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拒绝了说现在不想成家,就算要找媳妇也只会在部队那边找一个。
大伯娘和三婶脸上没有被拒绝的尴尬,又继续拿出带来的罐头之类的。
为了沈静远他们可是下了血本,买这些东西的时候一阵肉痛。
把罐头打开,“静远,你快尝尝,可是百货商店最新的水果罐头,我们排了好久的队才买到的。”
沈静瑶尬笑着,对着沈静瑶招手,“小妹,你不是最喜欢吃罐头了吗,来把这些都拿过去吃。”
沈静瑶笑着,“好啊,谢谢二哥。”拉着周慕言过去把罐头拿过来。
她和周慕言坐在餐桌前就开始吃了。
沈静瑶舀着一块果肉放在嘴里,“哎呀,真甜呐!”
周慕言笑着附和道:“确实甜。”
沈父还有沈静舟在一旁忍不住笑。
沈家两房的人脸色都不好看。
沈大伯母皱着一张苦瓜脸,沉声道:“静远,这是我和三婶给你买的,你怎么给别人吃了?”
还当着他们的面。
沈三婶也是,沉着一双倒三角眼,看着就令人反感。
沈静远一脸的茫然,“大伯母,三婶,这难道不是你们买来送给我的吗?”
“是啊。”
“那不就行了,既然是送给我的,那就是我的了,我想给谁吃就给谁吃。”沈静远一脸的无所谓。
别以为他不知道,这些人一进门像是没有看见小妹和妹夫一样,不就是看不起妹夫是个农村人嘛。
那他偏要给小妹他们吃。
他想的对,在沈家其他两房人眼里,沈静瑶已经被放弃了。
嫁了个乡下人能有什么出息。
面上看着是不错,谁知道是不是打肿脸充胖子?
以后被缠上门打秋风怎么办?
他们是城里人可不能跟乡下的泥腿子打交道。
沈母把家里的肉全都藏起来了,只放了一些素菜和二两腊肉在厨房。
下午,她也是费尽了心思,把几样蔬菜都炒出花来了。
土豆丝,土豆片,炒白菜,白菜汤,……和一碗少得可怜的蒸腊肉。
饭菜上桌,她一脸的愧疚,“实在是不好意思,你们来的太匆忙了,家里的只有这些菜,现在去买也卖完了,大家也就只有将就一下了。”
沈家其他两房人,牙齿都咬碎了,再蠢也看出来了,这是不欢迎他们来。
他们听说沈父的那个乡下女婿和沈静远都带了不少东西回来。
以为能来吃一顿好的,结果就这?
想到他们买的那些好东西,顿时心更痛了。
沈大伯家和沈三叔家,上桌匆匆吃了两口就告辞回家。
来得时候兴高采烈,走的时候灰头土脸,碰了一鼻子灰。
以后,逢年过节,他们再也不会想一起吃饭了。
等他们走后,房间里传来一阵笑声。
沈母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行了,别笑了,你们快来帮忙,再炒两个菜。”
“好嘞。”
周慕言第一个挽起袖子进了厨房。
第210章 赵家人
初二这天是外嫁女回娘家的日子。
早上吃完早饭后,沈静舟和许知意就要收拾回娘家了。
沈母去厨房里割了二斤鲜羊肉,拿了一只风干鸡,装了一斤左右的海鲜干货,一罐麦乳精和一包奶糖。
用一个大的布袋子装着,递给了沈静舟两口子。
“静舟,这些是你们带回丈母娘家的东西。”
让他们都尝尝女婿和儿子带的特产,同时也是告诉别人,她女婿才不是破落户,不是上门打秋风的。
沈静舟和许知意都是聪明人,当然也知道沈母的用意。
回到娘家,他们自然会讲清楚这些礼物的来源。
“好的妈,那我们先走了。”
他们又看向沈静瑶和周慕言他们,“小妹,小言,二弟,我们先走了,晚点就回来了。”
“好的,路上小心。”
“在路上照顾好知意和明朗,外面冷,注意不要让冷风把明朗吹到了。”沈母不放心地叮嘱。
孩子还太小了,一个小感冒就很折磨人。
许知意抱着孩子,她早上给孩子穿上了新棉袄。
还拿着围巾把他包裹起来,只剩下一双大眼睛在外面。
“妈,我知道,不会让明朗被冷风吹到的。”
“好,你们快出发吧。”
等沈静舟和许知意两口子走了,剩下的他们要跟着沈母一起去舅舅家。
沈母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家里有两个哥哥。
她出嫁之后,与家里的两个哥哥关系还不错。
上次沈静瑶结婚,他们一家都托沈母带去了二十块钱。
走的时候沈母才给沈静瑶。
这次沈静远回来,他们也是托人带了信过来,让他们初二一家人都过去。
他们两家人工作也忙,就不先过来了。
