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意听出来她是为自己好,真心实意的叫了声姐姐。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李舒才离开。
她走出门,看着天空,良久才低下头,慢慢回自己住所。
路上遇见静姝出门,她站在侧道行礼。等静姝走了后,她才回自己住处。
王云锦有孕在身,卧床静养,少有出门。
大伙儿体谅她,有时会去她住所说说话。
十一月二十八日子时,王云锦诞下一子,为十五阿哥,后取名为胤禑。
静姝来见乌玛禄的时候,赶上如意也来了。
乌玛禄叮嘱如意:“以后下雪了,便不用来了,谨防着身子,多照顾太后才是。”
如意笑着,带着些被宠坏的娇纵:“皇祖母让我来看额娘,多住些时日。”
她笑道:“我打算住到下第一场雪再回。”
逢静姝来。
如意邀着静姝:“嫂子也随我在额娘这里住几日,陪我玩儿。”
静姝看向李喜姐,李喜姐忙道:“主子自己做决断就是。”
静姝自己沉默了会儿,才答应下来。
如意拉着静姝去玩儿了。
宫里热闹了起来。
如意带着几个孩子抓石子儿,邀着静姝一起。
乌玛禄问李喜姐:“她之前的那个宫女。”
“奴才正在调教。”李喜姐恭敬道。
乌玛禄点头:“你辛苦了。”
乌玛禄起身,邀她:“走吧。”
两人出门看孩子。
万琉哈柳烟知道后,去同苏麻喇姑说了几句,把十二也带回来住了几日。
老四也带着老八、老九、老十来过两趟。
万琉哈柳烟称道:“平日不见孩子又想,一来了,闹哄哄的,头都大了。”
“也捱不了几日。”乌玛禄也觉着是有些吵闹。
万琉哈柳烟指着被嬷嬷们抱出来的九格格,打探道:“皇上还是没给她取名?”
乌玛禄点头。
万琉哈柳烟轻声道:“也是,摊上那么个额娘,皇上不理她,都已经是恩赐了。”
乌玛禄倒不太在意:“终归是条命。”
她含笑的看着九格格。道:“我给她取了个喜宝的小名儿。”
纵然爹不疼娘不爱,然而孩子本就是上天给予世间的宝贝,每一个孩子的出生,本就足以令人欢喜。
她对世间,始终保有善意。
万琉哈柳烟知她秉性,瞧了喜宝会儿:“她是比之前要壮实些了。”
喜宝年岁虽小,身子骨倒比她的哥哥姐姐们要强健些。
随着天气渐冷,小孩儿在外面跑动不注意便染了风寒,生了病。
如意很快发了高烧。
乌玛禄叹了口气,请来太医诊治,等如意病情稳定下来后,才遣人送回宁寿宫。免得太后时时忧心。
如意走了,静姝便不好意思久待,恰逢胤禛来见乌玛禄,便跟着胤禛一块儿回去了。
宫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康熙也松了口气:“之前来过一回,才知道孩子们能这么吵。”
“吵闹是小孩儿的天性,若要求不大点儿孩子就乖巧懂事,不过是大人的偷懒罢了。”乌玛禄笑道,“虽然我也觉得他们有些吵闹,但这样也好。”
康熙闻言沉默了会儿,才道:“你说话惯来有几分道理。”
两人歇下。
公元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
内务府秀女入宫。
教导嬷嬷同她们细讲宫里的规矩,说到了宫中各位主子,道:“宫中最是宽和待人的便是永和宫主子了,只她病了许久,常年宫门紧闭,你们许是见不着了。”
“前几年倒是要过新进宫的,只是那些不开眼的犯了忌讳,如今只要内务府分的,你们怕是去不了了。”
教养嬷嬷又道:“翊坤宫主子也是个顶好的人,只是不大管这些事,只爱玩乐,讨好难啊。”
“至于其他各宫妃主,一向不惹事,也少有见他人的。”她劝她们死了这条心,“你们这些,多是得去内务府熬着,看各宫什么时候有空缺,才会补上。”
不过,她又道:“内务府也可以向皇上荐人,也许你们就有幸得了青睐,一步登天也说不定。”
宫女想要成为主子,除了妃嫔推荐,便是内务府荐,又或是貌美,无意间入了龙眼。
无非这三条路。
教养嬷嬷的视线落在了一位宫女身上。
那位宫女姓陈,是汉军旗包衣,相貌清丽,举止得体,行动间不慌不忙。
让她不免想到多年前,她曾经很中意的一位宫女,她甚至想收她为女儿,悉心教导,免她苦与难与这宫中的磋磨。
可惜,天不从人愿。
而那位宫女,在后面成了永和宫主子。
她低着头,不再打量。
罢罢罢,各有各命罢了。
二月间,康熙准立罗刹国公馆,隶属理藩院,安置来京的罗刹国商人及传教士、留学生,附设东正教堂。
三月十六日丑时,宋意诞下一位格格。
乌玛禄遣人送去了些首饰。
然而,这位小格格不过活了十多天,便夭了。
宫中孩子夭折是常态。
乌玛禄知晓宋意难以接受,也只能传话让李喜姐多照顾照顾。
四月,挑好的乔迁之日,胤禛带着静姝和两位侍妾,以及伺候自己的宫人正式搬出紫禁城府邸,分府治事。