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退崔嬷嬷,青年在厨房忙碌,稍顷做好一碗热气腾腾的山药粥,为了开胃,粥上还撒了把山楂碎。
一路行至鎏华院,谢洵只觉得整座公主府像是陷入一种诡异的沉寂,这府上的主人心情不好,连带着这偌大的华贵府邸都没有了人情味。
谢洵每走一步,都觉得一把刀悬在心口,百思不得其解。
他从头到尾试图捋清今日发生的事,试图去揣测公主情绪低落的原因,但他越想便越疑惑,彷佛走进死胡同的陌路之人。
元妤仪特地嘱咐了不需要留人在身边伺候,绀云近不得身,只好守在门外,如今见到谢洵过来,忙上前行礼道:“驸马。”
谢洵挥手制止,正要问元妤仪的情况,却见原本灯火通明的房间倏尔陷入漆黑,所有的烛火被人吹灭。
绀云也看见了此景,面上不免有些错愕,再看向驸马时,便带着几分古怪。
照理说,公主与驸马这几日正是恩爱的时候,春闱事毕驸马照常上值,公主在府中也没闲着,前几天将那名册重新整理了一遍,近日又将收拾好的香料拿了出来。
她亲眼看着公主将那些香料分成了两份,一份装在瓷罐里献给了陛下,另一份则装在香囊里,后者若无意外,正是殿下这次要送给驸马的礼物。
那荷包还是殿下亲手绣的,右手食指和中指上扎出了好几个血口子,叶嬷嬷喜笑颜开说是苦尽甘来,两人之间的关系怎么一夕之间变化如此之大?
站在台阶下的青年眸中同样神色不明,他对绀云道:“你先下去吧。”
绀云思忖一刻,目光从他手上端着的汤羹挪开,朝驸马屈膝行礼,带着其他几个侍女离开鎏华院。
谢洵走到木门前,与少女只一门之隔,他道:“殿下,臣知道您能听见。”
里面的人依旧沉默,没有回应。
“殿下可否把门打开?”
良久,屋内传来少女压低的声音,“本宫已经休息了,驸马回去吧。”
谢洵听见她的声音,揣测出她压根没睡,更甚至没在内间榻上,估摸着声音的距离,她此刻应当在外间那张红木圆桌旁。
“臣听崔嬷嬷说,殿下今晚胃口不佳,未用晚膳,臣有些不放心,特地煮了粥,殿下喝点吧。”
正如他猜测的那样,元妤仪现在正坐在桌旁的锦杌上,眉眼间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
“没什么好不放心的,只是少吃一顿饭而已,驸马从前不也那么过来的吗?”
谢洵微怔,他不是没听过公主这般凌厉的话,当初她维护自己时,替自己出头时,对宣宁侯和王夫人的话更不客气。
只是,如今这被斥责的对象变成了自己,感觉便格外怪异,那柄看不见的刀径直扎过来,猛地插在心口,流出淋漓鲜血。
青年面色如常,语调听不出喜怒,劝她时依旧平稳,“殿下金枝玉叶,身子尊贵,臣地位卑微,怎能与殿下并论?”
皎白寒冷的月光透过支摘窗洒在房间里,愈发显得少女面容冰凉,往日里的明艳被她低落的情绪压抑,更显不悦。
元妤仪轻笑一声,站起身隔着门扇道:“那驸马想不想要这样的金尊玉贵呢?”
万人之上的地位和尊荣,他不想要吗?
站在门外的青年有些愕然,显然听出她话中的不屑,面色凝重,沉声道:“臣绝无此意。”
少女手中捏着一个香囊,片刻才轻嗯一声,但谢洵却很清楚,她心中郁气分明未散。
元妤仪脑海中回荡着白日里宋内监的话,情至浓时,裴皇后与敬武帝同榻而眠时,是否也是这般信誓旦旦呢?
但还好,她与谢洵尚未走到如此不可挽回的地步,其一驸马与宣宁侯之间隔阂未消;其二自然是她并未到用情至深的程度。
反正日久天长,时间久了自然知道驸马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父皇母后是这般过来的,她自然也可以,一点点考验,凡事不急,方能始终留有后退的余地。
谢洵与谢家一日不断,元妤仪身为公主,便不得不忌惮他身后的陈郡世家,若是重蹈当年河东裴氏逼宫谋反的覆辙,一切都会失控。
其中的分寸感最难把控。
门外响起青年的声音,“殿下说到底还是不相信臣,是么。”
谢二公子心绪九转,只需一句话自然能揣测到元妤仪现在的想法,他失了以往的运筹帷幄,追问道:“殿下到底要臣如何做呢?可否透露一二。”
谢洵从前自诩无情无义,永远不会被情绪左右,现在却怎么也无法冷静,更无法置身事外。
他的一切想法都在颠覆。
但谢洵比谁都明白,信任二字说的简单,真正做起来却最艰难,因此对元妤仪的质疑,他又不能指责。
最初,不信任的人其实是他。
公主一向心善,现在只不过开始反思从前的做法罢了,他又怎么好去质问。
明知她现在的做法最符合他最初的想法,可是谢洵心头却依旧泛起一股细微的苦涩,他明白三言两语根本无法打消公主对他的质疑。
元妤仪将香囊重新搁在梳妆台的匣子里,身子僵直,彷佛被冷白的月光定在原地,动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