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宫妃不仅担任着管理宫中事务,还需要随时等待陛下的临幸。
但这内宫之中有不少有才之人,她们或许无法得到陛下的宠幸,但他们的才能不该被埋没,而且内宫事务繁杂,宫妃精力有限,恐怕难以胜任。
妾参看前朝典籍,发现很久以前,就有内宫设立女官的情况了,这些女官可专心辅佐后妃,治理内宫。
妾以为可以仿照前朝官员品秩,建立系统的女官制度,负责专门的事务,这样也可以减轻娘娘的压力。”
“女官制度?难道我们现在的女史、女尚书不是吗?”
“不是,娘娘以为如今的女官和后妃在职务上有根本区别吗?妾想建立一个系统的制度,让这些宫人能够在这孤寂的内宫中找到一点生存的价值。”
杨如芮并没有马上答应,她甚至有些无法理解邵玖的想法,建立女官制度,有这个必要吗?
不过她也没有马上拒绝,她不想让邵玖失望,直说会做考虑。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太医署的太医令已经到了。
第37章 太医署
太医署有太医令二人, 今日来的乃是张太医令,入宫的日子并不算太久,不过四五年的时间, 但他的行医经验却足够丰富。
他家以前也是宫中的太医,后来战乱,来不及逃到南方,再加上彼时瘟疫横行,也就留在了北方,四处行医。
战乱之中,本来大夫是极为宝贵的,但偏偏这些夷狄之人并不信大夫,反而笃信巫术,使得在很长时间, 这些大夫都得不到重用。
为了养家糊口, 这些大夫除了本在民间行医救人外,很有一部分投靠了那些□□在北方的士族。
这些士族在战乱中为了自保和保护自己辖地的百姓, 往往会建立坚固的堡垒,用来抵抗外族的侵袭, 在战火的历练中, 这些堡垒往往拥有着很强的战斗力。
这些士族虽然没有力量逐鹿天下, 保全一方百姓安稳还是可以做到的, 他们一直在期盼着, 有一天王师北上, 恢复中原。
这些士族不是没考虑过辅佐这些异族领袖, 很可惜的是, 大多数异族领袖都没有成为一个帝王的资质。
他们嗜杀好战, 嗜血成性,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更有甚者,甚至屠城,以人为食。
别说成为帝王了,就是一个合格的人都不是。而刘瑜是这百年以来,第一个让这些世家眼前一亮的人物。
从北海王开始,他就一直有着仁义的名声,再加上有王蒙的支持,这些士族渐渐由观望到合作,允许自己家族中的子弟到刘瑜的朝中任职。
张太医就是凭借高超的医术入的宫,他一开始跟随的就是太子刘瑜,比起官职高低,他更需要一个欣赏他,能够成全他志向的主公。
早年的刘瑜并不相信大夫,但王蒙曾说过,要想遏制乱世中瘟疫的蔓延,治疗疾病,只有医术可行。
刘瑜信任王蒙,凡是王蒙的谏言,他都会采纳。
因此他才逐步恢复太医署,广纳天下名医,并在各地设立医署,设立医学博士,来教授医学。
张太医给邵玖把过脉,先是看了邵玖一眼,随即又看向了元后,似乎在犹豫,到底该不该说。
“无妨,张太医直说就是。”
邵玖早就知道事情瞒不了多久,奚官局属于内宫,说到底只对皇帝皇后负责,她的事可能早就被奚官令禀告给了刘瑜。
“夫人该是长期服用了朱砂类避孕的药物,导致身体有损,再加上夫人素有弱症,恐怕很难有孕。”
“我知道了,你只告诉我,还有机会调养吗?”
