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天骄_香叶桃子【完结+番外】(11)

  阮育华,他年轻时在Y野服役,六十年代划为右派,下放第七号农场,七五年回大军区任职。他出身于地主家庭,曾用名阮云杰,参加革命后主动脱离封建家庭,改名育华。在他丰富的履历里,曾承担过党政军的职务。

  叶彬青暗地吃一惊,他听说过此人,他是一个老将军,住在军委大院后面那片将军楼里面。

  叶彬青沉默着,想自己的心事。

  刘书记在旁边,低声说:“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告诉我。不要紧。”

  叶彬青犹豫片刻,吐露道:“我奶奶原来也在Y野服役,我知道他。”

  刘书记顿时高兴起来:“有这种缘分?你奶奶是三七年前入党的红军吗?”

  叶彬青点头。

  “他们是战友吗?”刘书记饶有兴趣地问。

  “对,我奶奶接受他的领导。”叶彬青回答。

  刘书记挥着胖手,一叠声地说:“好好好!不是小好,是大好!你怎么不早说?你奶奶在哪个地市干工作?你看看你,这么低调,我都不知道。”

  叶彬青被他吓一跳:“我奶奶牺牲了……”

  刘书记顿时安静下来,扶住头:“哎呀呀,你看看我……”

  “四二年牺牲的。”叶彬青诉说道。

  刘书记看着他,观察片刻,变得更有信心,对他说道:“你是烈士的后代,你会理解他的,对吧?”

  叶彬青点点头。

  刘书记语重心长地说:“首长对学校贡献很大,我们都是他培养的。他的孙子不管有什么缺点,你都要好好相处,想回来,要先汇报给我。没有允许,不能擅自行动。”

  叶彬青站直,对他敬礼。

  看他接受任务,刘书记很高兴,把叶彬青送走后,立即打个电话。

  电话里,阮育华语气很淡漠。

  刘书记热情地说:“不会的,首长。这个孩子是我千挑万选出来的,他不是单纯的会来事,会服从命令。他天性善良,比较聪明,能沉住气。他也是革命家庭出身,有觉悟。”

  电话里,阮育华沉默着。

  刘书记又热情地说:“请放心!李校长也立下军力状,您的孙子我们必须招进来,给他最好的教育,把他培养成最好的军人!不管多少分,不管他现在什么样。如果做不到,我们两个人爬着,从大门爬出去!”

  刘书记一番慷慨激昂,逗乐了阮育华。

  他笑起来,评价道:“学会吹牛了!”

  刘书记一阵哈哈哈地笑,信心百倍地说完电话。话到嘴边,他还是没有把叶彬青的身世告诉首长。缘分,妙不可言。作为一个礼物,让首长先吃一惊,再会心一笑吧。

  刘书记的胖脸上浮出满意的笑容,兴头十足地用钢笔在红头纸上写介绍信。

  回到宿舍,叶彬青告诉他的朋友,暑假不回家。很快,他得到消息,听说有高年级学生去过首长家,已经撤退回来。对方没有说发生什么,只是告诫他们,还是别去的好,环境不好适应。

  叶彬青住的宿舍里,大家众口一词劝他三思。

  有人说:“你知道这孙子啥样?再说,他爷爷要退了。”

  有人提醒说:“搞不好能进Y野的队伍,你以后就有基础,忍一忍海阔天空。”

  还有人反对道:“倘若表现得不满意,彬青恐怕就跟Y野无缘,出力不讨好。与其留下坏印象,不如不干,减少犯错机会。”

  说来说去,叶彬青不可能放下刘书记的重托。Y野是我军的一支主力部队,历来受到重视,也是升迁人数较多的部队。许多军级以上干部出自Y野,包括C大的校长。

  周末,放暑假的同学陆续回家。叶彬青做好心理建设,坐车到军区大院的将军楼去。

  骄阳似火,在一条幽静的道路上,道旁载满高大的乔木。低调的围墙将院子包住,只留一个小口出入。门口的岗亭站在荷枪实弹的哨兵。叶彬青从门外看不到里面,只能看见一面宽大的照壁,上面有一行红彤彤的大字“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红字个个又大又精神,好像正瞪着眼保卫祖国。

  叶彬青把介绍信递过去。

  门卫像审犯人一样,指着他的名字:“你叫叶彬青?上次C大来的人不是姓蔡?”

  叶彬青解释一遍,他不姓蔡,但是C大就是派他来给首长服务的。

  门卫命令他站住别动,将信将疑地挂了个电话,这才放行。

  走到院里,叶彬青看到,照壁的背面也有字,用红字写着“坚决歼灭一切敢于来犯的敌人!”

