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
“北朝丧乱百年,毁于战火的古籍不知多少,当年南迁,不少世家都携带家族传世的经典古籍,陛下总是忧心北朝文化荒芜,不如趁此时机,留下些南朝古籍。
师兄博古通今,所阅古籍经典何止千卷,陛下大可让师兄将他所知古籍经典尽数默写出来,以增兰台藏书,供后世之人传阅,如此世代传颂经典,何愁文化不昌盛?”
“沈旭初当真有此等本事?”
刘瑜的确没想到这一层,他想用的是沈旭初个人的能力,却没有想过沈旭初闻名天下的可是诗赋,他的赋素来就是凭借着几乎没有一字不用典而传颂的,凡是诗赋皆有出处,他没有详细阅读过沈旭初的诗赋,却也听人说过,沈旭初是爱用典故的。
如此爱用典故的人,自当是学富五车,这样宝贵的财富,纵使他要放沈季安回南朝,也该让他留下些什么,他的人可以离开,可他脑子里的东西必须留下。
刘瑜看着邵玖,他想不明白邵玖宁愿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取沈季安的自由,可她却又为北朝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她为北朝要留下沈季安最有价值的东西。
“师兄过目不忘,当日父亲将衣钵传与他,家中藏书尽数让他阅读,后又去建康游学,曾在秘书监担任过郎官,对于古今典籍均有所涉猎。”
“你说这些不怕朕反悔吗?”
“君子重诺,陛下不只是君子,更是帝王,君无戏言,妾相信陛下。”
刘瑜默然无语,他不得不承认邵琼之的话让他很受用,他的确不愿意放沈季安离开,可他也不会留下沈季安,立下誓言,便是天地所共同见证,他纵使心有不甘,他也将履行诺言。
“这件事琼之以为让谁去办合适?”
“唯妾一人而已。”
“你?”
刘瑜怀疑地看向邵玖,他不得不怀疑邵玖是存了私心的,纵使邵玖愿意留下,而沈季安必将离开,两人极有可能此生都不会再见,可是邵玖对沈季安的这份情分,还是让刘瑜心惊,若是让邵玖去做这件事,谁能保证两人不会发生些其他的事情。
对于刘瑜审视的目光,邵玖并没有逃避,反而直接对上刘瑜的眼睛,她是不畏惧审视的,刘瑜在邵玖眼中看不到半分不安心虚。
“邵琼之,你别忘了你的身份,既然许诺留下来,就别忘了自己是北朝的夫人。”
“妾从未忘却,亦不敢忘却,请陛下放心,妾的确是存了私心,可放眼整个北朝,陛下难道还能找出比妾更合适的人吗?”
刘瑜语塞,整个北朝并非没有大儒,可是能让沈季安放下心来,将心中所知尽数吐露的,却唯独邵琼之一人,邵琼之本身就是研究经学的,她能轻易辨别出沈季安所言真假,而沈季安对于邵琼之也不会隐瞒。
“你需要多长时间?”
“这要看陛下和南朝使君订下盟约需要多长时间。”
刘瑜一惊,他没想到表面上一直沉溺于儿女私情的邵琼之,其实一直知道他在做的事情,邵琼之并不像他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单纯,刘瑜看向邵玖的目光充满的审视与疑惑,他甚至忍不住想,或许这一开始就是邵玖的一个局。
可惜刘瑜没有证据,邵琼之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透明的,他并非有意要监视邵玖,只是邵玖身边几乎全是他的人,他想知道邵玖的所作所为太简单了,而他并不希望邵玖脱离他的掌控。
可邵琼之到底没有成为他的掌中之物,他从未走进过邵玖的心,以至于最终明白过来时,自己早已深陷其中,邵琼之的心始终都不曾属于过他。
“是沈季安告诉你的?”
这是刘瑜所想到的邵琼之能获取消息的渠道,很多时候邵玖都表现得对于朝政毫不关心,她极少主动过问政事,她对刘瑜无所求,朝廷政务、权势地位都非她所求,甚至自南朝使者到洛阳后,她就一直纠缠于和沈季安的感情中。
“陛下要想坐稳这天下,就不可能和南朝交恶,南朝是天下读书人所认为的正统,陛下要恢复礼乐,就不可能不顺应天下人之心,以南朝为正统,情愿俯首称臣,以换取南朝的支持。
这次南朝使臣之所以会来到洛阳,不正是因为一年前陛下曾派使臣到南朝求和吗?
以南朝为正统,陛下征战便是代天子征伐,出兵便有了正当的理由,北朝那些反抗陛下的世家也没有理由再反对陛下了。
南朝天子虽有天子之名,距离北朝却是山高水远,不过是徒有虚名、有名无实罢了,对于陛下而言,除了没有天子的称号,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听着邵玖的分析,刘瑜感到这话甚是熟悉,不就是王蒙曾经劝谏过他的话吗?难道当真是巧合?
