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着呢,明舟对我很好,处处都照顾我。”
对女婿,林母是相当满意的。
这大半夜的,安安吃顿饭都得陪着,多贴心!
“安安,你现在怀着孩子呢,别为乱七八糟的事操心。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把身体养好,肚子里的娃娃才能健康。”
“我知道的,您再去睡会,我们这也吃完了,还要去休息的。”
“诶,成。”
等林母重新回屋,林安安跟楚明舟相视一笑。
“妈一来,你就很开心。”
林安安一顿!
觉得他说得没错。
“那当然,妈妈在身边能不开心吗?这是世界上最开心的事了。”
楚明舟含笑看她,把这事记在了心上。
吃完饭,林安安已经全没了睡意,把楚明舟推着去睡觉,自己则拿了手稿到正厅里坐着,也没正经写书,只是把自己脑子里的东西记下来。
在抗洪过程中,有两位特别励志的同志,她也准备写进新书里。
手中的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林安安将豫省抗洪的点点滴滴都细细回味了一遍。
那些艰苦的日子,那些感人的瞬间,都一一浮现在她的眼前。
太阳缓缓升起,柔和的光芒如薄纱般轻柔地洒落。那光芒先是淡淡的,带着些许温润的橘色,轻轻拂过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
院中的老槐树最先被唤醒,枝头的叶片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闪烁着细碎的光。
几缕阳光穿过枝叶的缝隙,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如同画家不经意间滴落的颜料,在地面上绘出一幅幅灵动的图案。
经过一个盛夏,墙角的凌霄花长得很好,藤蔓在篱笆上蜿蜒缠绕,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绿色。
林安安放下笔,起身伸了个懒腰。
看着小团子正在院里咬尾巴弯,一圈一圈转着,“砰”一下,最后撞树上了。
“哈哈哈哈~”
没多久,其余人也都陆续起床了。
“姐,你怎么起这么早?”
林子淮揉着脑袋出来,头上还立着两根呆毛,怪有意思的。
“你不也挺早。”
林子淮“嘿嘿”两声,到林安安身边的小板凳上坐下,手上拿着个指甲钳,正准备给自己剪剪指甲,“你平安回来了,妈整颗心也放下了,我准备今天下午带妈去文工团转转。”
“你的伤都好了?”
林子淮摇摇头,“差不多了吧,指导员让我下周回团里,他说会安排轻松的活计给我,怕我掉队太久,对很多新作品都生疏了。”
“嗯,差不多就回去吧!不过妈还在这,你先别回宿舍了,就踏踏实实住着。”
“好。”
林母也是个有爱好的人,吹拉弹唱都会来那么点,只是时代跟条件不允许,只能把她困在家里劳作,没给她任何机会。
也因为她自己没机会,才会那么纵容儿女,费尽心思也要供养两个孩子的爱好。
现在儿子进文工团了,要亲自带她去看看文工团的风采,这是大好事。
“我想着让妈高兴高兴,文工团最近新添置了不少设备,环境也比以前好多了,带妈去逛逛,也能让她放心。”
林安安轻轻拍了拍林子淮的肩膀,“子淮,你长大了,越来越懂事了。等你带妈去文工团转转,回来给我们讲讲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好嘞~”
很快,院外又响起了车辆的声音。
楚明舟这边刚吃完早餐,连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又要去忙了。
“去吧去吧,我就在家歇着。”
“嗯,有任何事去部队找我。”
“知道了,你快去吧。”
林安安给人送到门口。
门口居然停着三辆军车,且上面都坐满了人……
楚明舟让她赶紧回去,自己就上了打头的那辆。
“林老师。”
“嗯?”
林安安这边还没转身呢,就瞧见不远处朝她招手的刘编辑。
“林老师,我给你做专访来了。”刘编辑小跑两步,气喘吁吁的。
楚明舟众人的车才启动,众人都把这话听进了耳朵里。
连同隔壁王婶子几人,也都好奇不已。
楚明舟一声令下,是半点不想让他们看自家媳妇,“开车。”
“是。”
三辆军车疾驰而去,刘编辑眼睛亮亮的,感觉威风极了!
