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午时间很快过去。
余子洛毫不吝啬地竖起大拇指:“你们的五人和音,超出我预料的好听。”
他之前听过五人翻唱的《不会忘记》,改编的和音版,比起他写给谢诗琪的原版也毫不逊色。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FTM的和音更加成熟,出道时一些唱功上的小毛病也有很大的改善,看来,乔老师这段时间抓声乐抓得特别紧。
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了不少。
被表扬的五人都很开心。符飞大着胆子问道:“余老师,我们的原创曲,您打算写什么类型的歌啊?我们好有个心理准备嘿嘿。”
余子洛想了想,笑着说道:“既然你们是音团,那第一首歌,就写音乐,歌名叫《for the music》,当作我送给你们FTM成团的礼物。”
五人:“!!!”
哇塞!他们的第一首原创曲居然是跟团名一致的歌,这可是内娱首例。
余老师也太好了,居然给他们量身定制!
这首歌一定会成为他们的代表作。
FTM,音团,首发原创曲就叫《For the music》,为音乐而生。
第37章
晚上回到宿舍后,方隐年的邮箱收到了师父发来的好几封邮件。除了他喜欢的《时光邮差》分轨源文件之外,还有一些作曲、编曲的心得资料。
方隐年立刻打开资料认真研究起来。
莫巡走到他身后,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学习,不由轻笑道:“这么着急就开始学了?”
方隐年语带兴奋:“余老师可是超厉害的制作人,他给我的资料很珍贵,我得尽快看完。”
莫巡对华语歌坛的音乐制作人了解不多,也很少关注这些幕后。不过,隐年能认余老师当师父,学习歌曲创作,莫巡也非常支持。
他低声说道:“创作型歌手很少见,你好好学,肯定能在这条赛道闯出来。”
方隐年点头:“嗯,等我学成了,给你们写歌。”
莫巡弯起嘴角:“那我可要记下来。”他拿出手机,给方隐年发了条私聊消息:“20XX年10月1日,方隐年承诺要给我们写歌,特此为证。”
方隐年收到消息后愣了愣:“你这是记账呢?”
莫巡开玩笑说:“没错,不许赖账。”
方隐年道:“放心,要是有一天我能独立创作词曲,肯定会先给FTM写几首。”
莫巡也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方隐年顿了顿,说:“其实我高中的时候就写过歌,但我没正式学过专业知识,只凭一点灵感和自己的理解,写出来的旋律特别简单。”
莫巡很感兴趣:“我能听听看吗?”
方隐年耳尖微微泛红,打开电脑里一个名叫“原创歌曲”的文件夹,说:“这首歌是我16岁那年写的第一首完整的作品,不太成熟,你听完别笑我啊。”
高中时的方隐年接触不到专业录音室,只在电脑里下载录音软件,找个安静的地方用钢琴伴奏,录制了这首歌。
所以莫巡听到的这首Demo非常粗糙,伴奏没经过后期处理,甚至能听到一点环境杂音。
但方隐年清澈温柔的声线还是迅速抓住了莫巡的耳朵。
“寂静的冬夜,飞雪悄然来临……”
莫巡闭上眼睛,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
他的眼前出现了一副画面。
寒冬腊月,窗外下起鹅毛大雪,少年独自站在窗前,微笑着欣赏外面的雪景。
那是16岁的方隐年在冬天第一场雪时突然有了灵感,所创作的一段关于《雪》的歌曲。
旋律很简单,但是灵气逼人。温柔、治愈的音乐,能让人的心境迅速平静下来。
方隐年的声线将这首歌演绎得尤其好听。像是冬日的初雪,能平息人内心的一切焦躁烦恼。
莫巡认真听完,放下耳塞,抬头看向方隐年。
方隐年眼睛亮亮的,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小声问:“你觉得怎么样?”
莫巡笑着说:“非常好听。”
方隐年怀疑道:“真的假的?”
莫巡起身走到他面前,挑眉问:“我骗你干什么?拍你马屁,你会给我发红包吗?”