对于王蒙,刘瑜可谓是全心全意的信任,刘瑜相信王蒙不会做伤害他的事情,看着邵玖侃侃而谈的样子,刘瑜知道邵玖对于时局的通透绝对不输于王蒙,他朝中多少人,赞同尊南朝皇帝为天子的却没多少人。
多少壮士男儿,竟然比不过一个后宫女儿。
“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足够吗?”
“足矣。”
邵玖笑了笑,刘瑜喜欢这样的邵琼之,她的眼中是自信而得意的,刘瑜要留下的不可能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邵琼之,他欣赏邵琼之的才华,更希望这才华为他所用。
刘瑜毫不怀疑,他日邵琼之会带给他更多的欣喜。
第71章 深夜未归人
“这是什么?”
沈季安没想到还有再见邵玖的机会, 而这次来的不仅有邵玖,还有鱼贯而入的宫人,这些宫人手中捧着地上等的笔墨纸砚。
“玖曾记得东山有藏书万卷, 不知师兄可还记得几卷?”
“东山藏书已尽在旭初心中。”
“如此甚好。”
“琼之师妹此言何意?”
“待到南北两朝签订盟誓,师兄便可归国,在此之前,玖有一不情之请还望师兄应允。”
沈旭初翻看着邵玖带来的上等黄纸,黄纸价贵,又肩黄色乃是正色,唯有帝王才可匹配,素来只有上奏天子的奏疏才需要用黄纸,邵玖带来黄纸,很明显是给刘瑜的。
“你已决心要留下?”
沈旭初还是有些不忍, 纵使两人早已做了抉择, 可邵琼之是他师妹,是那个天资聪颖, 向往自由的山间精灵。
邵琼之的确出生世家,也的确是经学传世, 可邵玖并未受多少女德教化, 她和家中男儿受的是一样的教育, 老师昔日甚至还打算让邵玖传承家学。
邵玖生长于山野之间, 最喜的是浪漫自在, 最不爱的就是拘束, 邵玖深受南朝玄学的影响, 怎么可能甘心困在宫闱之中?又怎么可以被困在这宫墙之内?
“留在北朝未必就很糟糕, 陛下虽非良人, 却会成为一代雄主, 北朝百年散乱,古籍经典不知流落焚毁多少,若是不归,玖打算整理这些散落遗失的典籍,如此半生,故纸书堆,却也算不曾辜负了。”
沈旭初闻言,越发觉得是自己对不住邵琼之,若非自己无能,怎么会找到邵玖之后,无法带他回乡,怎么会让她如此枯寂?终究是他无能的罪过。
“琼之师妹,是旭初无能,若旭初有昔日魏武帝之势,若南朝昔日不曾南渡建康,是否就不会有今日之困?”
“师兄,世间之事,多是难以预料的,芥子微尘,你我又有何不同?”
沈旭初默然无语,注定的别离,人事无常,不得自在。
“既然是琼之师妹所求,旭初必将竭尽全力,但也请师妹全旭初一心愿。”
邵玖看着沈旭初哀伤的目光,内心也是同样的悲戚,只是短短一月,容不下太多悲伤,邵玖明白时光匆匆,对于两人太过无情。
对于抄写古籍这件事,邵玖毫不掩饰她的私心,唯有一月,他们还有机会相见,一月之后,南朝使者南归,沈旭初便要离开,届时两人恐怕是生死都难逢,这是两人此生相处最后的时光,如何能不让人感伤?
“师兄但说无妨。”
“师妹在北朝三载,想必是见过不少遗落的古籍,失传的学说,旭初想请师妹为南朝记述这些散落于北朝的古籍经典。”
邵玖没有选择拒绝,沈旭初的请求在邵玖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保存下这些易消散的古籍经典,是两人出于读书人的本能,文化昌盛,是两人对于这个时代共同的渴望。
当宫人为两人备下笔墨,沈旭初径直来到桌案前,摊开黄纸,邵玖送来的都是上等笔墨,沈旭初整理衣袖,在砚台内滴上两滴清水,拿上墨条开始研墨。
邵玖走上前来到沈旭初身侧,跪坐在他身侧,从他手中夺过墨条,缓缓研墨,沈旭初侧头看向邵玖,邵玖的脸上并没有太多的表情,看起来无悲无喜,只是专心研墨而已。
沈旭初没有说话,只是盯着邵玖,他已经太久没有这么平静看过邵玖了,记忆中的邵琼之还是一个活泼少女的模样,现在的邵琼之却是前所未有的贞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