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天,两人大早上麻利地骑着车子去了街口,比家里三个上学的人早出门很多。
穆绵上午有课,完全不知道她爹妈卖得咋样,等中午回来,她一进家门就被穆富贵拉了过去,“猜猜我跟你妈一上午挣了多少。”
穆绵一看她爹这眉飞色舞的样也跟着乐,很配合,“多少?”
同一时间到家的聂思慧跟着凑了过去,“五六块?”
穆富贵一脸骄傲地摇头,“再猜。”
穆绵:“十来块?”
穆富贵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去掉面粉鸡蛋那些成本,有十五块五!我跟你妈今天整少了,明天多弄点,指定能卖更多。”
聂思慧:“这么多呢?!”
要是能长久做的话,算下来一个月好几百块了。
穆富贵小声,“那可不嘛,怪不得都在悄悄摆呢,买的人也老多了。”
大城市,有钱人是真的多。
穆绵朝她爹竖了两个大拇指。
厉害了呀,她这生意还没做呢,她爹妈已经先一步开始了。
第163章 第 163 章 学期结束。
因为有了开门红, 老两口接下来几天更加干劲十足。
纯收入从最开始的十五块五到后面能维持在二十块左右,不管是鸡蛋糕还是包子,都卖得很好。
尤其是包子, 买过的都说馅儿香得很,面皮也软和。
老太太调的馅, 那当然是没话说的,要不之前穆富贵同志嫌弃外面买来的包子不好吃呢, 都是被老太太养刁了嘴。
鸡蛋糕小娃子爱吃,大人觉得这东西不顶饱,更爱买大包子。
不过这年头, 舍得在外面买东西吃的, 那肯定都是家庭条件不错手里有余钱的, 这种家庭小娃子基本上也是吃得好穿得好。
所以一般大人买包子的时候, 见鸡蛋糕也香得很, 会顺手跟着买个一斤半斤回去给家里的小娃子当零嘴吃。
一个二个都搭着买, 两样就都卖得很快。
更何况, 偶尔还有北北心心两个娃子在旁边当活招牌。
刚开始的时候,兄妹俩对于早上起来见不着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这事儿就很是不习惯。
要知道,穆绵她们上学的上学, 上班的上班, 带孩子的时间少, 兄妹俩大部分时候都是穆富贵在带。
他喜欢带着孙子、外孙女在外面闲逛,两个娃子也喜欢跟着他。
现在他这猛得一忙起来, 小北北见不到人, 以为爷爷丢下他跟妹妹自个儿跑出去玩儿了,可给小男娃委屈伤心得不行,趴在门槛上哭天喊地的。
那大嗓门, 惹得邻居都出来看了看,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家出什么事儿了呢。
知道穆富贵是在忙正事后,两个小娃子就自告奋勇地表示她们也要干活,也要去帮忙。
别说,还真帮到忙了。
这段时间,两小只醒了以后就拉着老太太,让她给她们送到摊位去。
穆富贵跟柳双翠摆摊的地方不远,就在隔壁街口。
两小只到了以后会先在那捧个大包子吃,在家没吃饭嘛,兄妹俩吃得喷香,真有不少顾客是被她俩吸引过来的。
毕竟自家娃子都能吃,那东西肯定新鲜干净啊。
再一个,兄妹俩这长相,真的是很得一些大叔大婶儿的喜欢,她俩往这一杵,一看就知道是被家里养得极好的。
北北还喜欢大着嗓门吆喝,刚三岁的小男娃也不怕生,张嘴闭嘴就是……
“包子,香香的包子!”
“奶奶吃了吗?买个包子吃吧!”
“阿姨,我奶奶做的鸡蛋糕很香的。”
心心不喜欢吆喝,她会在客人买的时候,踮着脚尖一本正经在旁边帮忙数包子。
小丫头脑子好使得很,家长教啥都能记住,遗传了她爹的理科脑袋,甚至有点青出于蓝,对数字敏感得很。
小丫头现在已经会数数了,还会数
不少,也会写一些。
有大叔大婶儿知道她会数数后,闲得没事儿的时候,买完很喜欢逗她,一般会拿着包子问,“我要买六个,你看你姥爷是不是给我拿错了呀?”
每每这个时候,心心就十分认真,伸出她带着肉窝窝的小手,一个一个指,“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对的,没有错,您吃好~”
那乖乖样,可给一些大叔大婶儿稀罕得不行。
本来包子和鸡蛋糕味道就很不错,又有两个娃子在那吸引顾客,生意真的是好。
穆富贵同志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数钱,越数越开心,越数越干劲十足,忙忙碌碌一个多月过去,转眼时间进入了五月份。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老两口也不是天天出摊,卖早点挣钱是挣钱,但累也是真的累。
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干久了谁都受不了。
穆富贵和柳双翠都不是那种要钱不要命的人,再说家里也不缺钱,外面的钱又挣不完,慢慢挣嘛,累了就歇着。
只不过,这身体歇着的时候,那想挣钱的心却歇不下来。
用穆富贵同志的话说就是,感觉之前五十多年白活了,从来不知道钱这么好挣。
一得了空,他就又开始琢磨上了,想整点别的小吃卖,不用像买包子和鸡蛋糕那样大早上出摊,整点小吃上午卖或者下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