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刹时_尤弋【完结】(17)

  秦墨松把纸包递到前面,招呼道:“应枕,这家小笼包很不错,你别客气。”

  “出城后,我来开吧,你正好吃点东西休息一下。”秦墨松自然而然地对开车的孟云栖说道。

  这份体贴在应枕听来尤其刺耳,他想出声反驳,却想到要是话赶话地变成自己来开车,岂不是成全他们两人?

  于是他没有开口,可心里有着新打算。

  “好。”孟云栖没有反对地回答。

  车开出城,孟云栖从驾驶座换到后座,在他刚坐稳时,没想到原本在副驾驶座的应枕也到了后座,齐雅芸却从后座改到副驾驶位。

  短短一分钟里,没有任何商量的位置大变。

  孟云栖吃了几个酱肉包,难得主动开启话题道:“味道竟然一点没变。”

  “那对夫妻在一年前就把活计交给儿子了,虽然做包子的人变了,但味道还是没变。他还说要把这味道保持百年呢,以后就能说是百年招牌……”秦墨松轻松地说起自己的见闻,在应枕听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简直就是吵死人了!

  “我还记得……”孟云栖随后接话道。

  让应枕不可置信的是,孟云栖接下来竟然还在接话!在他看来,这人根本不是多话的人!

  都是逢场作戏!

  应枕在心里这样劝说自己,单方面为那份健谈找了个理由。

  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他们三人能聊一路。

  他和孟云栖来城里不是一次两次,却没有哪一次能整整聊两个小时不停歇!

  已经不能用“逢场作戏”来解释!

  面包车开进村里,先路过了孟云栖的家,他和应枕先下车。

  应枕幽幽地跟在孟云栖身后进家门,茶里茶气地问道:“他怎么不住在这里?”

  他视线不禁落在他戴着戒指的无名指上,脑子里闪过车上的每个细节,都只能归类于“朋友”范围,难以相信他和他是恋人的关系。

  这个谎言,究竟持续多久才愿意罢休?

  “你不是明知故问吗?”孟云栖意有所指。

  反正怎么说,都是孟云栖有理。

  既然掰不过来,那就这么过着吧,他绝对不会让任何人有机可趁!

  *

  第二天,天蒙蒙亮,铁门被敲得砰砰作响。

  还在睡梦里的应枕极轻地嘟囔着,可怀里的人已经醒过来,用蛮力挣脱了自己怀抱,害得他也睡不下去,捡了件地上的衣服穿,睡眼朦胧地跟着出去。

  他只看到有人在铁门前和孟云栖说着什么,等人走了,才慢悠悠过去问道:“出什么事了?”

  “你先睡。”孟云栖交代到这,回房拿了手机就离开。

  甩下这没头没尾的话,应枕哪里能接着睡,也跟了过去。

  随后他发现,不仅是他们在往同一个地方,其他村民也纷纷出家门走过来,在断断续续的话音里,才知道是哪家老人去世。

  等走到一家敞开的院子里,再看到秦墨松时,应枕只能干巴巴说道:“节哀。”

  令应枕没想到的是,村子里大部分人都赶来,自觉帮忙,他也搭了几次手,整洁宽敞的院子很快变成悼念之地,会扎花的嬢嬢和大爷们坐在一块,小声地聊着天,手里的动作不停,就像是在树荫底下闲聚一样。

  直到大大的“奠”字被挂起来,棺材从房子里被抬出,才有“有人去世”的真实感。

  没一会儿,吹吹打打的声音从院外响起,唢呐声高亢得盖过了打鸣的公鸡。

  一边是灵堂,一边是喜乐,应枕在这完全分不清该说什么,显得多么格格不入。

  第22章 古怪的环境

  不仅有吹喜乐的队伍,还在搭唱戏的台子和设备。

  其中就有孟云栖帮忙的背影。

  应枕对此并不习惯,选择待在熟悉的人身边,顺便帮个忙。

  “喝点水吧。”齐雅芸分别递了两瓶水过来。

  “那边准备好了吗?”孟云栖问道。

  “放心吧,不会出岔子的。”齐雅芸笑道。

  他们两人谈话寻常,再观察周围人没有任何伤感的气氛,应枕奇怪道:“不是有人去世了吗?这样唱歌唱戏,会不会……”

  “应哥,你还不知道吧?”齐雅芸解释道,“秦爷爷是喜丧,我们这里叫白事红办,安详离世,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一会儿秦嬢嬢还要给大家发寿碗呢,象征着老人把长寿的福气传递给后辈,接受寿碗的人也是能获得这福气。”

