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今天霍总被气死了吗_七夜永央【完结+番外】(74)

  这话直击霍承光的心,欣然笑起来:“就是这种感觉,每次看到他我都觉得太萌了。他养了只乌龟,还给乌龟起名哈基米,我觉得他才是。”

  “他还养乌龟?”

  “受人所托养的。他做事很认真,每天到家先跑去看乌龟,喂食、换水,说话,还要带着晒太阳。后来乌龟养死了,他还哭,很伤心,连着两晚睡不着,还说……”

  顾成想托腮。

  这样的霍承光太有意思,曾经想从他嘴里撬出一句真话千难万难。如果那时的霍承光都像今天这样打开话匣,何至于要用三年时间去治疗?

  说到这里,面前的男人却戛然而止,垂了眸,像接下去的话带给他前所未有的感受,他需要时间,一两秒,去反应一下。

  顾成不可能让他断在这里:“说什么了?”

  “他说自己没用,什么都留不住,留不住爸妈,留不住家,连乌龟都留不住,他觉得没有什么东西真正属于他。”

  时隔六年,那晚陆溢阳的话,他一个字都没忘记。

  顾成点头,在表格里记一笔,继而问:“留不住爸妈、留不住家……什么意思?”

  霍承光表情略显沉重:“他父亲是缉毒警,在他小学四年级时牺牲了。母亲改嫁,因为癌症,在他高考第一天也走了。他和继父关系不是很好,总是被家暴,所以大二时离家,后来应该一个人过了。”

  顾成继续记录:“就是说,他一个人生活了六年?”

  “不到六年,五年多几个月吧。”霍承光有点犹豫,最终还是说:“我不知道这几年他是不是一个人过,也许不是……他有谈朋友的。”

  顾成挑眉。

  说这话的霍大总裁他更熟悉,毕竟那三年,自己面对的就是这般面无表情的病人。

  任何一个心理医生都能看出他在强撑。

  霍承光的性取向很可能是造成当年心理问题的一大原因,但病人顽固,始终不愿提及,更遑论感情方面的话题。顾成治疗过程中有所洞悉,但尊重霍承光的避而不谈,但今天,顾成终于感觉对他的了解更进一步。

  顾成顿了顿,问:“你觉得,他和他对象感情怎么样?”

  【作者有话要说】

  “你觉得,他和他对象感情怎么样?”

  ——顾医生,你是懂怎么问问题的。

  第55章 闹别扭你不哄,难怪把人气得没完没了

  霍承光直接说:“我不知道。”

  撒谎。顾成有点确认自己的猜测了。

  “你为什么觉得他现在可能得了抑郁症?”

  终于进入正题, 霍承光说:“过去的他看不进纸质书,像有阅读困难症。现在他家里满书架的心理学书籍,都是抑郁症相关的。”

  “他以前放东西有点强迫症, 不按秩序摆浑身不舒服,现在家里东西乱扔,杂乱无章。”

  顾成耸耸肩, 意思很明确, 单凭这两项, 为何就能得出他抑郁的结论?

  霍承光加快语速:“现在的他瘦很多, 比以前脆弱,性情完全不同,有很强的攻击性, 讲话带刺, 对人不友好。有时候和他说话,我都觉得他精神恍惚,像是很难集中注意力,像听着听着就开始走神。

  “还有, 这六年他一共发了六条朋友圈。一条是2020年发的,他说‘平生一顾, 至此终年!’, 另一条隔年发的, ‘如果梦里是天堂, 醒来就是罪恶’。没有配图, 就莫名其妙两句话。”

  “他比以前爱哭。喝醉就哭, 说都是他的错, 他不想一个人待着, 他甚至说他不想活。”

  顾成问:“他说他不想活?”

  “对。”霍承光说:“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说这样的话, 可醉后脱口而出的往往是潜意识里的真心话吧?也许他在心里跟自己说过很多遍他不想活。”

  “你问过他为什么不想活吗?”

  “没。”

  “问问他。”

  霍承光卡顿:“我…不太方便问,他对我有抵触情绪,不会把心里话跟我讲。”

  顾成笑了一下:“他为什么对你有情绪?”

  霍承光:“……”

  看向书架,片刻后转回头:“我也很想知道,可我真地不知道。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觉得他一定遭遇了什么事,否则不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顾成知道刚才一句话可能刺到人,往回收了收:“他这状态,持续多久了?”

