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何必自苦呢?”
“阿玖,朕富有四海,却无一知心人,阿玖,留下来吧,朕需要你。”
邵玖沉默许久,心中百感交集,她并非真的无情人,六年的朝夕相伴,又怎么会真的没有情义呢?更何况刘瑜待她却是也不算太差。
锦衣玉食,锦绣绮罗,这些世人所汲汲营营的东西,他从没有半分吝啬,便是权势地位,也不曾犹豫过。
他给她的是一个帝王对于宠妃的所有。
邵玖并非无情之人,她的心的确在朝夕之间沦陷,可刘瑜与她到底不曾交心相知,故而那情义始终是差上几分。
“听闻陛下巡视九州,意欲登览泰山,妾还不曾恭贺陛下!”
“朕不需要你的恭贺,这些年来阿谀谄媚之词朕早已听够了,邵琼之,你做不了谄臣,也做不了节臣,你只能做朕的夫人。
一月,一月的时间,朕若不能令阿玖回心转意,朕必当放汝归去。”
“陛下此言当真?”
“朕愿在此断箭为誓,若有违誓,必教朕功业摧毁。”
邵玖心中震荡,难以置信,刘瑜竟会发这么毒的誓言,刘瑜是重谶纬之说的,他是相信违背誓言代价的。
邵玖眼中含泪,就在此刻,原本只有五分的信任也变成了八分,她心中被一股暖流划过。
她不是无知小儿,能轻易相信他人,可刘瑜用自己的行动让邵玖不得不信,男儿功业,是尸山血骨堆出来的,刘瑜一生奋斗都在于此,拿这个发誓,邵琼之没有不信的道理。
“好。”
邵玖答应得干脆,一月的时间并不长,对于邵玖来说,不过须臾而已,但若是用来试探刘瑜的真心,却是足够了。
“你好好休息,朕明日再来看你。”
刘瑜纵使离开,还是留下不少人马将驿馆重重包围,邵玖推门,就见兵士整齐,苦笑道:
“陛下未免太看得起我了,手无缚鸡之力,如此重重包围,我便是插翅难飞了。”
“夫人多虑了,陛下不过是担心夫人的安全罢了。”
王蒙和邵玖是旧友,他有着充足的理由来拜访邵玖,两人对坐下棋,并没有什么怨怼和不甘。
邵玖不会去相信王蒙所谓的保护她之类的话语,不过她并没有戳破这层窗户纸,她和王蒙并没有多深的矛盾。
至少在邵玖心底,这个丞相是值得尊敬的。
王蒙并不在乎邵玖是否回宫,在他看来,邵玖留于民间,才是对各方都好的事,无论是刘瑜还是邵玖来说。
“丞相昔日居于山野之时,听闻素来喜欢四方游历,如此我试了一番,果然意趣非凡。”
“哦?蒙就厚颜请夫人讲讲这一年的见闻,让蒙也长长见识。”
王蒙落下一枚棋子,邵玖看着棋盘之上黑白纵横,邵玖于棋道并不精通,王蒙却是此中高手,不过一刻钟的时间,邵玖便已被逼到了角落。
“王丞相的棋道是越发精深了,妾深深拜服。”
邵玖见扭转败局无望,将手中棋子丢回棋篓当中,认输了。
王蒙笑道:
“夫人过谦了。夫人这一年也算是声名远扬,臣此前竟一点都不知道,夫人还有这样的本事,山中白雪,空中皓月,好一个方文远!臣才该拜服夫人。”
邵玖并未换回女装,一身儒生装扮,平添了几分儒雅之气,腰佩长剑,又是英气不俗,虽未着脂粉,却是极为俊俏,再添上那几分放荡不羁的气质,更是令人挪不开眼眸。
“不敢当,先生才是治国之大才。”
王蒙和邵玖寒暄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就离开了。
刘瑜是黄昏时刻来看望邵玖的,带来了几套华丽的宫装和头面,虽然没有明说,但他知道邵玖是明白的。
邵玖正在弹琴,她本就是一风流之人,刘瑜站在院中听明琴之声,其声婉约疏淡,完美没有了之前在宫中的幽怨之情。
一曲结束,邵琼之抚着琴,长叹一声,刘瑜推门而入,让人将衣服首饰放下。
“看来阿玖很有雅兴。”
“如今我被困于这馆驿之中,除了弹琴之外,似乎也无什么可做。”
邵玖起身,对刘瑜施礼,她行的是士礼,刘瑜微微一怔,已经明白邵玖的意思了。
邵玖还是不愿回去的。
接下来的几天,刘瑜登祭泰山,身边总是有个年轻的士人,两人卧则同居,出则同车,亲密无常,在不知情的人看来,这种程度的亲密已经胜过了王蒙。
“司徒大人,可注意到陛下身边的那个少年?”