  “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应枕诚实道。

  “那你们那边是怎么办丧礼呢?”齐雅芸好奇一问。

  “雅芸,过来哈。”有人喊道,恰巧打断了他们谈话。

  “晚点再聊。”齐雅芸朝应枕说道,连忙起身过去帮忙。

  孟云栖见齐雅芸已经为应枕解惑,他不再多言,手里还有其他事要忙。

  他们虽然待在一个院子里,但根本没机会私下说话。

  有时视线还看到这人呢,下一刻人又不见了。

  应枕在这里更像是客人,之后更不知道该怎么帮忙,只能坐在旁边听嬢嬢和大爷们聊天,从里面得知一些有关消息,其中不乏会聊起秦墨松。

  尽管不太乐意听到这名字,还是让他听到些小道消息,更敏锐的察觉到那家伙会留下来的可能。

  老人聚在一块聊天,小孩在跑来跑去。

  声音杂乱,场景怪诞,偏偏任谁都没觉得不对劲。

  只有应枕找了个理由回去了。

  抬棺那天,是村委会的男人顶上去,谁让村子里多是老人和小孩,有几个青壮年,又以钱朝阳那懒汉为首。

  然后热闹了三天三夜,原本树底下的嬢嬢和大爷们的聊天场地变成了秦墨松家的院子。

  应枕在这期间里,学会了做简单饭菜,从第一天起,他就不再出现。

  除了孟云栖每天见到这人,确定他是正常状态,就没再多管。

  *

  盛夏到秋收,两个月时间里,为应枕开启了这段奇妙的乡村生活。

  它炎热、丑陋且难闻。

  尽管是待在空调房里,每天能做的事都琐碎得可怕。

  他看着孟云栖早出晚归,更多时间是在管村子里鸡毛蒜皮的事,一会儿是这家的鸡、那家的牛,一会儿又是谁家小孩没按时回家……

  待一两天是新奇,待久了就无聊至极。

  没有工作的他在这里,要不是能帮忙拉到订单,恐怕都要分类于游手好闲的钱朝阳那一脉。

  这对心高气傲的应枕来说,无疑是侮辱。

  而这些闲言碎语,也是从那些嬢嬢和老大爷嘴里听到。

  应枕觉得再待下去,肯定会疯了吧!

  这天,孟云栖把磨得发亮的镰刀扔到他脚边,手里还拿着崭新的草帽递过来,说道:“走吧,去帮周嬢嬢做地里的活儿。”

  “不去。”应枕回得干脆,他恍然到了秋收的时候,根本来不及现场找人。

  “应枕,你都吃了她家的饭。”孟云栖沉声提醒道。

  自从知道后,又想到到时花钱请人帮忙,所以应枕并没拒绝那边给的午饭和晚饭。

  不知不觉到了还账的时候。

  应枕看到孟云栖眼里的不赞同和失望,默默捡起地上的镰刀和接过草帽,闷声闷气道:“我不会做农活。”

  “只要肯学。”孟云栖缓缓道,先一步走在前面。

  应枕像是赶鸭子上架一样,匆匆跟着到田里,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忙活,他和孟云栖的年纪在这其中相当亮眼。

  周围人友善的和他们打招呼,手里的动作却没停,一度让应枕担心他们手里的镰刀会划到自己。

  还好这样的事没发生。

  “你看着,要这样用……”孟云栖认真耐心地教道,一个动作被分解成几步,就像以前教解题思路一样,“学会了吗?”

  “嗯。”应枕答道,在孟云栖的示意下,割下人生里第一把稻谷。

  “就是这样,你动作慢点,不要划伤自己。”孟云栖嘱咐道,自己也在弯腰割。

  应枕看着周嬢嬢和她老伴儿也在割,顿时没有偷懒的心思,他总不能比不过五十多岁的人吧!

  至于孟云栖……

  他抬头只看到孟云栖的背影,明明是同一个起跑线,结果对方领先太多,完全没有可比性。

  然而事实证明,在这天收镰的时候,应枕就算拼尽全力,还是没有他们多,显得自己很没用。

  更多是被激发起胜负欲和倒头就睡的能力。

  第二天再去,尽管浑身酸痛,应枕的动作还是比前一天熟练不少,速度自然提升上来。可有来帮忙的秦墨松衬托,手里的活儿即便轻松了,压在心头的石头却变重了。

  村子里这么多田,秦墨松为什么只来这块田里帮忙!

  应枕心里不爽快地质问。

  孟云栖从田埂树荫底下的户外冰包里拿出一瓶半冰的水递过去,由衷地说道:“多谢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暗恋文  破镜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