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太子强取豪夺后_云晓【完结+番外】(98)

  一边是勋贵集团,一边是帝王心思,薛泌阳的冷汗从额头冒出,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但薛泌阳没有太多纠结的时间,他必须尽快做出选择。

  “是……是的。”

  “看来我们汝阳侯的人缘不是怎么好啊,连自己的准岳父都希望自己死,这都让朕有些可怜他了。”

  刘瑜还有心思开玩笑,他又接着问了几位同样是贵戚,但和汝阳侯私交不错的臣子,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都选择汝阳侯当死。

  “看来大家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呢?”

  “臣等请陛下圣裁,处死汝阳侯,释放公主。”

  刘瑜笑了笑,走到了最前方,上了三步台阶,对着跪着的朝臣道:

  “在座的各位有不少都是朕的长辈,各位也都是朝廷的功臣,是有恩于社稷的,按理来说,你们的请求朕不该推辞才是。但是朕有个问题,想问问各位。”

  刘瑜的语气顿时严肃起来,脸上的笑意也收敛起来了,目光如同利剑一般,一一扫过那些跪着的朝臣,此刻的沉默显得格外寂静,只有大臣们彼此呼吸,喘着粗气的声音,众人心中惴惴不安,隐隐觉得刘瑜接下来的反问,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若朕今日不同意你们的请求,难不成你们还要逼宫吗?”

  第92章 法不阿贵(一)

  刘瑜的质问落在众朝臣耳中, 竟无一人敢搭话,一种诡异的沉默在朝臣之中蔓延着,他们都被刘瑜温良的外表给欺骗了, 刘瑜作为帝王,从来都不是什么善茬,他不是先帝,他有自己要做的事。

  “宁国公,你说呢?”

  刘瑜将矛头指向了一直没说话的宁国公,这只老狐狸,从来都不会自己冲锋陷阵,他只会让他手底下的人来试探帝王的心思,而自己乐得做一个老好人。

  只可惜刘瑜太清楚这位宁国公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了,他的汉化改革, 推行孔孟之道, 大兴儒学,表面上看, 宁国公并没有反对,但他却唆使他手下的那群将领公然挑衅国法, 殴打儒生。

  刘瑜不是先帝, 这样的情况在前朝可能出现, 但他刘瑜不会退让。

  宁国公原本很满意朝中这个局面, 他是先帝钦定的辅政大臣, 是刘瑜的舅父, 本身就是皇亲国戚, 又是戎马半身, 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 他在朝中的威望可比刘瑜这个毛头小子大多了。

  宁国公本来没想着要和刘瑜作对的, 刘瑜再怎么着也是他外侄子,又是帝王,只要刘瑜不主动招惹他,他乐意做个忠诚良将。

  可刘瑜一登基,立马重用汉臣,将自己原本太子府的那般臣子全都提拔到重要的位置之上,同时颁发了一套什么政绩考核规定,要求他们这些狄族勋贵都要按照汉人的规矩说话办事。

  除此之外,还借着梁琛一案清除了大批他的党羽,废除了丞相,将王蒙一个汉人擢升到了丞相的位置之上,接着又授予他尚书令的职位。

  宁国公原以为刘瑜会让自己来接任丞相这个位置,毕竟他可是刘瑜的亲舅舅,新帝登基,重用贵戚,基本上算是一个传统了。

  宁国公没想到刘瑜宁愿让一个无知小儿王蒙来接任丞相,给予他开辟公府的权力,也不愿意提拔他这个亲舅舅。

  王蒙担任丞相引起了不少狄族勋贵的不满,这些勋贵有些敢怒不敢言,有些直接上奏刘瑜,但都被刘瑜将奏疏打回了,更有公然和王蒙作对的,被刘瑜当廷鞭笞。

  可以说刘瑜对于王蒙的维护,远远超过了那些勋贵们的想象。

  若王蒙是一平庸之才也就罢了,可王蒙偏偏才能出众,自担任丞相后,通过对于官员的考核,直接罢免了一大批失职的官员,选拔了一批精通儒学的汉臣上去了。

  宁国公可不相信王蒙是真心为了魏国,在他看来,王蒙就是利用刘瑜的信任在以权谋私,结交党羽,他是绝对不能容忍王蒙这样的人在刘瑜身边的。

  但是刘瑜对于王蒙太信任了,以至于刘瑜几乎听不得任何一个人说王蒙的坏话。

  既然无法直接动摇刘瑜对于王蒙的信任,就只能来动王蒙的那些党羽,只要王蒙举荐的人有问题,就可以了。

  一个可能不会起什么作用,但两个、三个,十个,百个呢?只要人足够多,刘瑜早晚会对王蒙的能力产生质疑,这样王蒙倒台就是早晚的事。

  宁国公知道这些勋贵们的意思,他原本可以置身事外的,但刘瑜对他的忽视,让他生出了怨气,他必须亲自除掉王蒙,他要让王蒙声名狼藉、永世不得翻身,他要让刘瑜意识到只有亲人才值得信任。

