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居然也拥有了一个田螺姑娘了。”映雪真的觉得自己前二十一年没有成婚是对的,完全是遇到杜宏琛。
第一胎生的是女儿,身边的人一直暗示她要生个儿子,在乡下没有儿子就跟犯罪似的。可映雪看着女儿就很欢喜,她原本不怎么喜欢孩子的,都喜欢上了自家的若薇。
只是带孩子很艰难,孩子半夜吃奶,她原本就要织布,如此一来头发大把的掉,还有婆婆不帮忙带孩子,她还得请自己娘家母亲来,势必还得给些银钱。
这样焦头烂额的日子,一直到丈夫中了秀才,她才觉得一切都值得。
原本在她看来,丈夫中了秀才,日后如果能中个举人就再好不过了,举人就是地方乡绅,他们在长阳这个地方肯定可以生活的很好。若是能排到吏部的缺,举人也可以做教瑜做官,就是没想到他给她的惊喜太大了。
他居然中了进士!
日后很有可能为官做宰不在话下,映雪突然就觉得她那点小小的见识已经不值一提了。
过去许多年,她行之有效的法子,她的性格,根本不适合和官场那些夫人们来往。娘家也不可能给杜宏琛什么帮助,她听说容大人平步青云,就是因为容夫人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越往上走,就越能发现官商结合的好处。
甚至日后杜宏琛想纳妾,她似乎也拦不住了。
以前全家都靠着她,丈夫也对她很好,可日后……
大抵是为了消弭她的不安,杜宏琛对她越发的好了,下了衙除了家里哪里都不去。这让映雪很放心,但上天似乎很优待她,她居然成了宣平侯的女儿。
有时候映雪自己想人生真的是无巧不成书,她和宣平侯夫人和宣平侯府的人其实一直都似乎有一层隔阂,他们虽然认了自己做女儿,但是三十年都没有在一起生活过,他们对她更多的是歉疚。
还好这个时候她有了自己的家人,丈夫亦是新科进士,不是那种真的破落户,等着认亲了就过好日子的。
如果说前半生是来渡劫的,那她后半生绝对来享福的。
丈夫一直对她很好,女儿更不必说,即便是出嫁了,衣裳首饰从来没少过她的,还那么争气那么漂亮。
说实在的,她看过那么多话本子,唯一长相符合话本子里的人物的就是女儿和女婿了。
“夫人,这是姑奶奶送来的一瓮葡萄酒,说是她自个儿酿造的,夜里喝些睡眠很好。”
映雪知晓女儿和她爹一样,都很擅长庖厨,常常会送一些好玩儿好吃的过来给她。前儿送的八珍糕,大前儿送的糖渍樱桃,今儿又送了葡萄酒过来。
夜里她就小酌上了,果然一觉酣睡到大天亮。
丈夫在一旁一脸无可奈何的看着她道:“没见过这个贪睡的婆婆,你两个儿媳妇都过来请安了,你都没醒,还是我说你身体有恙。”
映雪却道:“日后免了她们请安就是了。我这个年纪,能睡好觉多难得啊,这还多亏了咱们女儿呢。”
丈夫显然吃醋:“怎么只给你送,不给我送?我夜里也睡不安稳啊……”
映雪好笑道:“我的宰相大人,您劳苦功高,我这就分点您。”
丈夫在旁笑的开心,还是跟当年揭开她盖头的那个十八岁少年一样,满室温馨,不负此生。
第144章 袁氏的番外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袁雯珺这是头一次在京中看到雨下的缠绵,所谓的梅雨她还是在书上看到的, 如今她的心情也像这雨连绵不绝。
“袁女官,太妃娘娘请您过去。”小宫女进来道。
袁雯珺起身, 一手撑着雨伞,缓缓前行,出了宫门, 提起脚步, 总觉得有些沉重。皇上御驾亲征,已经被俘虏了, 现在是皇上的弟弟在朝臣们的支持下登上皇位, 称元祐帝。
甬道太长, 宫墙太深, 似乎怎么走都走不完。
袁太妃是先帝时的贵妃, 当时也颇受宠爱, 先帝在时, 袁雯珺养在宫中,自当是给圣上做妃子的, 可是当今圣上出了这样的事情, 元祐帝登基, 她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太妃苦口婆心道:“那林太后以前不过是我的婢子出身,养了个儿子罢了,若没有我帮忙, 她连位份都没有。现在好了, 踩在我的头上去了, 雯珺, 你可要争气啊。”
林太后的为人袁雯珺是很清楚的,尖酸刻薄,常常阴沉沉的,外表温柔而已。以前屈居人下,如今高高在上,偏太妃还觉得可以让自己获宠。
但袁雯珺又知道元祐帝对她也是喜欢的,男人喜不喜欢,她也能看的出来。
可林太后能接纳她吗?
从太妃宫里出去,半道遇到刘晟了,他是那样的意气风发,二人见面互道安好。
刘晟笑道:“雯珺,你去哪儿呢?”
“我正要回宫室,看你的样子,这是进宫有好事吗?”袁雯珺知晓刘晟是元祐帝伴读,深得元祐帝的信任。
刘晟笑道:“皇上已经许我亲率大军去打瓦剌。”
“恭喜,你终于一展你的宏图大志了。”袁雯珺衷心祝福他,而她则低着头,自己作为女子,也不过是别人的一枚棋子,日后不知道如何?
似乎察觉到她的情绪低落,刘晟看着她道:“你这是怎么了?这可不像你啊。上次我被先帝爷打板子,还是你站出来替我说话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