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氏暗道杜老二都三十岁的人了,还一直都没孩子,都无后了,就是纳妾也没什么,但她嘴上不能这般说,还要劝道:“这纳妾都要钱的,你们家钱你都管着,他就是想纳也纳不了啊。”
“这个不同,你道二爷那日去飞黄岭出诊是为何?就是去见她的。她娘家就是飞黄岭的,在镇上一手好豆腐的手艺,开了一间豆腐坊,手里有钱,也不要聘礼,自愿做二房的。”这才是罗氏害怕的。
人家比她年轻,比她好看,比她温柔,还有钱,甚至不要正房身份。
闵氏心想这女人脑子被驴踢了吧,可再想想杜老二,的确是仁义之人,老三奸猾老四抠门,也只有老二为人豁达,今儿出棺材钱毫不犹豫就拿了二两出来。
这样的男子,绝对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也不怪有人争抢。
可她是嫂子,怎么可能为了弟妹得罪弟弟呢,要是被二弟知道,还以为她故意不让他有孩子呢。
想也不想闵氏就委婉拒绝了。
罗氏心里早有成算,就开始道:“大嫂,你若帮我,我也回报你一份大的。”
闵氏皱眉:“你有什么回报我的?”
“分家时我替你说话,如今爹死了,家产要分成四份。家里原本一百亩地,当年为了老三科考可是卖了二十亩地,也就是咱们各房都分二十亩。大嫂你家大郎还没娶媳妇吧?小儿子还得读书,两个女儿还要发嫁,以前爹疼你们,这几千斤的粮食都卖了供你们大房,我闲来无事算了算一年也有五十两吧。你别否认,三弟妹从早到晚眼睛都快织布织瞎了,前几年一年不过十几两最多二十两,最近几年她日夜不辍一年三十两算多,可她挣的要供老三读书,根本用不了多久。幸而三弟妹这样的人物,可你们家中就靠大哥那点俸禄,二郎还能读的起书吗?”罗氏每句话都说到闵氏的心坎上了。
闵氏这几年跟长子长女一人买了一套一进院子,有丈夫捞的油水,也有家里送的钱,饶是如此也是花的差不多了,老二现下读书也正是用钱的时候,二十亩地的确不够用。
罗氏见她表情松动,又继续加码:“我有个法子,让你们得五十亩地,你若同意我的事情,我就帮你?”她不缺钱,罗家只她一个独生女儿,所有家什田亩店铺都给了她,再者丈夫医术好,这些年十里八乡的人都找他看病也赚了不少。
五十亩地?这诱惑太大了。
闵氏咬了咬牙:“二弟妹,我同意了,我帮你,也希望你能帮我。”
--------------------
第8章 分家(下)
冯氏花了一个多时辰,才把孝服裁好,她打了好几个哈欠了,见若薇的头也跟小鸡啄米似的,闵氏连忙道:“你们做好了就先回去休息吧,明日一早再过来。”
“好,那这里就麻烦大嫂了。”冯氏道。
闵氏倒是一幅长嫂做派,还让白惠娘帮着不懂针线的王氏做孝服,又有左邻右舍上门,她还要应酬。王氏属于什么都不会,喜欢瞎指挥,正经上手就丢了跑的人。冯氏觉得自家该出的钱也出了,该出的东西也出了,在这里也是说闲话还不如养精蓄锐。
至于若薇,自己何时睡着的都不知晓。
只知道清早醒来的时候,娘依旧在“吱吱呀呀”的织布,似乎一切都不能阻挡她织布的步伐,爹倒是不见人影了。
她趿着棉鞋下小床,来到冯氏身边,回来才半个多月,她就好像很依恋娘亲了。
冯氏一看是她,就笑道:“等会儿你爹就端早点回来了,你若饿了,先吃一块开花酥垫垫肚子,娘得继续织布啊。”
“娘,您为何要这么一会儿都不歇息呢?”若薇趴在娘厚实的背上。
冯氏笑道:“你傻呀,我和你伯母婶子在一起也是做事儿,可都是白做工。但只要我织布,织的就是银钱,咱家就有底气。”
“哦。”若薇是真的懂了。
什么时候都不能抵挡娘赚钱,可她也觉得很幸福,娘似乎没有把她当成一个小孩子,无论她问什么,娘都回答的很认真,这样真好。
杜宏琛在门口迎来送往,瞅着日头,听里屋喊吃饭,今儿做的是清汤面。他先盛了两碗,径直端走了,王氏就很感慨的对别人道:“三哥真的是体贴,杜宏彬就从来没有对我这么好过。”
这边冯氏母女吃完面,把最后一点活计干完,她把布匹缠好,放进斗柜里,又上了三把锁。出去时照样上锁,窗户这次也上了两把锁。
“你把钱给四弟了吗?”冯氏问杜宏琛。
杜宏琛点头:“放心吧,已经给了。”
冯氏点头:“这样挺好,咱们说给就给了,免得人家讨。你这几日也不要太辛苦了,得了,我带着薇姐儿过去帮忙。”
“嗯,这段时日肯定会辛苦一些的。”
“没事儿,反正我有空就回来织布。咳,原本留着这一两咱们三口过年的,现在全没了。你大哥那里寿材大家凑钱买,办席他来办,收份子钱也是他收,他是不会亏本的,折本的只有咱们。若非是为了你的名声,这些人我都不愿搭理。”冯氏也无奈,但她心里有一本账。
一亩地植桑可养十数筐蚕,少亦四、五筐,最差也有两三筐。如果丝贵时,一筐蚕即等于一亩地的出息,也就是说桑田的收入是种一亩地的收入的四五倍。而杜家一共有两亩桑田,三亩麻田,这些都是平日冯氏自己种,除却织布还买生丝,全部进自己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