  “我们六年前认识,后面五年多断联,一个月前又遇到。我不知道他这种状态持续多久,至少重逢以来每次见面他都这样。”

  顾成沉吟:“还有什么信息可以分享?”

  “针对抑郁症患者,他开发了一个全网舆论检测系统。”霍承光隐去草木名字,简单做了介绍:“如果他从没接触过抑郁症,我想象不出是什么触发他去做这个系统,并且花五年时间,精力一直投在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上。”

  顾成蹙眉,忽然说:“你说的是草木系统吗?”

  霍承光略感意外:“顾医生知道?”

  顾成看着他,心里有些纠结。

  霍承光叙述中始终没透露这人身份,若现在坦白,他这个心理医生其实和草木开发者很熟,会不会让霍承光心生顾忌,甚至就此终止谈话?

  顾成最终选择摇头:“很多心理医生都知道草木,我们诊所接诊过这个系统救下来的患者。”

  霍承光注视他几秒。

  顾成自要打消他的顾虑:“我不认识这套系统的开发者,我只知道此人配享太庙。”

  于是霍承光知道了,顾成很可能认识陆溢阳。

  虽然是霍承光自己先说的“他开发了一个……”,但知道草木又不了解背后开发背景的人,一般不会认为这么庞大的系统是由一人开发而成,说辞应该是“我不认识这套系统背后的开发团队”。就像前天何博文说的:“我一直在打听这套系统由什么团队开发,一直在想办法找你们”。

  何博文用的是复数。

  这才是无知者的正确表述。

  霍承光脑里快速检索刚才说出去的信息。纵使覆水难收,但他认为即便当着顾成的面直白说陆溢阳可爱,应该不至于实锤到给陆溢阳带来某方面的麻烦,毕竟他让顾成治疗三年,从没坦诚过自己性向。

  这些描述放在好友间也说得过去。

  面上没有任何异样,像仍处于适才语境中,霍承光问:“顾医生听下来,觉得这人有没有抑郁倾向?”

  措辞更严谨,“是不是有抑郁症”改成了“有没有抑郁倾向”。

  顾成握笔,状似看记录板,实则在回忆脑海中的陆溢阳。

  草木源于沈海,作为沈海排名第二的心理诊所,他们也接ZF单,做公益心理援助,所以五年前他就开始接触草木。

  第一次见陆溢阳,是那年市政府组织的推广会上。有十六家沈海本地的大型心理咨询机构受邀,他就是前往参会的诊所代表。

  那个在会上介绍草木的主讲人,任谁一眼看去都会印象深刻。

  如此年轻,像个大学毕业生,居然已经成为这种大型项目的主创人?

  但顾成坐在会场更多的是想不通,都这样了还出来营业呢?

  对这个年轻人,顾成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

  面如死灰,如丧考批。

  他介绍清晰连贯,应答也句句到位,看得出做过充分准备。可这人往台上一站,就是给人这种感觉。

  经历重创后人还活着,心却死了——这种状态,在坐的心理医生都接触过。

  所以那天,与会医生们特别宽厚,是明知后生可畏又忍不住哄宝宝的心态,发言时谁不先来一段赞美。

  和陆溢阳微信加了五年,顾成非常确定,这年轻人是从来不发朋友圈的。

  刚加微信那会儿每月总有一两次,陆溢阳会发来文字,咨询抑郁症相关的专业问题。

  知道是为了完善草木,每次顾成都花时间细心解答。

  随着模型日益成熟,联系就少了,只有过年时会收到对方礼貌问候。

  从来不是黏贴的大路模板,陆溢阳会把一年下来草木计划的进展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发来,说谢谢顾医生,我们一起努力,来年一定能救回更多迷失的灵魂。

  满屏不走心的拜年短信中,这条总让人看了成就感爆棚。

  以为这种超级吸睛的信息陆溢阳会发朋友圈,顾成翻过他的朋友圈。

  没有!

  陆溢阳的朋友圈,至始至终是关闭状态。

  …………

  看向等待回复的霍承光,顾成觉得要是他说的对象真是陆溢阳,自己的回复就必须更谨慎。

  于是顾成说:“人的情绪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持续一段时间的悲观厌世都是正常的。要到抑郁症那种程度,就不仅仅是情绪上的压抑,更多是大脑功能上的紊乱了。所以基于你刚才说的这些,我只能给出一个结论,这人确实经历过一些事情,但就此判断他得抑郁症还为时过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豪门总裁 破镜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