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母被问得愣了愣,“我们要什么打算?”
林安安抿了抿唇,还是打算给林母透一点底,“大集体时代是迟早要结束的,到时候会迎来小集体跟个体户热潮,你跟爸还想继续种地吗?”
其实林母跟林父年龄都不大,对着黄土过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
林安安很清楚,这对父母都是极其能干的人,歇是歇不住的,与其继续种地,不如靠她的先知优势,好好给谋条出路。
也就刚刚,林安安萌生了做生意的念头,不为别的,想为苦难女性提供些谋生的劳动岗位,做些有意义的事业。
当然,她现在是军人,自然不能做生意,现在不能,以后也不能。
但林父林母可以啊!
林母听了林安安的话,陷入沉思,手无意识地在大腿上搓了搓。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抬起头,眼神里透着些迷茫,“安安,妈这一辈子都在跟土地打交道,种地虽说辛苦,可心里踏实。你说的这些,妈一时半会儿还真没琢磨过,什么是小集体、个体户,妈都不太懂。”
第311章新书初稿
林安安拉过林母的手,耐心解释道:“妈,小集体就是几个人凑一块,合伙搭股做个事,赚了钱大家按股份分。个体户呢,就是自家单干,单独做点买卖或者提供些服务,挣的钱都归自己。
以后我们镇上肯定会有服装店、自选超市、饭馆什么的,生意好的,赚得可比种地多多了。”
这下林母听懂了,只是越听脸色越难看,忙跟她比了个噤声的动作,“快别瞎说了!你现在可是西北军区的军人,说话千万要注意分寸,这种反动的话都哪听来的?叫人听去你就完了!”
林安安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哭笑不得地解释道:“妈,这可不是反动的话,现在国家政策正慢慢放开呢,鼓励大家勤劳致富,以后大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我这是提前跟您透个底,让您和爸有个心理准备,要是愿意,我们也能跟着政策走,改善改善家里的生活。”
林母将信将疑地看着她,眉头依旧皱得紧紧的,“真的?这政策变起来,我们老百姓哪能跟得上啊,万一出错可就麻烦了。”
林安安轻轻拍了拍林母的手,安抚道:“妈,您放心吧,我消息灵通着呢,这是国家大势所趋。而且我都想好了,要是您和爸愿意尝试,前期我可以帮着出出主意,启动资金我也会攒一些,我们不怕开头难。”
林母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嗫嚅道:“这事儿太大了,我得跟你爸商量商量,我这人脑筋没你转得快,怕是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再说了,我们村里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突然不种了,乡亲们会说三道四的。”
林安安轻笑出声,“妈,日子是给我们自己过的,又不是给别人看的。只要我们过得好,到时候乡里乡亲的拉一把,自然就没人说闲话了。这事您先放肚子里,等回去后跟爸通个口气,不用跟别人多说。”
林母叹了口气,应道:“行,妈知道了。”
正在这时,院子里传来楚明兰和楚明宇的欢声笑语。
两个小家伙一蹦一跳地进了屋,楚明宇手里还拿着张画纸,兴奋地嚷道:“嫂子,婶婶,我们今天去后山秋游了,学校还组织了画画!”
林母忙把人接到怀里,喜欢得不行,只是一看画纸,上面画的……花不像花,蝴蝶不像蝴蝶的。
总之,不老好看。
“小宇这画画天赋比小兰差点哈。”
楚明宇不乐意了,“谁说的,我同桌说我画得特别好,是全班最好的。”
“同桌跟你关系不错吧?”
“我们是最好的兄弟!”
林安安被逗笑了,摸了摸他的头,说道:“中秋节那天,嫂子带你们去天河大剧院看文工团表演。”
楚明宇欢呼雀跃道:“真的吗?大剧院吗?太好了!”
楚明兰在一旁眼睛也亮晶晶的,问道:“嫂子,子淮哥也会上台表演吗?”
