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奉御女官[清穿]_金阿淼【完结】(314)

  别说宫里,就是民间,小儿子也总是最得宠的,更不用说如今昭元贵妃的独宠无人不知。

  至于太子,皇上还年富力强,往后……还真是说不准的事儿。

  原本心思还不定,甚至看不上方荷的那些老福晋,心里不由得就转了个弯儿,给方荷请安的时候,动作恭敬了许多。

  方荷在外头还是端得起贵妃架势的,笑吟吟上前扶住太后。

  “胤袆洗三时是您张罗的,抓周礼也劳您费心,臣妾不济,往后胤袆的大婚,还有曾孙的洗三和抓周,只怕都得指着您啦!”

  这一记隐形的马屁拍得太后格外高兴,亲昵地点点方荷的额头,对着几个出身北蒙的老福晋笑。

  “你们瞧瞧,这皮猴儿可是赖上哀家了,就她会躲懒。”

  其他人听乌云珠翻译的时候,一个北蒙出身的郡王老福晋直接笑道,“那也是贵妃纯孝,诚心盼着太后娘娘长命百岁呢,咱们倒是都乐得瞧着您多操心呢。”

  大阿哥在一旁凑趣:“皇玛嬷,您可不能只偏心小十五啊,等着您操心的曾孙多着呢,小三和小四可也马上要娶福晋了。”

  太后笑着应下,被凑上来的三阿哥胤祉,五阿哥胤祺,还有九阿哥胤禟哄得喜笑颜开往外走。

  方荷和康熙相视而笑,由着这几个淘气的走在前头,只一人拉着啾啾,一人抱着胤袆,闲庭信步在后头。

  站在正殿台阶下的胤礽,噙着一抹淡笑,瞧着这一幕,眸底却丝毫没有笑意。

  老大说了老三和老四,却丝毫没提及太子妃。

  汗阿玛眼里心里只有胤袆,怕是忘了他已经十八,却仍旧没娶妻的事。

  等到抓周礼正式开始,胤袆坐在四方大桌上以后,殷勤上前添福礼的老福晋比原本预料之中的多,许多上好的笔墨纸砚和珍奇物件都被摆在了桌上。

  大阿哥胤褆放了把匕首,太子胤礽竟把康熙亲手替他雕刻的龙纹佩放了上去,引得好些宗亲侧目。

  康熙目光泛起些许波澜。

  这是胤礽六岁进学后,第一次得了太傅夸赞,恰逢孝康的忌日不好给他办生辰礼,瞧着胤礽偷偷躲起来哭,他才特地选了好料子送给他的。

  过去这块玉佩一直被胤礽带在身上,如今他拿出来送给胤袆……是提醒他,自己又被冷落了。

  思及暗卫禀报上来赫舍里在外头所做的事,康熙面上的笑淡了些,这孩子是对他生了怨气。

  胤礽含笑解释,“汗阿玛当年因儿臣背诵弟子规,得了汤先生夸赞,送与儿臣此玉,胤礽始终记得兄友弟恭的训诫。”

  “往后等小十五启蒙,不如就让儿臣为十五弟启蒙?这玉佩就当作儿臣承您之志,提前与他的赞礼。”

  康熙含笑看方荷一眼,“贵妃觉得如何?”

  方荷在外头从来不会给康熙没脸,同样带着笑道:“如若到时候太子辅佐皇上处理政务,还能挪得出工夫来,臣妾自然乐得偷懒,只要这小子别气坏了太子就好。”

  胤礽眼神闪了闪,调侃:“孤怎会与小孩子置气。”

  如果孩子不懂事,非惦记不该他惦记的,他只会跟大人算账。

  他在众人的注视下,笑着拍拍胤袆的脑袋,“既如此,孤就等着小十五给启蒙了,你们谁都别跟孤抢啊。”

  后一句是说的胤褆等人。

  胤褆抱着胳膊挑眉,“要教骑射,还是爷来比较好,太子贵人事忙,可别耽误了小十五。”

  太子呵呵笑了两声,念着康熙和王公宗亲们都在,懒得跟胤褆多费口舌。

  两人争执的功夫,三阿哥已经等不及,将自己准备好的古籍放在了桌上。

  接着是四阿哥,五阿哥……连胤祥都将自己最喜欢的木剑放在了桌上。

  梁九功扬声道:“请十五阿哥抓周!”

