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此时京城生变,就算他们在兖州打个回马枪往回赶,也来不及,须得做好万全准备才行。
祁庭并不接受她的提议,回头望了一眼站在马车边的人,玉面郎君一身绿袍,虽身姿颀长清俊,却总让人觉得他病体孱弱,弱不禁风。
“兖州情况不明,我不放心你跟着他。”
这些年,元妤仪也不是不明白祁庭对自己的心意,可喜欢这件事本就毫无道理可言,人与人之间更不存在完全的对等,她无法接受、也无法回应祁庭的爱。
少女的眼宛如一汪清潭,荡漾着几分复杂的情绪,意味深长地说。
“驸马并非囚于笼中的雉鸡,而是翱翔九天的苍鹰,祁三,你莫要小瞧他。”
“可是......”祁世子知道谢洵的能力远比展现出来的更出众,但他做不到如此心无芥蒂地将元妤仪交托给另一个男人。
元妤仪上前一步,拍了拍祁庭那身闪着银光的甲胄,“在他身边,我很安心。”
是怎样的信任,才会有安心的感觉?祁庭只知道,这是流着皇族血脉的靖阳公主对一个人最高、最好的评价。
话已至此,不必多言,他们是一起长大的挚友,祁庭自然能听懂她的弦外之音,沉默着让路。
元妤仪毫不留恋地上了马车,谢洵跟在她身后,福至心灵,朝着站在不远处的祁庭微一颔首。
谢洵掀开车帘时,元妤仪已然靠着车厢壁闭眼假寐,他坐在另一侧,早已擅长沉默,并不唤她,只是平静地守在少女身边,享受着这片刻的安宁。
世间万事,瞬息万变,生死无常,能享受当下,已是最好。
年轻的郎君垂下一双骨节修长的手,搭在坚硬的双膝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轻点着膝骨。
……
马车一路平稳地行驶着,刚拐过青邬街巷口时却突然急停了下来。
驾车的马夫连忙勒住马缰,整个车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震,厉声斥道:“此乃靖阳公主车驾,何人竟敢当街拦车?!”
马夫的声音传到车厢内,原本假寐的少女缓缓睁开双眼,下意识看向端坐在一侧的青年。
谢洵身子前倾,右手牢牢地护住她的小臂,方才马车停的急,他担心她磕着,此刻手还没来得及收回。
顺着元妤仪的目光,谢洵旋即意识到不妥之处,方才二人触碰到的位置也烫的惊人。
他立时松开右手,眸中染上一丝局促,匆忙起身道:“殿下别担心,臣去看看。”
第32章 责怪
马车外跪着的少年衣着单薄, 几缕碎发黏在额上,露出额角一道疤痕。
谢洵没料到拦车的竟会是吴佑承。
少年一张唇咬的极紧,抬头看向马车上的人, 浑身战栗,“谢大人,草民斗胆一问,兖州闹灾一事可是真的?”
谢洵忽而想到他是兖州人, 心念一转点头道:“春闱放榜在即,旱灾一事自有朝廷出力, 吴贡生不必担忧。”
吴佑承垂首, 面色却愈来愈白,只喃喃道:“不是的大人, 天灾人祸若是发生在兖州, 哪怕朝廷派遣精锐, 也不会轻易解决的......”
谢洵走下马车, 只能看见少年不住摇头,眸中尽是惊疑之色, 此处虽无人, 但吴佑承这样跪在这里难保不会引来闲言碎语, 便准备上前将人扶起。
赶在他动作之前, 马车却晃了晃。
元妤仪掀开帘子, 自然也看见了这幅场景,并未躲闪,而是走至谢洵身侧。
地上跪着的瘦削少年后知后觉地听见动静, 抬眸看见不远处的年轻女郎气度雍容华贵, 忙行礼道:“草民吴佑承,拜见公主殿下。”
元妤仪只听过他的名字, 还未见过人,如今倒算巧合,看着和元澄年纪相仿的少年,她的语调不自觉放轻缓了些,“免礼。”
少年额上冷汗涔涔,却并未起身,只是嘴唇嗫嚅,身形微颤。
元妤仪有些不解,但对眼前的少年却狠不下心,神情亲切道:“吴贡生似乎有事要同本宫说,不妨来公主府?”
少年怔愣道:“公主,草民,草民......”
他今日冒死阻拦公主车驾,为的就是迅速将心中所求敲定,这些日子他同许多其他的考生住在国子监,也听闻了许多本朝事宜。
景和帝是少年君主,众望所归;可是少帝胞姐靖阳公主却有牝鸡司晨之心,就连他当初一心信赖的谢大人实则也是公主的裙下臣。
可是事已至此,吴佑承无路可走,卫老尚书既给他指了这条路,他自当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来问一问。
蓦然,少年眼前出现一片墨绿袍角。
站在他面前的是自己曾经无比信任,也是卫老尚书让他求的那个人。
谢大人面似谪仙,哪怕这段时日曾听了那样多诋毁他的话,吴佑承仍执拗地抱有怀疑的态度,何况这样的人看上去实在不像能沾染上世俗情爱的人。
谢洵只是定定地望着他,淡声道:“你平白无故跪于此处,若是被有心人编排,可知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又会将殿下置于何地?”
吴佑承纷乱如一团乱麻的思绪骤然被理清,匆忙起身道:“是学生考虑不周。”
可是面前人的目光已经从他身上移开,转而入神地看着回府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