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河故里_星河有风【完结+番外】(24)

  慕怀清平静道:“我是不是赵家人,太夫人不是最清楚吗?若非惧怕爹爹与先母的感情,又为何要在悔婚逼爹爹另娶之后着急搬离亳阳郡?”

  赵知行道:“什么悔婚?什么搬离?”

  王氏道:“不该你管的事别多管,还不快过来!翠翠,你去扶他。”

  翠翠走到赵知行身边时,却被赵知行制止了,他对慕怀清道:“你从来没提过这些。”

  太夫人道:“男未婚女未嫁,要是有不合适的地方,怎么就不能悔了?倒是你娘,明知我儿已经成婚,还要做些不守妇道的事出来。”

  “分明是一对有情人一起犯的错,太夫人为何只对先母说些侮辱之词。世俗向来苛责女子,却对男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简直可笑至极。”

  “你放肆!”太夫人拍桌而起。

  “晚辈不过说了些心里的实话而已。太夫人不想认下我这个孙子,无非是当初拆散了先母与爹爹,如今怕打了自己脸面。”

  赵知行后背已然湿透,他不明白向来沉稳的慕怀清,为何会一再激怒祖母。

  太夫人果然怒不可遏,手指颤抖指着慕怀清:“今天必须给我掌了他的嘴,叫他说不出一个字来!”

  赵知行眼见那名叫红莲的女使面无表情走下来,于是一把拦在慕怀清身前:“祖母不可!”

  郑氏瞧热闹地笑:“这小子犯了对知州母亲的不敬之罪,如何打不得?”

  翠翠也为难地拖着赵知行起来:“大郎君,还是听大娘子的话吧。”

  红莲趁机一掌扇了下去。

  赵知行瞪大双眼,却见那手掌被人一把捏住了。他松了口气。

  慕怀清攥紧红莲手腕,站了起来:“太夫人既然如此,这赵家的族谱也不值得我稀罕了。”

  赵知行一口气又提了上来。

  太夫人被郑氏搀着坐了回去:“你最好是自己滚出赵家,滚得越远越好!”

  “赵家的事好说,但要在书院求学,我却不能离开晋州。”

  “笑话,你不滚出晋州,这事儿就完不了!”

  此时,堂外一道洪亮的声音传进来:“谁说他要走!”

  众人闻声看去,只见赵季青大步流星迈进门来。今日的他着常服,衣衫并不整洁,裤脚沾了些泥水,鞋边也有泥泞。

  进门后,他看了红莲一眼,红莲被这威严十足的目光吓住,忙挣了手,退回太夫人身边。

  赵季青对太夫人行了一礼:“母亲带着弟媳长途跋涉过来,也没有提前知会孩儿一声,孩儿未曾迎接,还望母亲恕罪。”

  太夫人见着自家儿子,却半点笑意也无:“哼,你把这小子接进府,也没知会我一声,你心里哪还有我这个母亲。”

  赵季青弯腰扶赵知行起来,道:“两个孩子犯了什么错,母亲何故让他们一个跪着,一个挨打?”

  两人唤了句“爹”。

  太夫人直截了当道:“这小子绝不能留在赵家,更不可能进我赵家的族谱。”

  赵季青道:“三娘已经去了,母亲还要如何?怀清说到底是我的骨肉,难道母亲要我做个不仁不义的弃子之人吗?”

  “他身份不堪,也未必是你骨肉,你便是赶他出去又如何?这么多年你居然还念着那个女人,连亲娘都不顾了!”

  赵季青看了一眼王氏,后者神色漠然。他收回目光,缓缓跪了下去,坚定对太夫人道:“请恕孩儿不孝。”

  慕怀清和赵知行连忙跟着跪在他身边。

  太夫人大怒,气也开始不顺畅。

  “阿姑万万保重身子啊,”郑氏靠过来轻抚她的背,又对赵季青道,“兄公与阿姑两三年未见,今儿才见着,又何必如此忤逆阿姑,惹得阿姑动气?”

  太夫人顺过气来,固执道:“大郎,我不管你心里怎么想,这小子身份不光彩,决计不能留在赵家,更何况他还是那个女人的种,否则你叫我如何对得起你去世的爹?”

  赵季青满目痛色:

  “可是母亲,一直是你在逼我啊,二十年前,是你们以性命相挟,强行拆散了我和三娘。

  “这么些年,我活在痛苦之中,更是曾经一念之差铸成了大错。她积郁成疾早早去了,我甚至不敢想象她独自抚养怀清长大究竟受了多少罪。

  “三娘去后,怀清万幸还有他外祖母照顾,可去年,就连他外祖母也去了。他受尽刁难逃出家门,辗转流浪才寻到了我。他如今不过才十八岁啊,母亲何至于对一个孩子如此铁石心肠。”

  太夫人一时无言,赵知行也久久处在震惊之中。

  郑氏此时出声道:“兄公这话可就错了,阿姑这么做都是为了兄公和这个家好。若非姒妇家帮衬,先舅身染重疾哪来的钱医治?兄公当时又哪能凑够盘缠进京赶考?兄公第一个不能对不起的便是姒妇啊。天下可怜之人太多了,兄公又如何帮得过来?”

