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社会欠我一个哥_八爷党【完结+番外】(192)

  一般情况下,客户为了尽快拿到审计报告,项目组为了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都不喜欢用价格便宜但是水平也很差,除了打杂以外,在业务方面基本帮不上忙的实习生。但是陆持的存在打破了这个潜规则。

  很多跟DH经常合作,并且熟悉DH机制的老客户们为了省钱,或者是猎奇方面的原因,纷纷点名要陆持给他们作审计。而在DH内部,审计项目组的负责人、审计经理和高级审计经理们则更加清楚陆持在审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为了节省时间和项目成本,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年终考核的数据更漂亮(因为项目组负责人的考核成绩跟项目收入成本比直接挂钩),这些项目负责人纷纷在自己的项目里添上陆持的名字。

  由于申请陆持进组的项目实在太多,还有一些是客户指名非要陆持加入的项目,很多项目又是同时进行的,以至于陆持的工作时间计划表根本排不开。这些项目负责人又没啥职场谦让精神,几方人马僵持不下,把负责安排人员工作时间表的小组秘书们也为难够呛。闹到最后,这一场抢人大战直接闹到了合伙人跟前。

  “明明是我先抢到陆的,我在十号就已经把陆的名字添到我们项目组了!”

  “我们的客户在洽谈合作时,就已经指明了要让陆加入项目组,这可是写进合同里的。我们DH可是国际大公司,总不会连这点契约精神都没有吧?”

  “把陆借我用几天吧,我们需要他帮忙核对一下数据。不用几天,几个小时也行啊!”

  “我已经跟陆私下沟通过了,他答应进我们的项目组!我们DH要充分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

  “……”

  几位合伙人被下属们炒的头疼。实在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实习生居然也会影响到DH的正常运转。

  闹到最后,几位合伙人们没有办法。在经过一致研究讨论,甚至给总部打过报告之后,决定给陆持升职加薪——从实习生到初级审计师一级(SA1)再到高级审计师三级(S3),陆持用短短半年的时间达到了大多数同事工作五年才能达到的成就——这还是在陆持大学还没毕业,没能考下注册会计师,达不到提升审计经理的硬性条件下,做出的决定。

  而合伙人们之所以破例给陆持升职,也是希望从内部化解某些项目负责人投机取巧的心思——陆持升职高级审计师三级后,每小时的标准成本也提到了1800元,而他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却依然跟实习生一样属于兼职。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项目负责人都会衡量自己的项目成本,从而有节制的使用陆持。与此同时,那些点名要用陆持做审计的老客户和跟着起哄的老客户们,也有觉得使用陆持的成本太高,从而改变想法的。

  直到此时,陆持才算清净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DH虽然是出于无奈才破例提拔了陆持,但是陆持入职半年创下的升职记录却永远留在了DH的历史上,成为同批入职的同事,以及后来者们仰望的奇迹。

  不过这一系列风波对于处在漩涡中心的陆持本人来说,却没有太大影响。此时此刻,陆持的全部心神都在他的调研文章之上。

  2001年11月11日,全世界单身汪的狂欢日,也是陆持自己的生日。

  岳氏金融研究所定期发行的金融周刊上刊登了一则由L先生撰写的一篇从宏观和战略角度出发的调研文章——《由股权分置浅谈华夏金融市场混乱现状》。

  第85章

  股权分置, 指的就是在华夏股票市场上的上市公司股份,按照能否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被区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流通股的主要成分为社会公众股。换句话说,就是普通股民们能够在证券交易市场买到的股票。而非流通股大多为国有股和法人股, 持有国有股和法人股的股东们不能像普通股民那样, 直接在证券交易市场买卖股票。但与之相对的, 则是持有国有股和法人股的股东们的持股成本很低, 但是他们所持有的股票价格却跟流通股一样。

  就像是同样买水果,普通客人在水果店里买是十元钱一斤,店家在果窖采购的水果成本是五元钱一斤,农民伯伯在地里种水果的成本可能连一块钱一斤都不到。

  正是因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持股成本如此悬殊, 那些在金融市场上的庄家们就会利用这一点——他们想要坐庄的时候,通常会直接选中一家上市公司。这个上市公司的规模不大, 效益也不高, 庄家们可以用很低的价格,直接从上市公司的股东手中收购国有股和法人股,完成对这家上市公司的控制。然后再通过不断地制造各种利好消息,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换手倒货的操作, 人为的抬高股价。等到股价升到一定程度, 吸引了大多数不知真相的普通股民们蜂拥抢购的时候,庄家们就开始小心翼翼地抛出自己手中的股票, 让普通股民接盘,同时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们购买他们手中的非流通股。赶在股票原形毕露崩盘的时候,庄家们早已抛盘套现, 逃之夭夭。

  就比如当初被曝光的JK科技,不就是庄家用相对很低的价格收购了一家养殖场,通过各种利好消息和换手倒货的操作人为的拉抬股价,刺激不明真相的股民们在证券交易市场上疯狂抢购股票,然后又通过各种并购重组等让人眼花缭乱的手段,最后把一家养殖场改头换面变成所谓的高科技公司。然后再以这家高科技公司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向社会其他资本筹集资金,筹集到的资金则用来收购其他上市公司的法人股和国有股,继续之前拉抬股价的操作。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这个金融泡沫支撑不住,或被人戳破或者自己破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xiandaidushi/hqrc.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八爷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