方隐年被这句话逗笑了,顿了顿才说:“师父让我把写的歌发给他,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他听完肯定会觉得很幼稚吧?就像教授在看小学生算加减法。”
莫巡轻轻拍了拍方隐年的肩,鼓励道:“没事儿,你是他徒弟,大胆拿给他听。你刚开始写,能写成这样已经很牛逼了。让我写,我最多写一段哆来咪发。”
方隐年确实很忐忑,毕竟余子洛是业内知名大佬,他这高中时期写的青涩作品会被大佬笑的。
但莫巡肯定地说“很好听”,他便鼓起勇气,将这几首不太成熟的作品全部发给了余老师。
没想到,余老师很快回复:“歌词和编曲都很简单,但旋律充满灵气,可以改进一下。回头你来找我,我们再好好研究研究。”
得到肯定的方隐年开心极了:“谢谢师父!”
莫巡也看到了余老师的邮件回复。
虽然莫巡自认为音乐素养根本比不上大前辈,但很神奇,前辈的回复居然跟他的想法差不多。
隐年写的歌——充满灵气。
如今的很多歌曲过于重视炫技,各种大吼大叫鬼哭狼嚎,听众听完后的第一反应,不是你编曲多牛逼,而是唱的什么乱七八糟?根本听不懂。
方隐年写的歌旋律虽然简单了些,但他唱歌很真诚,加上温柔的声线,能唱进人的心里去。
能打动人心的音乐,才最难得。
看着方隐年兴奋的样子,莫巡微微弯了弯嘴角——隐年将来一定能在歌坛闪闪发光。
他坚信这一点。
***
国庆放假的七天,FTM的课程跟工作日一样排满,每天8小时的舞蹈加4小时的声乐。
舞蹈老师严驰给他们教了许多衔接动作,难度明显比之前有所提升。方隐年知道,这是在为将来的团舞做准备,因此也学得特别认真。
一周的假期过得很快。
10月8号这天,五人照常去学校上课。
中午的时候,群里突然发来一条好消息。
徐百川道:“余老师的歌曲Demo出来了,你们放学后立刻回公司,B栋5楼录音室大家一起听听看。”
方隐年看到消息后急忙回复“收到”。
下午的课程他都有些心不在焉,只盼着赶紧放学回公司去听歌。
周一下午只有一堂公开课,4点半下课铃一响,方隐年立刻给莫巡发消息:“地铁站见!”
莫巡回:“OK。”
10分钟后两人在地铁站汇合。
莫巡先到的,方隐年快步向莫巡跑过去,激动地说:“师父效率真高,这么快就写好了!”
莫巡道:“我虽然不懂创作,但创作肯定很需要灵感,说不定,余老师最近灵感爆棚?”
方隐年道:“有可能!”
路上,方隐年一直在猜测师父写的《For the music》会是什么样的曲风。
节奏热血还是缓慢?曲调激烈还是轻快?
他好奇极了。
今天的地铁真慢,方隐年一路盼着,总算来到熟悉的地铁站,两人一起快步走向公司。
他俩的学校离公司最远,到公司时已经五点了,走进会议室,方隐年惊讶地发现——经纪人徐百川,制作人余子洛,还有声乐老师乔安华居然全在。
今天这阵势有点大啊!方隐年和莫巡对视一眼,主动上前跟几位前辈礼貌问好。
没过多久,谭俊文、唐彻和符飞也先后走了进来。徐百川目光扫过五人:“到齐了,都坐吧。”
余子洛笑眯眯地说:“来来,先放Demo给大家听一下,顺便把歌词和谱子发给小家伙们看看。”
Demo是音乐创作的雏形,制作人录的Demo就像作家的草稿,通常还会做许多的细节修改。
余老师给的Demo并没有完整的唱出歌词,只是请人用“哼唱”的方式,把旋律唱了一遍。
但能听出伴奏中使用的乐器,这首歌的编曲用了许多吉他、钢琴、鼓点作为伴奏。
方隐年在歌曲的收尾部分还听见了非常空灵的箜篌旋律,左右分声道,由强到弱,像是流星滑过夜空,让他耳朵倏然一亮。
这不是激烈的舞曲,没有那么多重金属音乐,也不会让人觉得太热血。
但整首歌节奏感很强,曲风清新明快,充满了青春活力——很适合他们的年纪。
18岁的年纪,唱那种苦大仇深的爱恨情仇、撕心裂肺,实在让听众难以代入。
而曲风非常激烈的歌虽然能“燃”起来,但节奏太快的话,舞蹈如果跟不上,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方隐年和唐彻现在的舞蹈能力还无法驾驭节奏太快的歌曲。
余老师的这首歌也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节奏轻快,但没那么激烈,舞蹈自然不会往热血高燃的方向编排,这样一来,方隐年和唐彻更容易融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强强 娱乐圈 蝶之灵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