  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到了老神在在坐在桌上的胤袆身上。

  太子说了那么多话,还跟大阿哥吵了几句,胤袆却也没跟寻常小孩子一样,吵闹着要人或者在桌上乱爬。

  在场大部分人都在心里暗暗点头,从小看到老,单论这份定力,就远非常人可比。

  他们不知道,胤袆如今的安分,全是被自家姐姐一巴掌一巴掌拍着小屁股拍出来的。

  抓周一般都会提前演练,避免大庭广众之下选了不合时宜的东西,毕竟除了传统抓周物件,添福礼什么都有,还有人放胭脂呢。

  只要胤袆选了不对的东西,啾啾就要皱眉,然后就是她的小巴掌。

  反正啾啾也不会真用大力气,这种血脉压制的事情,方荷是不管的,还乐见其成。

  次数一多,胤袆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

  看到被春来抱在怀里的姐姐点头,他这才咕噜着翻了身,迅速在桌上爬起来。

  小孩子记性差,很难在眼花缭乱的东西里记住要抓的准确物件,只能挑合自己眼缘的东西抓。

  抓起来一件,胤袆就抬头看姐姐,见她皱眉,立刻扔到一旁继续抓其他的。

  康熙自然注意到了这一点,甚至连母女两个之间见不得二宝的交易都清楚。

  只要胤袆抓到方荷想要他抓的东西,啾啾那一百两的买食银就能翻倍,若是抓错了,减半。

  啾啾大概随了她额娘的财迷,一算要是弟弟抓错,四舍五入等于丢一百五十两银子,让胤袆演练的劲头比方荷都足。

  康熙似笑非笑睨方荷一眼,见方荷冲他眨眼,心下失笑,这娘俩都一样,看似能掐会算的,实则都有点傻乎乎的。

  倒是在桌上爬得飞快的小崽儿,这份会看眼色的本事,颇有几分爱新觉罗家的伶俐。

  胤袆只让姐姐皱了三次眉,就准确抓到方荷希望他抓的东西,是一块刻着蒙文的玉牌。

  众人凑近了看,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这东西是哪儿来的,又代表什么含义。

  老福晋们的眼神不大好,看不清楚玉牌上的字,更不明所以。

  但见皇上和太后都变了脸色,一时间都安静了下来。

  梁九功立刻扬声道——

  “十五阿哥抓太皇太后《劝学书》玉牌,愿尔书山学海宜为勤,刚柔并济前程锦,大道直行洞四方!”

  众人哗然,立刻知道这玉牌是什么了。

  这是太皇太后在大清入关后,晓谕满蒙女子的劝学文。

  当然,不是让女子们成为什么文学大家。

  世祖在位时就推崇满汉融合,更喜欢有才情的女子。

  而满蒙女子大多不会说汉话,入宫后不得世祖宠爱,反倒汉军旗妃嫔比较得脸。

  太皇太后以支持世祖满汉融合之策的名义,下了懿旨劝学,意图让后宫妃嫔和秀女们争气,尤其是北蒙秀女们,进而避免满蒙联姻被阻。

  懿旨发出去,自然不会拿私心来说,大义上便以女子也当启智,方能为贤内助,襄助文武百官齐家治国平天下,辅佐帝王,昌盛大清威名。

  当时的满八旗人家,也因这道懿旨,家家户户都请了先生教导家中女眷学汉话。

  连北蒙秀女也受到影响,北蒙各部落,还因此提高了识文认字的奴隶地位。

  这玉牌是太皇太后给世祖的,作为遗物被康熙留存在了私库里。

  他都没注意到,方荷什么时候把这个东西拿到手的。

  康熙立刻转头去看方荷,方荷无辜眨眼,他让她自己进私库挑东西的时候也不少,她当然是拿有用的东西咯。

  大福晋突然红了眼眶,难得站出来,面对太后跪地。

  “下个月便是太皇太后的忌日了,自妾入宫那日起,就一直得老祖宗看顾,可惜没有福分多侍奉老祖宗跟前,每每想起来都心绪难平。”

  “惟愿遵从老祖宗旨意,多学多思,襄助大阿哥执掌中馈,令家宅安宁,求皇玛嬷允妾几本太皇太后的书册,好叫妾能日日缅怀太皇太后仁慈!”

  在场众人都被大福晋这突如其来的煽情搞蒙了。

  不是,抓周呢,你拍马屁装孝顺,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呢,他们没准备啊!

  宜妃也擦着眼角哽咽跪地,“臣妾亦深深思念老祖宗的慈爱,若不是老祖宗的照拂,胤祺和胤禟都未必能平安至今,臣妾也想求太后娘娘赐太皇太后藏书几册,承老祖宗遗志。”

  康熙只垂眸将有些无措的胤袆捞起来,垂眸看着儿子紧紧抓在手里的玉牌。

  太后也眼圈泛红,显然是想起了曾经刚入宫时,被姑姑庇护的情形。

  其他人见状,主子们都明显追思上头了,这要是还等下去,啥也赶不上热乎的啊!

  立刻有老福晋老泪纵横跪地,诉说曾经太皇太后对自己学满语和汉文的指点。

  又有人也跟着求太皇太后藏书,义正言辞表示想多学多看多思,让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在天上也能欣慰。

  太子和阿哥们自然也不能没有表示,同样跟着跪地向太后请求。

  眼底刚积聚起泪意的太后,哭不出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宫斗文 清穿 甜宠文 金阿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