  这话似乎说到太夫人心坎里去了,她宽慰地拍了拍郑氏的手:“还是娣妇明白啊。”

  “爹?”赵知行不安地看向赵季青。

  赵季青神色颓然:“母亲,我已然不能再退让了,如果母亲执意如此,便请告孩儿一个忤逆之罪吧。”

  太夫人被这话吓了一跳。要知道大梁重孝道,这忤逆之罪是何等严重,足以让人丢官坐牢。

  慕怀清也没想到赵季青竟能做到这个地步,她因慕家弟弟而起的一点怨气此刻彻底烟消云散,这位名义上的爹,似乎真正与她有了牵连。

  王氏扶着赵小苒的手起身,对太夫人行了一礼,道:“阿姑,儿媳实在头有些晕,可否先行回去?”

  太夫人道:“既然身子不舒服,就请个郎中来瞧瞧,这件事自有我来处理。”

  赵季青看着王氏带着赵小苒离开,心中叹息,却是什么也没说。

  慕怀清此时先开了口:“爹爹,还记得孩儿说过的话吗?孩儿不求认祖归宗,能与爹爹相认便好。往后孩儿长住书院,若有机会就会来看望爹爹。爹爹莫要因此与太夫人为难。”

  太夫人冷眼瞧着,对赵季青道:“他都这么说了,你还要留他在这里吗?”

  赵季青坚决道:“是。”

  慕怀清复又向赵季青叩了个头:“爹爹,孩儿自请离开赵家,还请爹爹答应。”

  “这话万万不可说!”

  赵知行也忙向太夫人叩首:“祖母,孙儿请求你,爹爹便是见平常百姓受难也不忍,又叫爹爹如何能这样对待二弟!”

  太夫人到这里已然看累了:“你们也别为这小子跪着了,瞧得我心烦。那小子自己开了口,我便也退一步,允他留在晋州,但人一定不能留在我赵家,这是我的底线,别的你们说什么也没用。娣妇,我们走。”

  “是。”郑氏扶着太夫人,带着女使和院子离开了。

  赵季青扶着他们二人起身,叹道:“怀清,是为父对不住你,此事为父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慕怀清摇头:“若真令爹爹陷入两难的境地,才是孩儿不孝。”

  赵知行沉默下来。

  21

  第21章

  ◎云溪寺◎

  回书院的马车上。

  赵知行面上难得露出这样沉重而纠结的神色:“你们说的那些事情,都是真的吗?”

  慕怀清坐他对面,抱着从赵家收拾出来的包袱:“大哥何必多问呢?”

  “你从未说过内情,我以为……”

  “什么样的内情也不能掩盖先母和爹爹犯下的错。”

  赵知行听见这话惊讶了一下。

  慕怀清接着道:“我不需要你的同情,不需要你母亲和你妹妹的谅解,更不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该讨厌我的人,不会因为一两句辩解对我改观,愿意与我相交的人,有没有这一两句话也无关紧要。”

  赵知行心中震撼,几个月接触下来,这位陌生的“兄弟”一再打破他内心的认知。

  他深深呼出口气,似乎是放下了什么,朝慕怀清拱手行礼道:“言礼在此,为往日浅薄的见识,向二弟赔罪了。”

  “大哥不必如此,今日维护之情我还未向大哥道谢。”

  赵知行摇头:“我什么也做不了,有愧于你这一声大哥。”

  “大哥有此心便足够了。”

  车厢里重新恢复安静。

  现在已是傍晚,热气消退,微风轻轻拂动车帘。

  慕怀清将目光投向窗外,视线里天色黯然,整片天空亮起的第一颗星星就挂在太阳落下的地方。

  她对这颗独特的星星印象很深。小时候好奇指给爹看,爹说它有两个名字,夜里出现在西边叫长庚,清晨在东边叫启明。

  她那时便觉得,这是一颗很孤傲的星,第一个对抗黑夜,第一个迎接晨曦。

  她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似乎映在眼里的长庚星也亲切起来。

  不管未来的路如何孤独、不安,她都没有后退可言,唯有燃烧,直至成烬。

  回到书院后,她与赵知行在斋舍前分别:“我直接回住处了,大哥替我转告他们,怀清一切平安即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