  院内绿植亭亭如盖,花木栽得很有园林感,并不像普通军区那样规规矩矩的。玉兰花有红有白,还有杜鹃花,雏菊,美人蕉之类的。

  叶彬青擦一下汗,他忘记问门卫,首长家在哪里?

  看不出门牌号,他硬着头皮找。

  正在分辨东南西北,一个带围裙的妇女朝他跑来,挥着手:“小叶?你是不是小叶?”

  首长家的保姆从天而降,把他领回家。

  首长家是一栋三层小楼,门口也有个贴身警卫员。警卫员笑嘻嘻的,比门口那个友善很多。

  掀开门帘,叶彬青被一个老太太捉住。

  老太太一头灰白的短发,穿着家常的素色上衣、碎花肥腿裤子,满面笑容地招呼说:“快进来!天真热,今天太阳真大啊。楼上有哈密瓜,咱们快点上去。”

  首长夫人像春风一样和煦。叶彬青暗地把悬起的心放下。

  叶彬青跟她到二楼,来到沙发边,贴着边坐下。

  老太太举止利索,眉清目秀的,能看出来,她年轻时候多半是个美人胚子,是早期党的干部里面的知识青年。

  保姆端来一盘瓜子点心,又把哈密瓜切开。

  老太太说:“欢迎欢迎!我叫朱秀英。你就喊我朱阿姨吧。”

  “朱阿姨。”叶彬青应一声,有点不好意思。

  朱秀英,出身工人家庭,十七岁加入妇女救国会,参加革命后,女子师范肄业。

  “好斯文的孩子,”老太太笑起来,把哈密瓜往他跟前推一推,“像个大姑娘似的,挺害羞的。别怕,小刘老师跟我们说过你。”

  叶彬青更加不好意思,他像个不知道剧本的演员,仓促试镜。

  朱阿姨抓起一把瓜子吃,对他开朗地说:“你们多来串门。我们这里没有年轻人来,怪寂寞的,进出全是老头老太太,跟养老院一样!”

  哈密瓜的瓜瓤丰厚,甜而多汁,散发着香气。

  叶彬青不敢吃,怕把汁水撒到沙发上。

  二楼有好几个房间,朱阿姨对着一扇半掩的门喊:“育华!育华你不过来?小刘的学生来啦!”

  叫唤好几声,门里没有动静。看来首长并不想见客。

  朱阿姨回过头,赌气似的拿起一片瓜,递给叶彬青:“不管他。来!我们吃我们的,饿扁他。”

  叶彬青被逗乐,不再绷着劲,把哈密瓜接过去。

  看他放松下来,朱阿姨让保姆端来的果盘,里面有葡萄、猕猴桃、小番茄。保姆还拿来一本相册。

  两人面对面吃一会水果,朱阿姨对他讲了几句闲话,随手翻开相册,指着一张照片说:“这是我家的子燃。”

  叶彬青被照片上的人吸引住,放下手里东西,凝神细看。

  朱阿姨说:“我叫他回来,你等一下。”

  朱阿姨站起身,探向窗口,对着楼下喊起来。

  叶彬青来到窗边,看见人影从远处靠近,影影绰绰,没一会就到楼下。叶彬青的视力好,一下就看清是个半大的男孩,捋着袖子,手里提着一杆枪,很飒爽的模样。男孩在楼下望他们,眼睛就像白水银里的两丸黑水银一样,闪动着一丝冷冷的寒芒。

  叶彬青感到心跳漏了一拍。

  一阵楼梯响,阮子燃跑上楼,臂弯晃荡着一杆猎枪。那是杆精致的小口径英制长枪,不是常见的毛瑟枪。

  阮子燃看一眼叶彬青:“他是谁?”

  朱阿姨说:“他是刘老师的学生,到家里来玩。”

  叶彬青很友善地对他笑。阮子燃继承了朱阿姨的优势基因,是个好看的孩子。

  阮子燃好像面对空气一样,拿着猎枪跑到圆桌边。

  叶彬青还跟朱阿姨坐在沙发上。

  朱阿姨继续跟叶彬青闲话,寒暄道:“你家是那里的?在学校吃的惯吗?”

  叶彬青如实回答。

  朱阿姨说:“你家是P城啊,好呀,人杰地灵。我认识一些P城出来的人,都挺内秀的。”

  聊天形成一种温暖的气氛,但是阮子燃不加入,他在桌边打开枪膛,不知摆弄什么。

  叶彬青说着话,用余光去看阮子燃。

  朱阿姨说着话,感觉气氛不错,她转头对宝贝孙子说:“有哈密瓜,你来不来吃?”

  阮子燃爱惜地擦了擦猎枪,说:“不吃。”

  叶彬青“噌”得站起来,热情洋溢地说:“来尝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