部队的同志们,就是不一样。
这边笑着走向林安安,“林老师,好久不见啊!我是跟小露一起来的,这不,她有些东西要搬回家,我就自己先过来。”
林安安笑着打趣道:“我昨天刚回来,你这一大早就来了。”
“那可不,您可是我们大西北的女性代表人物,我就怕自己来晚了。”
“啊?可别打趣我了,快进来坐。不是……你一个编辑,怎么还干起采访了?”
“不是我,是小陈,他帮小露搬东西去了,马上来。”
楚家这边大门重新合上,王婶子跟几个大院里的婶娘都探出了头,好奇得很。
“那人来给林安安做专访?为啥子嘞?”
“不晓得,还说她是咱大西北的女性代表人物……”
“林安安喊这人编辑,难道是什么新闻社的?”
“我只知道林安安去了趟豫省,然后被洪灾困住了,还是楚营长带兵去支援给救回来的,她怎么就成大人物了?”
第292章专访
林安安领着刘编辑进屋,给他倒了杯水,说道:“先歇会儿吧,跑这么急。”
刘编辑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气息都还有些喘,“林老师,不瞒您说,我对您这次豫省之行可太感兴趣了。您做的那些事,真是太了不起了......”
得!
还没问他怎么不请自来呢,这人都要被夸飘了!
虽然夸得没啥大问题,但纸媒人嘛,口才最是好了,林安安做过的事有一分善,那经过他的口都得成十二分。
林母跟两个小家伙也都挨了过来,眼中全是好奇,就坐在对面沙发上听着。
林安安笑了笑,“我是凑巧在那,正好碰上了,就做了些该做的事,没什么了不起的。而且这次能平安回来,也多亏了大家的帮助。”
“林老师,您这态度就不严肃了!您虽然是女同志,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汪洋般的胸襟,这次您是又出钱又出力,真算是独一份的出彩!”
林安安:“......”
林安安嘴角微抽了抽,表示讲不过他。
就在这时,小陈和李露也到了。
“安安姐!”
李露看到林安安很开心,两步上前,到她身边坐定。只是她性子腼腆,除了眼睛里的情绪浓厚,嘴巴却不太会说话。
林安安笑着在她身上看了一圈,满意地点点头,“露露状态越来越好了,真不错。”
李露小脸微红,只说自己最近吃得多,长了些肉。又客气地跟林母打了招呼。
小陈是映源出版社的专题策划编辑,看着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个子高高的,一双眼睛笑起来特别和善。
“林老师。”
“快坐。”
林母重新去泡了龙井茶,给几人端了上来。
小陈跟刘编辑对了下眼神,又问了林安安几句,确定她能配合采访,这才在包里拿出了采访设备。
磁带录音机、胶片相机,还有台十分难得的胶片摄影机。
“林老师,您这边需要准备一下吗?”
林安安应了句好。
看了看自己的衣着没问题,就赶紧去洗手间把头发重新扎了下,这才回来坐好。
“那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吗?采访开始前,我先说明一下,希望本次采访内容真实、不夸大、不掺杂次要信息。并且保证在近一个月内,我们映源出版社是独家专访。”
怕林安安不放心,小陈又补充道:“您放心,这篇报道会被我们投流到各大主流纸媒,不会辜负您的。”
林安安微微点头,脸上带着从容的微笑,“我明白,小陈编辑,我相信你们的专业,也希望能通过这次采访,让更多人了解豫省的真实情况。”
事已至此,兹事体大,林安安当然明白接下去要说什么,怎么做。
她早料想到这一万元的捐款会引起些轰动,只是没想到会来得那么快而已。
小陈听到林安安的话,心中对她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
他调试好设备,清了清嗓子,说道:“林老师,那我们开始吧。”
“嗯,好的。”
“首先,能跟我们讲讲豫省洪灾的真实情况吗?听说当时您目睹了垮坝现场......”
林安安点点头,神色严肃,缓缓说道:“我是代表西北军区前往豫省支援的士兵之一,担任翻译官一职。却不曾想,遇到了千年难遇的洪灾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