“陛下起坐不离,恐怕没人会注意不到吧?”
灌琦冷笑一声,看了一眼帝王行宫,眼中怨毒不已,但很快收敛了神色。
“司徒大人,可知此人是何来历?陛下何故如此亲厚?”
“林大人可曾听闻过洛州方靖,方文远?”
“不曾听闻,请司徒大人详说。”
“方靖,乃是近一年来北朝的风云人物,主要活动于豫州、徐州、兖州三地活动,素有才名,更有诗文传世,为人放诞,志高而才大,非池鱼也!”
“当真如此厉害,司徒竟这般看重。”
“不是我看重,乃是陛下重之。陛下常对左右云,方文远之才不能小觑,只可惜……”
“可惜什么?”
“陛下未言,我亦不知。不过陛下甚为喜欢方文远却是事实,依我看,便是丞相,也不能及也。”
钟司徒看了一眼顾侍中,长叹一声,他明白顾侍中是来试探底细的,近来,刘瑜的确是独宠方文远,的确是有些过了。
“一个黄口小儿,安能与丞相相提并论?司徒言之过矣!”
“这些天,难道侍中没有看出来吗?陛下待方文远不可谓不亲厚,试想自陛下起事数十年来,除当年丞相出山之时,陛下可曾待其他人如此?”
“这……”
顾颖官至侍中,多年来,一直陪伴在刘瑜身边,侍中一职虽是官职低微,却权势极重,掌管宫中宿卫,非陛下亲近之人不能掌之。
“难道我们就坐视陛下如此宠幸这黄毛小儿吗?”
顾侍中不得不承认的是,刘瑜亲近信任之人不少,但如此亲厚,起坐皆在一处的却是少有,而方靖来历不明,他心中忧心不已。
“顾侍中既然如此忧虑,何不自己去劝谏陛下?”
“去就去!我等随陛下征战四方,方能有如此功业,今一小儿,无尺寸之功,却得陛下如此信任,置我等于何地!”
顾侍中冷笑一声,他自恃为陛下亲近之人,有劝谏帝王的责任,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刘瑜宠幸一个无知小儿。
钟司徒哈哈大笑,跟在顾侍中身后道:
“既如此,还请侍中先行,我随后就到。”
顾颖性情耿直,眼里容不下沙子,更是讨厌一些谄媚奉上的行为,曾经多次劝谏刘瑜要实施仁政,亲近贤臣,远离悭吝。
刘瑜登上帝位已经有了些年岁,早已习惯了帝王的至高无上,生杀予夺全在他一念之中,他已经习惯了周围人的阿谀奉承。
顾颖虽然性格过于刚直,却是难得可以对刘瑜直言过失的人,顾颖以“忠直立身”,刘瑜很是看重他,对于他的建议,刘瑜大多是能听进去的。
【作者有话说】
求收藏!
求营养液!
第131章 其情悠悠(二)
W刘瑜看了一眼顾颖递上来的奏疏, 皱着眉头将奏疏摔在了桌子上,骂道:
“好一个老匹夫,也敢管其朕的私事来了!”
邵玖正在看近来搜集的民歌, 突然听见刘瑜大发脾气,看了一眼刘瑜,将手中的民歌合上,笑道:
“陛下这是因何事这般恼怒?”
刘瑜来到邵玖面前,颇为不忿,将顾颖的奏疏拿给邵玖看,邵玖好奇接过,自己看了一遍,笑得更为开怀了。
“顾侍郎不愧是忠义正直之人!”
“难道你不生气?他……那么误会你。”
顾颖在给刘瑜的奏疏中极力劝刘瑜疏远方靖,说方靖来历不明, 于国未有尺寸之功, 不过是虚名浮华而已,不堪为大用。古人便有“虽有高世之名, 无咫尺之功者不赏”这样的言语。
邵玖却觉得顾颖说得很有道理,她知道刘瑜想留下自己, 并没有考虑太多, 但邵玖却很清楚, 她的留下, 注定是会引起些许波澜的。
刘瑜不喜欢别人这样评价邵玖, 在他心中, 邵玖实在是世间最好的女子了, 她的聪慧才智, 她的忠勇决绝都非常人所能及。
“不知者无过, 依我看, 顾侍中不仅无过,还当赏,顾侍中所言不虚,方靖的确未立下过尺寸之功,徒有虚名而已,不如陛下就依了顾侍中所请,将我放归山间,如何?”
邵玖眨眨眼,哈哈大笑。
“你休想!”
刘瑜咬牙切齿地回答邵玖的话,他知道邵玖不愿留在他身边,因而想尽办法要离开他,他死死拉住了邵玖的手,眼睛盯着邵玖,似乎只要一个不留神,邵玖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