  汝阳侯虽然是狄族贵戚,但他是王蒙举荐为京兆尹的,本来他们还拿不到汝阳侯把柄的,但汝阳侯当着公主的面杀掉驸马,这边是妥妥的把柄送上,宁国公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个机会。

  “陛下息怒,臣等不敢。”

  宁国公面对刘瑜的质疑,连忙请罪,不知道为什么,被刘瑜的眼睛盯着,他总有一种被看透了感觉,但刘瑜不过是个三十左右的小儿罢了。

  刘瑜冷笑一声,宁国公和其他人不一样,以前他是真心疼爱过刘瑜的,刘瑜也真心拿他当舅父,但宁国公的小心思,刘瑜很不喜欢,他借此机会敲打宁国公,就是希望他这位舅父能够有所收敛。

  刘瑜又环顾了其他的朝臣,追问了一遍,

  “你们的意思呢?”

  “臣等不敢。”

  有了宁国公表态,其他人的表态就容易多了,刘瑜冷笑了两声,又问道:

  “现在你们还要汝阳侯死吗?”

  寂静无声,刘瑜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现在谁再说汝阳侯应该死,就是公然和帝王作对,一个逼宫的罪名扣下来,他们不死也得脱层皮。

  “丞相,你说说汝阳侯应该怎么处置?”

  在震慑住这群大臣之后,刘瑜才转过头看向了王蒙,一直在一旁旁观着一切,不曾表态的王蒙,在此刻刘瑜发问之后,终于站出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臣以为汝阳侯不仅不该罚,还应当赏。”

  “哦?你说说看,为什么?”

  刘瑜早已和王蒙统一了战线,但此刻还是装出来惊讶的模样,追问着王蒙,要求他给出一个理由,这理由不是给他听的,是给朝中大臣们听的。

  刘瑜得让这些朝臣们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是他刘瑜,他刘瑜可不是一个傀儡皇帝。”

  “汝阳侯执法严明,刑过不避大夫,纵驸马亦不游于法之外,可谓公正之至。”

  王蒙的话很简短,却很好的表明了他宰国以法的理念,众臣在听到王蒙的话后窃窃私语,却又很快安静下来,都等着刘瑜表态。

  “法不阿贵,绳不饶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朕知道众位都是于社稷有功之人,朕心里也感念着各位对于社稷的功劳。

  驸马之事,朕也甚为痛心,湖阳公主是朕的亲妹妹,她死了丈夫,朕比你们所有人都要难受,难道你们以为朕就是那铁石心肠之人吗?”

  朕也是不得已啊!驸马擅杀良人,难道那良人就不是我魏国百姓了吗?

  众位大臣需要记得,我们所食之粟,所穿之衣,无一不是你们口中的贱民所耕种,所纺织。列位于国有功,难道他们就没有功劳吗?”

  刘瑜直接用韩非子的话来表明自己不会因为犯罪的是贵戚,就会手下留情,接着再诉说自己对于亲妹妹的感情,最后又用理,来阐明这样做的必要性。

  刘瑜入情入理的阐述,还适时地落下泪来,表明自己的不得已。

  刘瑜这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朕身为天子,都尚且不包庇亲友,你们这些朝臣,若是再敢包庇自己的从属,就不要怪他刘瑜不留情面了。

  自汝阳侯担任京兆尹以来,没少对那些贵族勋臣出手,那些往日仗着主人权势行凶的奴仆、属臣一时间全被汝阳侯收监入狱。

  这些勋贵当然会不满意于汝阳侯的处置,纷纷找到了刘瑜求情,最开始刘瑜面对这些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老臣,还是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后来这些老臣发现直接找刘瑜求情没用,就拐弯抹角求告到了太后、皇后处,甚至是刘瑜的其他妃嫔处,就连邵玖这个一向养病的南朝妃嫔,来求告的人都不少。

  刘瑜没想到,一时之间,他的那些后宫都来找他求情来了,搅得他头疼,他要么就躲在太极殿,要么就去邵玖处,只有邵玖不曾对他说起过这些糟心事。

  其他妃嫔处,刘瑜倒好拒绝,大不了不去见她们就是了,可太后和皇后,刘瑜实在是不好直接拒绝,可又疲于应对。

  正好借着这次机会,刘瑜索性将一切都说清,也好给自己耳边一个清静。

  “这次朕处置了湖阳公主,本是迫不得已,湖阳公主新近丧夫,论理朕这个做兄长的,不该这么无情才是。

  但湖阳公主直接去搅扰了太后,竟蛊惑太后妄图在后宫之中以私刑处死朝廷命官,这便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虐文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