“臣只能勉力一试,但子嗣一事乃是天定,不能强求。”
张太医令并不敢打包票,昔日在士族家中,就见识到不少阴私手段,这种事情谁打包票谁遭殃。
现在他面前的两位,一个是当今母仪天下的皇后,一个是独得盛宠的温夫人,没有一个人是他惹得起的,这种情况下只能自保。
杨如芮拍拍邵玖的手安慰她,眼神中充满了怜爱,邵玖心中对这种事情不以为意,并没有放在心上,见到元后对自己报以同情的目光,宽慰道:
“无妨的,陛下子嗣众多,她们的孩子也就是妾的孩子,再说妾素来体弱,也没这个精力去照顾孩子。”
杨如芮只当是邵玖为宽慰她才故意说得自己不在乎,心中对邵玖是越发怜爱了,她却不知道邵玖是真的不在乎。
说出来的话也不全为了宽慰关心自己的元后,也有自己的真心话。
“张太医,就由你来负责温夫人的身体吧,你应该知道温夫人是陛下最喜爱的皇妃,孰轻孰重,莫要错了主意。 ”
元后早年同样笃信巫术,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讳疾忌医,后来是在邵玖的影响下,才渐渐对医学改变了看法。
杨如芮记得当年在东宫的时候,自己宫里的一个宫人曾发热昏迷了好些天,当时身边的人都束手无策,是邵玖用了些手段,才让人苏醒过来。
她记得邵玖曾带着她去过宫外的医署,见过那些被疾病折磨不堪的百姓,让她见识到了医术的神奇。
元后改变观念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再加上邵玖和刘瑜大力支持医学的发展,她才渐渐接受的。
杨如芮同时也会警告太医令,要秉承治病救人的仁善之心。
这些日子,命妇进宫,她也了解了不少关于医术的阴私,后宫之中,未必没有鬼迷心窍,利用医术害人的。
张太医令领命离开后,元后看着邵玖,终于主动提起了朱砂的事情。
“前些日子奚官令来禀告说,查出来有人在你的补药中下了朱砂。
身为后宫之主,对于这种阴私,害人不浅。你且放心,我会为你做主的,后宫之中绝容不下这种心肠歹毒的人。”
杨如芮向邵玖表了态,邵玖也明白为何元后会突然请太医令来为她把脉。
“这件事娘娘告诉给了陛下吗?”
邵玖似乎想起了什么,她的目光深邃,陷入了自己的沉思当中,她知道这件事如果让刘瑜知道,有些事情必然是瞒不住的。
“还不曾。”
“这件事就不用让陛下知道了吧,免得陛下担心。陛下日理万机,不该为这等小事费心。”
“琼之,有些时候我真的觉得你实在是太贤良了些,这件事可是关系到你的切身利益,你如何能这样坦然?”
杨如芮虽然和邵玖关系亲密,却不能理解邵玖的很多做法,甚至很多时候,她甚至会觉得她贤德的不似真人。
“娘娘,我听说近来陛下打算对燕国作战,这等小事还是不要麻烦陛下了,娘娘主理后宫,想必也不想给陛下留下个主管不力的印象吧。”
杨如芮每次都能被邵玖说服,邵玖看起来真的是在全心全意为她考虑,她有些感动,却也心疼邵玖的懂事。
“这样一来不是委屈你了吗?”
“没什么好委屈的,妾相信娘娘一定可以还妾一个公道的。”
邵玖从显阳殿离开才松了口气,心中也暗自庆幸,知道这件事的是元后,而不是刘瑜。
邵玖很快就为明姑娘安排好了一个出场的良机。
这一天是朔日,邵玖难得地带着小厨房做的糕点去觐见刘瑜,从她的含章殿到太极殿的距离并不太远,到的时候,糕点还是热乎的。
邵玖上来先说了自己打算在内官中设置学堂,用以教授宫人技艺和学问。
刘瑜知道邵玖一向是有着奇思妙想的,也没多想,就让邵玖自己着手去办。
邵玖谢恩之后,接着就道:
“妾今日在碧海池为陛下准备了惊喜,陛下若有兴趣,可前往一观。”
邵玖很少为他准备这些奇思,忽然听到邵玖这样说,顿时被勾起了好奇心,承诺自己晚上必然不会错过。
到了夜间,刘瑜兴致勃勃前往碧海池,碧海池位于后宫西北,距离太极殿有着一段相当的距离,距离含章殿的距离也算不上近。
刘瑜虽然也觉得奇怪,邵玖怎么会在这里设置惊喜,但也没多想,还是去了。
一到碧海池,就见此处灯火阑珊,如梦似幻,池中也有着无数河灯泛于水面之上,中间阁楼之上有着无数绮罗,随风飘举,影影绰绰。
刘瑜让人在池边等候着,自己孤身一人进入阁楼,远望阁楼的景观,他心中的好奇心就已经很是浓厚了。
推开阁楼的门,只是听闻隐约有音乐声,琴瑟靡靡,在晦暗的烛火中,隐隐可见一个身影在曼舞。
舞姿轻曼,薄雾轻纱,影影绰绰,看不真切,刘瑜看着已经准备好的酒席,来到主位,一面饮酒,一面欣赏歌舞。
到此处,刘瑜眼神一暗,似乎是沉醉于曼丽的歌舞中,眼神却穿透那成绮罗,似乎在看另一个他梦中的人物。
刘瑜猛地扯下绮罗,那绮罗后的身影便显现出来了,那人带着面纱,身穿轻衫,带着胡服特征的舞衣巧妙勾勒出个人的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