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冯氏的遗憾,若薇倒是看的开:“娘,其实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是一个家。有没有自己的宅子又有什么关系,我看就很好,以前咱们家从未想过爹能中举,还能一起上京,现在不都实现了么?反正我是没什么遗憾了。”
冯氏扪心自问,她最大的困扰就是她的身材,如今她如愿以偿瘦下来,就已经得偿夙愿,况且丈夫有出息,儿女双全,她觉得毕生心愿都实现了。
“是啊,总归咱们一家子一起。”冯氏脸上洋溢着笑容。
母女二人都容易满足,曹氏反而心底有些苦涩,自己的丈夫自己知道,志大才疏,不是读书的料子。
杜家现在看着穷困,但若杜宏琛青云直上,日后就是官家了。而自己家,公公已经辞官,不知何时才起复,丈夫求官不易,这才要四处结交,还不知日后如何呢?
想到这里,她抛了不少高高在上的架子,真心实意和冯氏结交。
商周时期,以海贝作为货币,而朋友的“朋”是两串海贝的意思,一串是五个,意思很清楚,只有两串一样多,才能称作朋友。
曹氏和自家关系就是如此,娘也很清楚,所以之前并不高攀,只有两家差不多的时候才能平等相交。
曹氏也有个女儿,和若薇年纪差不多大,只小她月份,乳名馨月。她身子骨不是很好,刚上船就吐的昏天黑地,若薇还差翠茹去送了一罐青梅去。
现今她大好了,也来寻若薇说话,她身量未足,稚气未脱,性子倒是很像她娘曹氏,颇为爽利。
“薇姐姐,你我同岁,你这针线活做的比我好多了。”馨月羡慕道。
若薇自己重生一回,自然学女红上手很快,但她还是谦虚道:“我这才学了一两年,也不过是绣些平常的样子,再者我娘让我少做针线,说怕伤了眼睛,她就是以前织布织的太厉害,眼神不太好。”
馨月知晓若薇家境算不得太好,听闻杜举人读书完全是杜夫人供出来的,现在也算是苦尽甘来。但若薇能毫不避讳的说这些,就很难得了。
“薇姐姐,伯母说的也有道理,只我就惨了,娘说要去外祖家中送上针线,我这个身子不大爽快不说,针线活也是做的不好。”馨月叹了一口气。
若薇笑道:“我如今也无事,不如你拿过来,我替你分担些。”
馨月听了,如释重负,就让人拿了布料丝线来,姐妹俩在一起做针线。她也会告诉若薇一些认识的人,就比如容家:“容家姐妹三个名字都是取自佛经,一个叫观音,一个叫般若,还有另一个叫梵音,说起来容大人在临安府任期已经满了三年了,恐怕也要进京述职,指不定咱们这次还能碰到呢。”
“那于你而言就很好了,进京总归能遇到自己熟识的人。”若薇道。
馨月摇头:“那也难说,我们这次回去必定要住我外祖家,肯定就不是很便宜了。再者,容家那位老太太可市侩的很。”
若薇顿了一下:“怎么说?”
馨月挥退下人,才小声道:“我听我娘说起,当初容家老爷子过世,容老太太年纪轻,守着一大笔家财好些人眼热,多亏娘家帮衬。娘家肯定也是有意结亲,她却嫌娘家是商户女,只肯高娶。她们那样的势利,如今我祖父辞官,也不知道人家如何。”
大魏的姑娘们,尤其是高门大户的姑娘,普遍早熟,若薇在家,她娘都很少提起婚嫁之事。但馨月却很早就知晓了,她这次跟爹娘上京,也是想背靠舅家说一门好亲,毕竟时下女多男少,又重妆奁,姑娘家要说一门好亲很不容易。
“你也别担心,我看你祖父辞官也只是一时的,日后起复,也自有你们的好日子。”若薇赶紧安慰。
二人又说笑几句,冯氏正亲自送小衣亵裤过来,她绣工虽然不成,但是裁剪没问题,尤其是知晓女儿在发育,愈发用心,见馨月在这里,就让她们姐妹在一起说话,不打搅。
就在若薇替馨月做了三样荷包,三样帕子之后,船只终于停靠在通州口岸。
此时已经快到腊月,北国的冬天和南方不同,若薇穿了两层厚衣,依旧冷极了。杜宏琛让苏管家雇车先找客栈,不要再麻烦杜公子,并和杜大公子约定安定下来就去找他们。
苏管家当初是杜宏琛亲自挑的,就是看中他曾经在大户人家家中任管家,后来是那家犯事了,这些家奴就又重新被卖,正好杜宏琛就买过来了。
这些日子苏管家早就想露一手了,他能看出杜宏琛非池中之物,日后若是中了进士之后,自己若是表现的蠢笨不堪,迟早被杜宏琛嫌弃,所以也是极力想表现好自己。
杜宏琛也交代他了,下了船先赁个地方住下。
所以,苏管家很快就去忙活了,杜宏琛则用披风裹着蘅哥儿,冯氏搂着若薇在一旁的茶寮取暖。
这位苏管家办事的确很麻利,曹氏那边还未雇车雇好的时候,若薇她们已经坐上马车了,马车上她拿了一床被子,把主仆三人裹好。
“啧,真冷。”若薇悄悄掀开马车的一角,看着陌生又熟悉的路,想起雇人要杀自家的封家,她大抵了解为何爹这么低调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船是上午到的,中间下了鹅毛大雪,以至于傍晚才进城,还好城门没关。苏管家在前边骑马进的城里,早就找好了客栈,见到杜宏琛进城,又领着他们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