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元帝应该也意识到了,所以一直没有立太子,甚至利用太子之位,引得朝堂上人站队,从而削弱世家和武将手中的权力,提拔平民出身的学子为己用。
上辈子太元帝无疑是成功的,只是他没有料到自己亲征楚南会以战败收场,更没想到自己的继承人七皇子会那般的无用。
其实秦佑宁在上辈子就想过,如果太元帝亲征楚南后多活几年,怕是他们楚南王府也没有那么容易攻下京城了。
玉珍在一旁好像影子一样,没有任何的动静。
秦佑宁说道:“安排一下,等到状元游街后,就把六皇子私养娼、妓的事情放出去。”
当初六皇子和七皇子可是一丘之貉,两个人联手让她二哥双腿残疾,如今七皇子被传德行有亏,那作为好兄弟的六皇子总要去陪陪他才好。
至于为什么选在殿试公布之后,如果现在就放出去的话,就显得有些急躁了,倒是不好挑拨宫中的关系,而且借着这件事闹大,她的人也好联系上楚淮舟,给对方提个醒。
被秦佑宁惦记着的楚淮舟,这会正在一边养身体一边看书,他分得清楚轻重缓急,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这次的春闱,如果没有一个好成绩,恐怕很那帮到秦佑宁。
楚淮舟的这一场病对楚家还是有影响的,起码楚家的下人对楚淮舟的伺候更用心了几分。
已经经历了一次春闱,又经历了生死,楚淮舟这次在踏进考场的时候,整个人都更加沉稳了。
楚父虽然没有来送,却也在楚淮舟出门前叮嘱了几句,又亲自安排了长随去跟着,甚至把自己的车夫给了楚淮舟。
其实楚父已经发现,长子自从那次生病后好像变了,不过这样的变化让楚父觉得很好,毕竟之前的楚淮舟有些时候太不知道天高地厚,说话过于肆无忌惮了,至于和家里人生疏?楚父并不放在心上,在楚父看来,长子是个聪明人,知道怎么选择的。
京中秦府,秦佑宁正在给自己的祖父、祖母上香:“祖父、祖母可要保佑你们的孙女婿金榜题名,虽然楚淮舟现在姓楚,可他迟早是要入赘秦家的。”
说完以后,秦佑宁就把香插上,等到香燃尽,秦佑宁就笑着说道:“看来祖父、祖母对这个孙女婿也很满意,那就……”她沉默了下,才继续开口,“其实就算没能金榜题名也好,希望他能无病无灾,与我白头。”
此时楚南王府,秦父已经收到了女儿的信,解读出了里面的内容,他直接让人请了长子秦蔚过来,没曾想不单单长子来了,次子秦睿也跟着一并过来了。
秦父见此也没有多言,而是说道:“你们妹妹送了京中的消息来,张皇后和贵妃联手了。”
秦蔚听完父亲的话,微微蹙眉却又很快露出笑容:“这必有小妹的手笔,只是我们必须给小妹足够的底气。”
秦睿有些担忧,说道:“妹妹本就被陛下所忌讳,再做这些会不会太过危险?”
虽然两个儿子说的话不同,却都是对女儿的关心,相比起来长子所说更符合秦父的心意:“若是京中的水不够混,你们妹妹才会更危险,像是这样的时候,他们光顾着内斗,甚至要拉拢你们妹妹,她反而安全。”
秦睿并不蠢,他只是不擅长官场上的事情,而且关心则乱:“多谢父亲指点。”
秦父看向长子问道:“蜀地那边可有消息?”
秦蔚说道:“儿子正准备与父亲说这件事,儿子准备亲往蜀地一趟。”
蜀地多蛮夷,那边只是明面上归顺了朝廷,还是后来楚南王把对方打服了,又让派人去教化他们,帮着他们改善了生活,他们很尊重楚南王,可以说如果楚南王想要造反,他们绝对第一个响应站在楚南王身后的。
只是如今楚南王已死,那边的态度就有些暧昧不明了。
这点秦家父子都知道,更知道想要他们效忠,是需要他们心服口服的。
秦睿皱眉说道:“大哥那里太危险了,还是我去吧。”
秦蔚拍了下秦睿的肩膀,说道:“你有你要做的事情,我同样有我要做的事情。”
秦佑宁在京中艰难,秦蔚三兄弟在楚南也并没有休息,秦蔚在军中很有威望,平日里大多住在军营,和将士们同吃同住,更是带着他们去剿灭了不少匪患,更是打退了数次来犯的敌人。
秦睿很擅读书,他不仅帮着秦父处理文书和一些后勤,还要主持书院,如今正在建造藏书阁,可以让所有学子免费借阅书籍。
至于最年幼的弟弟秦璟,他如今也不在楚南,而是隐姓埋名去了江南书院念书,从而结交学子。
秦璟和秦佑宁是双生,自幼就身体比较虚弱,很少有人见过他,大多时候都是留在家中读书识字,楚南王还活着的时候,难免养成了天真的性子,可是在楚南王死后,秦佑宁和秦睿被迫入京,他好像一下子就长大沉稳了起来,出去念书结交人脉,也是他自己提出的,如今在楚南王府中伪装的是他的暗卫。
就像是秦蔚所说,他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责任。
秦父等他们两兄弟说完,就问道:“蜀地的意思是什么?”
秦蔚犹豫了下才说道:“他们想联姻。”
说到底蜀地那些人也不蠢,当时他们也来悼念楚南王,更是见到了朝廷那些人,如今秦父依旧是楚南王世子,朝廷不允许他继位,意思已经很明显,蜀地那边的人也看出,如今和楚南王在世不一样,说不定哪天楚南王府真的反了,他们是要寻求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