沈母照样给两家都切了二斤羊肉,还有一斤干海鲜,再每家拿了一包饼干就差不多了。
赵家舅舅距离沈家不近,他们坐公交车要四十多分钟。
赵家大舅和赵家二舅都是玻璃厂的工人,就住在同一个院子里。
今天中午所有人都是在赵家大舅家吃饭。
到了之后,周慕言明显感受到赵家舅舅他们对他的热情欢迎。
跟昨天沈家大伯和三叔他们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沈父带着他去跟赵家大舅和二舅散烟,一口一个我家女婿。
可见,沈父是真的很满意这个女婿。
赵家大舅和二舅他们家人都是实在人,看着高大帅气的外甥女婿也很喜欢。
赵家大舅有两个儿子都结婚了,今天都陪着媳妇儿回娘家去了。
赵家二舅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跟沈母一样,大儿子结婚了。
二儿子还没有结婚,不过有正式的工作。
小女儿今年马上高中毕业了,现在也是在到处寻访工作,如果找不到也要下乡去。
二舅妈就拉着沈静瑶开始询问,乡下的生活苦不苦?
她也就这一个女儿,实在是不想她下乡去。
沈静瑶看了表妹赵秀秀一眼,是个清秀文静的姑娘。
她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美化乡下。
就是实打实地说了一下乡下的环境和生活。
干活辛苦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大队的风气如何,如果分到那种地痞二流子比较多的大队,女知青就比较危险了。
听她说完,二舅妈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这可如何是好?
赵秀秀是个看着很文静的姑娘,但是听她说话又是一个很豁达的姑娘。
她安慰二舅妈:“妈,你先别担心,现在距离毕业还有几个月呢,万一到时候我找到工作了就不用下乡了。”
沈静瑶也笑着,“表妹说的对,二舅妈你现在先别焦虑,事情应该还有转机。”
表妹跟她不同,她当初是突然就被告知要下乡,筹谋的时间太短。
而且,也是她自己要选择下的乡。
现在距离表妹毕业还有半年,有充足的时间打算。
二舅妈牵强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怎么能不忧虑?
单看小姑子一家就知道,他们是多么宠爱瑶瑶这个女儿,还是让她下了乡。
还让就嫁到了乡下,她不是瞧不起农村人,但终归是距离家里太远了。
女儿在婆家有什么事情他们不能第一时间知道。
要是被欺负了都不能及时赶过去。
以后能不能回城也不知道。
……
吃完午饭,赵家大舅舅两位表哥和表嫂就带着孩子从娘家回来了。
他们知道今天姑姑一家人要过来。
所以都提前回家了。
两位表哥回来第一时间就看见了周慕言。
毕竟这屋子里周慕言和沈静远的存在感最强。
他们之前就听说了,表妹在她插队的那个地方结婚了。
当初他们还疑惑,姑姑和姑父那么疼爱表妹,怎么会同意表妹嫁到农村去呢?
现在一看,不说其他的,就表妹夫这长相跟气场就是百里挑一。
要不是知道他的底细,谁会觉得他是农村的。
跟他聊天,那更是处处得体,就像是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
他们还真的有点好奇了,表妹夫长大的家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家庭?
沈静瑶把他们每个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
她低头闷笑,任谁也想不到,阿言和她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周慕言余光看见她在笑,他勾了勾唇。
悄悄把手放在桌子底下去握住她的手,轻轻挠着她的手心。
面上还是一本正经的样子跟他们聊天。
沈静瑶红唇微勾,抓住他作乱的指尖,把玩着他修长骨节分明又带着茧子的手指。
在下午五点左右就开晚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