林安安笑着点头,“当然啦,他可是名列前茅的演奏员,还是歌曲原创者呢!到时候你们可得使劲给他捧场,给他加油助威。”
楚明兰和楚明宇连连点头,兴奋得小脸通红。
林母看着两个孩子,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明天婶婶去扯点布,给你们一人做套新衣服,到时候都穿得漂漂亮亮的去。”
林安安应和道:“对,我们都提前准备着。对了,我明天得去趟映源出版社,还要邀请一位朋友,他这人见识广,说不定能给子淮的发展带来些新契机。”
“行,我做饭去了。”
“好嘞~”
林母带着楚明兰进了厨房。
楚明宇急匆匆跑隔壁找福哥儿去了,又要跟人家分享中秋节怎么玩了。
林安安则转身回了屋。
把自己两本新书的稿子都收拾好,仔细地装到文件袋里。
这两本书和上两本不同,是她独立完成的,并不是原主的手稿,且倾注了她不少心血。
一本以女性为主题的,写实、悲惨、破茧、勇敢,是本从多方位呼吁女性的书籍。
另一本更是有着非凡意义,写的是那群无声英雄,一腔热血、为国奋战、身残志坚。林安安要把默默无闻的他们,带入众人的视线。
对目前市场来说,这两个题材都很新,且很有代表性。
林安安轻轻抚摸着文件袋,眼中满是期许。
她深知在这个信息相对匮乏、文化创作氛围尚在培育的时期,好的作品犹如点点火种,能瞬间点亮人们的心。
次日清晨,林安安早早起身,简单收拾一番后,带着稿子,领着楚明兰就出门了。
去映源出版社正好会路过宇航实验中心,她顺道就把楚明兰送学校去。
一路上,隔着车窗看着街边逐渐热闹起来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来到映源出版社,林安安径直走向刘编辑的办公室。
刘编辑正在审阅稿件,见她进来,连忙起身相迎,“林老师,您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林安安也不废话,笑着坐下,将文件袋递过去,“刘编辑,这是我新写的两本书稿,你给把把关。另外,我想结算一下稿费,你看方便吗?”
刘编辑“哎呦~”了一声,忙接过稿子,“方便得很,我这边早给您算好了,您稍等,稍等啊!”
见他脚步匆匆往外走,没一会就喊来两个人,几乎是半刻不耽误。
林安安看着刘编辑这风风火火的模样,心中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又满是感激。
她知道,能碰上刘编辑这么上心的编辑,也实属算幸运。
不多时,刘编辑喊来的人立马开始审稿。
粗略的初审,不算繁琐,但也需要些时间。
刘编辑则亲自带着林安安去结算上两本书的稿费。
一万七千八百元整!
林安安心里要激动疯了,面上却是不显。
出版社没那么多现金,刘编辑又亲自带着林安安随同财务去了银行。
等金额入了账,林安安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好差不多了,真是满血复活。
“刘编辑,费心了,金额没错。”
第312章有价值的人
刘编辑摆了摆手,“我能费什么心啊,这都是您应得的,您这书卖得好,不少读者都反馈说写得深刻,有启发。对了,这两本新书稿,您赶紧给我讲讲,我这心里头跟猫抓似的,好奇得很。”
两人往回走,林安安就轻声说了说内容。
“一本是以女性为主题创作的。当下社会,女性的力量正在慢慢觉醒,但仍有许多束缚,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个号角,让更多女性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勇敢地去追求生活,打破那些无形的枷锁......
另一本呢,是为那些在背后默默奉献、不为人知的革命英雄发声,他们可能没有站在聚光灯下,但他们所做的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铭记,这本书就是想把他们的故事展现出来,让大众看到,其实我们的美好生活,一直都有人在负重前行......”
刘编辑听得不住点头,眼中满是赞赏,“林老师,您这选题太有意义了,当下就需要这样有深度、能引人思考的作品。
对了,最近那妇女拐卖案闹得特别厉害,趁着这个风口,先把你这本《枷锁》推上来,肯定能大卖!我这就抓紧时间安排审读,一定尽快给您反馈。”
瞧瞧,所以说人家是大编辑呢,这敏锐度多好。
“那就太感谢了。对了,我还有件事跟你说,西北战区陆军前卫文工团在八月十五,会进行首场义演,规模挺大的,就在天河大剧院。我这边正好还有内场前排的位置,给你留了三个,有时间的话带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去看看。”
刘编辑明显一愣,“这……”
说不感动是假的,可这话刘编辑不敢应啊!
内场前排,那可都是大人物坐的位置,他一个编辑,何德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