了,回来把‘风吹荷叶煞’再吊吊!皮猴儿这三魂七魄腔,真还有点儿意思!”

  “得嘞!”场面几人也都服他管,这就应着放了乐器,也都去歇活儿片刻。

  刘启发也点着头,暗暗忖道,自己果然没有看错,这皮猴儿的“字上加腔楼上楼”,只半天儿的功夫,竟把场面这几人都驯得了!

  第21章

  烛火映在墙上,不安分地跳。

  “我唱得…好不好?”柏青走过来,眼睛闪着,还带着点戏词里的娇羞。

  他唱得卖力气,薄薄的小肋条还喘着,鼻尖沁着细密的汗珠,几根发丝汗涔涔黏在脸上。

  “好。”

  只一个字,沉沉的,砸在喧闹里,辨不出太多情绪。

  “累不累?”幸好这人又开口,起身把小凳让给柏青。

  “累!”柏青倒也不推辞,顺着话就软了腰,一屁股坐下去。

  凳面儿还留着这人的体温,暖烘烘地,熨着他发酸的腿弯。

  顾焕章也没动地方,投下来的一大团阴影将柏青整个儿笼住。

  小人儿眸子晃了晃,好像得到了点儿慰藉,可又还嫌不够。小嘴微微撅着,泄出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委屈,巴巴地递到人眼前。

  “刚才…你为什么笑?”

  他看得出来,那个笑不是一个好笑。

  “我笑你不知道自己在唱些什么!”

  顾焕章垂眸看他,湿漉漉的小脸儿,玉雕凝霜似的,手伸了一下又收回。

  “怎的不知道,这《思凡》我从小听得,这通俗的白话还能不懂?而且,懂不懂的…能唱得就行…”

  柏青有些不服气。

  有些昆腔曲文太雅他不懂,可这出《思凡》浅显,自己还是懂的。

  可这人…他看着这人的笑模样儿便又有些羞,越说越小声。

  “好好!”顾焕章答着,也不再辩驳,递给人一块帕子,“擦擦汗。”

  他并不懂这“口传心授”和“程式化”模仿是个什么道理,只觉得必须要逐字句理解后,通篇习得才可唱演得出来。

  又道,“我找个师傅,教你读书吧。”

  柏青却像在神游。

  手里捏着那块帕子,上边儿这人的味道理直气壮。

  “不想读书么?”顾焕章又重复一遍。

  “读书?想…想…”柏青拿起帕子沾了沾汗,像烫似的,只轻轻的,可还是蹭红了脸,“我洗了给你。”他嘟囔着,“可我…我都不曾识字…”

  “那就从识字教起!”

  “那…我也要学念诗!”漂亮的大眼睛雀跃着,流露出来满心欢喜。

  “为什么都叫你皮猴儿啊。”顾焕章看他这副小模样儿,又弯腰逗他。

  柏青知道是逗,便迎上他的脸直言,“不服管,欠打呗!”

  “是么,”顾焕章扫了他一眼,慢条斯理地直起身子,“我看你倒是乖得很。”

  这一扫,柏青就又羞了,低下头不再看他。

  “皮猴儿!”刘启发咧着嗓子凑过来,看到顾焕章一个作揖,“皮猴儿,现在这胡琴儿托得怎么样?”

  “师傅,好多了。”

  柏青忙收了帕子,站起来答,定了定心神又想到一问,“有几处我觉得不必‘眼起板落’,这腔应圆着点儿,您觉着呢?”

  “可以一试,这折子戏身段儿还未加得,到时候腔还要改,你先加几个音儿润着点,往圆了唱,也是唱得的!今儿大家认你的腔是个好玩意儿,这银钱索性是给了,一会儿你和场面再多磨合磨合,笛子和鼓都是好玩意儿,你就多排他几刻!”

  刘启发说了几句,也出去吸烟了。

  “对了爷,”柏青又起了个话头,“师傅说得对,出去搭班唱戏,还没有个名头就带着差使,确实不像话。”

  “为什么?”

  “都在同一处后台,比我名头亮的人都没有差使,我不是头牌却带了好几个人,这不是遭人嫉恨么。”

  “那你当头牌不就行了。”

  “打炮戏还未唱得,我自己还没有挑班子,更何来头牌呢。”

  “给你找个戏园子,专给你一个人唱!”

  “你个外行,从来没有这样捧的 !”柏青没当真,只觉得好笑,边笑边嗔他。

  场面师傅三三两两又都回来。

  “去吧。”这人拉过小板凳坐下,“就是要捧你。”他又说道。

  “从今去把钟楼佛殿远离,却下山去寻…”

  柏青起了腔还在想他的话。

  往过去瞧,这人的剪影染着光,眉眼隐在烛火里,一双大手搁在膝头,正随着木鱼打拍子。

  额间还浮着他的味道,烛火跳动,蜡芯子“滋拉”一声。对着光晕里的一双眼,柏青好像明白了这人说的“不懂”!

  到嘴边儿的“年少哥哥”四个字硬是被他咽了回去!

  看他不唱了,场面也停了。

  “这儿的鼓不好接,皮猴儿别急。”

  杨大爷只以为柏青没跟上便道——“再来!”

  “从今去把钟楼佛殿远离,却下山…”

  可懂了又怎么能再唱呢!这词儿烫得他喉咙发紧,身子似踩着棉花,戏服领口也勒得脖子生疼!

  场面催着,柏青只好再起调儿,“下山去寻......”

  尾音又颤颤卡在齿间。

  一旁的刘启发急得直跺脚,恨不得站起来给上他一巴掌!

  柏青看向顾焕章,显得可怜兮兮。

  那人微仰下颌,好似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又可能只是烛火捻子在那个瞬间忽地一动。

  原来?原来!

  柏青突然懂了。

  小尼姑摔碎木鱼,不是因为这经书难念,而是年方二八的“凡心”萌动,胸口一处的鼓噪竟要惊破“禅心”。

  这《思凡》一折子,既是思凡,也是思春。思得正是这“凡尘俗愿”,是说小尼姑,宁愿还俗,在尘世中受气,也不愿在空门念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