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_素小离【完结+番外】(238)

  她将册目给了康熙。

  康熙合上:“就《长生殿》。”

  南府优伶早就准备好,只等主子们定下就是。

  略做等待后,就开戏了。

  台上咿呀,台下细听。

  “情双好,情双好,纵百岁犹嫌少。怎说到,怎说到,平白地分开了。总朕错,总朕错,请莫恼,请莫恼……”

  乌玛禄听到这里,同康熙闲聊道:“说来,前儿个老四还说其他阿哥取笑他成亲早呢。”

  康熙随口应道:“明年八旗选秀,在里间给他们几个挑,免得称亏。”

  “也好。”乌玛禄只是随口一说。

  两人听戏,康熙握住了她的手。

  台上的戏还在唱:“往日的荒唐你莫再提,你我的情缘谁能匹,两心之间有灵犀……”

  康熙同她低声道:“我倒想起一事儿,也不知与你说过没。”

  “我第一回 南巡时,遇到过一回溟波禅师。”

  康熙同她细说。

  那会儿溟波禅师托钵行化,来到磐山,恰逢他朝山进香。

  康熙见是个苦行的干瘦老和尚,便问他:“老和尚可好吗?”

  溟波禅师奏谢:“万岁洪恩!”

  相逢是缘。

  他便同溟波禅师一同到山门。

  行至山门,他下了马,见着写着惠山寺的山石,随口问道:“你可识字吗?”

  溟波禅师答:“不识。”

  康熙道:“于是我便问他,是不立文字,不离文字?他回我是:“不离文字,不立文字。”

  乌玛禄点头:“指月之指。”

  康熙微微一愣,笑着点头:“是。”

  两人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佛家最初并不立文字,以佛陀拈花,迦叶一笑开始,便是以心印心。

  所谓的如是我闻,是:我是这样听佛陀讲的。

  就如同《论语》是孔子弟子在孔子去世后,回忆孔子言行记下一般。后世佛经,大都是佛的弟子在佛陀去世后,回忆佛陀往昔教导而书写。

  佛家有禅宗,便是走的这个路子。

  佛乃觉醒者,觉悟者,即从千载大梦中醒来,掸去肉眼尘埃,以心眼观万千。

  于是,不再纠结于表相,而是直指本质。

  并非鬼神迷信。

  指月之指,便是如此。语言、文字,不过是带人看到世间本质的工具。

  重要的从不是那根手指,而是月。

  只不过,要借助那根手指,让人看见月罢了。

  所以,不离文字,不立文字。

  康熙看着她,神色更加宽和,他说:“我又问他,什么是戒?他回我:“戒,就是止,还有什么话解释呢?””

  “是了。”乌玛禄含笑道。

  康熙缓缓讲述后面的事,溟波禅师之后随他走进大雄宝殿。

  等他上过香,起身四顾,问溟波禅师道:“有禅棒吗?”

  溟波禅师立在一旁,没有回答。

  康熙又问:“为什么不回答?”

  溟波禅师回奏:“回奏了恐有所触犯。”

  溟波禅师随他一同出了殿门。

  康熙又问:“你和佛藏比,谁更有学问?”

  溟波禅师依然默不作答。

  康熙道:“我觉无趣,便着人添白银三十两做香油钱。”

  乌玛禄安静听着,含笑微微摇头。

  康熙道:“我知道你心善,觉我做事孟浪,可我是皇帝。”

  这天下的人都该讨好我。

  即便他后半句没出口,可他二人都知道他的意思。

  乌玛禄笑了笑,并不说什么。

  康熙看了她一会儿,捻起块儿点心喂给她。

  乌玛禄小口吃着。

  康熙喂她吃完,用手帕擦去手上沾的碎末,才慢悠悠道:“我有时候真觉得,你跟他们差不多。一副心如槁木,凡尘俗世与我无关。”

  “你们无非是觉得我不懂。”他笑眯眯的,“皇父是,溟波是,你也是。”

  “大辩不言。”他看着她,虽笑着,眼中皆是讽意,“与不懂的人争辩什么呢。”

  乌玛禄没有被他的喜怒无常吓到,她早已习惯伴君如伴虎,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虎所伤。

  她只是握紧了康熙的手,温和的看着他。

  两人对视。

  康熙拉着乌玛禄离去。

  台上戏曲还在唱,咿咿呀呀的。

  康熙不知什么时候松开了手,乌玛禄默默的跟在他身后,身后宫人跟了一堆。

  琉璃上前扶着乌玛禄。

  乌玛禄垂目走了几步,快步上前,牵住了康熙的手,康熙挥手,没能甩开。

  康熙慢慢的回握住乌玛禄的手,脚步也停了下来。

  他回首吩咐梁九功:“准备轿銮。”

  梁九功很快下去办了。

  康熙不曾松开她的手,只是一味沉默着。

  乌玛禄垂首将自己手上的护甲摘了。

  康熙同乌玛禄回了永和宫,留宿一夜。

  乌玛禄第二日才让琉璃去把高太医叫来。

  她脚上生了水泡。

  高太医为她挑破后,又上了药膏,用干净的布裹好,叮嘱她这几日不要下地,不要碰水。

第142章

  琉璃送高太医出去,回来后,有些心疼道:“主子怎么昨日不叫他来。”

  “皇上昨儿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